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制網
2017-01-15 15:21:01
包括北京在內的京津冀等區域的人們將要暫別連續幾天的沒有污染的好日子,環保部大氣管理司以及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相關負責人14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從1月14日開始,未來5天,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將遭遇一次新的重污染天氣過程。目前,區域內30個城市已啟動應急預案,14個城市發布了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
環保部大氣管理司大氣環境質量管理處處長逯世澤告訴記者,對于此次污染,環保部啟動了新的應對措施,其中包括加密預測會商頻次;布設了大量超級站,開展雷達和走航觀測;交叉督查;利用衛星遙感對區縣“散小亂污”企業開展監督檢查等。
石家莊等14個城市啟動紅色預警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預報預警中心主任李健軍14日向記者介紹說,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會同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內蒙古省級環保預報部門聯合預報會商預測,預計1月14-18日,京津冀中南部、山東西部、河南北部、山西局部可能出現一次區域性重污染過程,其中,17-18日影響程度最重。
他指出,期間,天津、河北石家莊、保定、衡水、邢臺、邯鄲、河南鄭州、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山東濟南、德州、聊城、濟寧、泰安、菏澤、淄博、棗莊、山西太原、臨汾和運城等20多個城市可能出現重度及以上污染,部分城市PM2.5濃度可能超過250微克/立方米。19日前后,受冷空氣影響污染形勢有望緩解。
大氣擴散條件不利到污染物累積
至于此輪空氣重污染形成的原因,李健軍說,1月14日至15日,逆溫、靜穩天氣等導致污染物累積,未來幾天,京津冀及周邊區域總體上受較弱大氣環流系統控制,在區域中南部,大氣流動性逐步變差,污染物擴散的邊界層降低,導致污染物積累。
李健軍認為,這種天氣條件使得區域傳輸受到影響,污染物沿太行山東側滯流加重。此外,濕度高加速顆粒物生成。李健軍說,在偏東和偏東南氣流帶來較高濕度以及較弱風速條件下,容易加速含水溶性組分的顆粒物形成和增長。
李健軍告訴記者,這些不利天氣條件疊加,再加上,京津冀及周邊區域產業和人口集中,污染排放基數大,采暖期污染排放規模較高等因素共同影響,重污染帶自河北中南部至河南北部一線形成并連片,另外有山西重污染較零散分布,新一輪區域性污染過程開始。
與去年12月16日至21日、去年12月底至今年1月初的兩次長時間、大范圍的空氣重污染過程相比,李健軍說,此輪重污染過程持續時間縮短,污染程度大大減輕,預計達嚴重污染城市數量減少,多數為重度污染;同時,影響范圍也明顯縮小,主要集中在京津冀、河南、山東和山西部分城市,東北、陜西等地影響較小。
首次采取省部結合交叉執法模式
按照提早通報提早防控的原則,逯世澤透露,環保部1月12日晚已向河北省、山西省、山東省、河南省等4省人民政府發函,通報空氣質量預警提示信息,并要求各地根據區域預測預報結果,及時發布預警,切實落實各項減排措施。
他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區域內已經有30個城市按照預報結果啟動了應急預案,實施大范圍應急聯動,共同應對重污染天氣。其中,河北石家莊、河南鄭州、山西臨汾等14個城市啟動重污染天氣紅色預警,山東濟南、山西太原等12個城市啟動橙色預警,山東濱州等4個城市啟動藍色預警。
逯世澤說,由于近期氣象條件不確定性較大,環保部將加密預測會商頻次,將原來的每周會商一次調整為每天一次,以進一步提高預測的準確性。他指出,環保部要求各地根據最新預報結果第一時間調整預警級別。同時,環保部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傳輸通道上,布設了大量超級站,開展雷達和走航觀測,實時跟蹤掌握污染組分情況和動態變化情況,為有效應對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據逯世澤介紹,針對這次污染,環保部派出了13個督查組分赴重點地區進行督查,并已于14日到位。他說,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環保部創新了檢查方式,實施省部結合、交叉執法“比如,河北去查河南,以提高執法威力。”逯世澤透露,這13個督查組是環保部抽調各地執法骨干組成的,13個督查主要在河北省、山西省、山東省、河南省開展交叉督查,目的是保證這些省空氣重污染應急措施能夠落地。
環保部還“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網格地圖等手段,對區縣‘散小亂污’等小企業偷排突出等開展監督檢查。” 逯世澤說,對大型重點源企業通過在線監控數據實施監控,一旦發現超標立即派執法人員赴現場核查,發現屬實緊急處理。他透露,環保部將及時公布重點源企業在線監測超標情況,嚴厲打擊超標排放等各類違法行為。
逯世澤指出,環保部正在會同各地組織對有關專家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成因、傳輸規律進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更加有力的治污措施,實施“冬病夏治”,并從源頭減輕大氣污染物排放。法制網記者 郄建榮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