來源:新華網(wǎng)
2020-12-27 13:06:12
原標(biāo)題:香港故事|微縮模型手藝人:寫給香港的情書
來源:新華網(wǎng)
新華社香港12月27日電 題:微縮模型手藝人:寫給香港的情書
新華社記者洪雪華、姚蘭
3年前,香港微縮模型手藝人黎熾明遇到一件糟糕的事情。從香港空運到日本大阪的一件微縮模型碎了一半,那是他用兩三個月的時間精心制作的。
距開展僅剩數(shù)日?!伴_箱時,我心都碎了?!边@個安靜靦腆的中年男子激動地回憶道。幸運的是,一起參加展覽的手藝人們伸出援手,幫忙“搶救”那件微縮模型。最終,它驚艷地亮相了。
后來每次參展,只要用貨車運送,黎熾明必定跟車,保證作品安全抵達。像他這樣的全職手藝人,香港只有不到20位。
他和搭檔陳慧姬入行10多年,制作出不少有香港特色的微縮模型:大坑舞火龍、荔園、涼茶鋪、摩星嶺木屋村……
兩位手藝人的兩次“相遇”
采訪當(dāng)天,陳慧姬化了精致的妝容,她的眼睛很大,但左眼有白內(nèi)障,主要靠右眼的視力制作微縮模型。黎熾明則穿著樸素,右手食指上有一個創(chuàng)可貼,藏住了被美工刀劃到的傷口。
兩位手藝人的相識源于一封電子郵件。
2007年,在香港微型藝術(shù)會工作的陳慧姬在網(wǎng)站上看到一個帶有旋轉(zhuǎn)樓梯的建筑模型,模型制作者是黎熾明。正逢香港微型藝術(shù)會籌辦微縮模型展覽,陳慧姬隨即發(fā)電子郵件給黎熾明,邀他參展。
黎熾明接受了邀請。他已從事建筑模型行業(yè)10余年,卻是第一次接觸微縮模型。與一般建筑模型不同,微縮模型更重視作品細節(jié)。白天他忙于本職工作,晚上便在公司工廠里趕制作品。
兩個月內(nèi),黎熾明用膠板等材料制作出第一件微縮模型“和昌大押”,如期交給陳慧姬。“和昌大押”的原型唐樓建筑位于香港灣仔,已有超過100年歷史。
陳慧姬更早入行。2003年,從事會計工作的她已是一名兼職微縮模型手藝人,忙于開班教學(xué)。2017年,兩人再次相遇,決定合辦工作室。
工作室成立初期資金不足,他們咬牙賣掉了10件微縮模型。為了維持日常開支,他們一邊教學(xué)一邊制作新作品。
二人分工明確。黎熾明負責(zé)微縮模型中的建筑及能動的東西,如轉(zhuǎn)動的風(fēng)扇、閃爍的霓虹燈、播放音樂的電視機等。陳慧姬擅長制作食物、店鋪、攤位等細節(jié),用黏土制作出逼真的微縮食物模型,有半透明的魚翅、金黃的菠蘿包等。
剛?cè)胄袝r,同一件微縮模型,陳慧姬要制作五六遍才滿意,技術(shù)嫻熟后只需兩三遍。模型的微縮比例依展覽或客戶要求而定,最小的食物模型僅有指甲般大小,最大的微縮模型有數(shù)米高。
據(jù)介紹,微縮模型始于18世紀初,源于歐洲,后漸為各國貴族喜愛。香港微縮模型藝術(shù)吸收了本地特色,更貼近市民生活。
入行需要天分,更需后天努力,香港微縮模型手藝人們大多靠自學(xué)?!拔覀兒苄疫\把興趣作為職業(yè),會珍惜這份工作?!?
與時間賽跑
黎熾明和著名演員劉德華面對面交談過4次。劉德華找他定做5件大型微縮模型,有4.5米高的中環(huán)國際金融中心大樓、6米長的青馬大橋。
回顧十幾年的手藝人生涯,他們會用一個字來形容——趕。
今年2月,“惜于微時——香港故事縮影展”在尖沙咀1881公館舉行,兩人制作的21件微縮模型展出,其中9件作品是在2個月內(nèi)趕出來的。還有一次,一位展覽負責(zé)人要求5天內(nèi)交作品,黎熾明在工作室里擺了一張折疊床,最辛苦時,每天只能睡一兩個小時。
工作室位于九龍一棟工業(yè)大廈的二樓,約有100平方米,每月租金1.1萬港元。推開大門,微縮模型占了工作室一半空間,一張2米多長的工作臺擺放在右側(cè)。左側(cè)角落,幾件微縮模型后面,是黎熾明的辦公桌。
現(xiàn)實不允許他們慢下來。黎熾明和陳慧姬商量,制作出三四件相同的作品,借出展覽或者賣掉幾個,可以獲得收入。
黎熾明決定做第三件“和昌大押”微縮模型,前兩件已賣出。他還有三樣作品——冰室、涼茶鋪、發(fā)廊,每樣作品大概有相同的5件。陳慧姬一般會制作15件同樣的微縮食物模型,最小的微縮模型也需要花費兩三個小時。
其實,手藝人們不喜歡做同樣的作品,但這種復(fù)制是為了生活。
疫情期間,香港特區(qū)政府推出多輪“保就業(yè)”計劃,接受雇主和自雇人士申請。黎熾明和陳慧姬的工作室申請過兩次,用于支付房租和日常開銷。
寫給香港的情書
每天早上7點公共廚房開門,負責(zé)一家人飯菜的媽媽們便沖出房門,搶占廚房的一席之地,她們一邊烹飪一邊聊家常。這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最早一批公屋——“七層公屋”里的生活場景。
黎熾明的童年就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度過。住在同一層樓的孩子們到處串門,有人在家里大叫一聲,熱情的鄰居會結(jié)伴跑去探望。后來,公屋拆掉了,全家人從筲箕灣搬到銅鑼灣,卻見不到那樣的畫面了。
他制作過一件地下城的微縮模型,作品靈感來源于“七層公屋”。幼時父親經(jīng)常帶黎熾明去南丫島玩,島上曾有一個摩星嶺木屋村。父親已去世兩年多,摩星嶺木屋村也已不復(fù)存在,他用微縮模型將之還原出來。
兩年前,因兒時家境普通而少去游樂場的黎熾明,制作了一件微縮模型“童夢中的游樂場”。通電后,“游樂場”內(nèi)燈光閃爍,摩天輪和旋轉(zhuǎn)木馬轉(zhuǎn)動了。
對香港的記憶,都隱藏在這些微縮模型中。黎熾明和陳慧姬的微縮模型大部分與香港有關(guān),有冰室、發(fā)廊、戲院等。他們覺得這樣市民才有認同感。
老人是微縮模型展覽的??停€有老人坐著輪椅,拄著拐杖來看展。他們停留在一件件微縮模型前,欣喜地說:“這就是我們以前生活過的地方!”
“趁著現(xiàn)在還有能力,盡量多做點,多保留點回憶?!崩锜朊髦钢^頂?shù)陌装l(fā)說。也許等到視力模糊、雙手顫抖的那一天,他們才會離開這一行吧。
工作壓力大時,黎熾明會拿上幾瓶啤酒,跑到工業(yè)大廈的天臺,站在天臺上俯瞰城市,觀察著每一處細節(jié),就像看著那些心愛的微縮模型一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