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17-02-10 00:44:02
新華社上海2月9日電 題:青少年近視高發,怎樣才能讓“小眼鏡”更少些?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仇逸
正值寒假,一則中國近視率大幅上升的消息引發了社會關注。記者在上海采訪有關醫學專家、家長和學生、教師發現,缺少戶外活動、過度無節制近距離用眼等因素,使得青少年中的“小眼鏡”越來越多,改變青少年近視高發的現象,需要來自教育、醫療、家庭乃至全社會的持續努力。
近視的年紀越來越小,不近視的孩子越來越少
記者隨機抽取了約十位小學、初中、高中的同學和家長進行了采訪,發現在一些小學中高年級階段,班級里戴眼鏡的孩子就達10人左右,而到了初高中,戴眼鏡的孩子比例攀升到一半甚至更多。
聽說記者要做近視的小調查,上海浦東新區的一名初二女生橙橙非常認真地取出班級名單核對起來,“我們班36人,女生中有15人戴眼鏡,男生中有8人戴眼鏡,還有一些近視的同學平時不戴眼鏡,視力5.0以上的只有2人。”而她,正是2位視力好的學生之一。談起孩子保持視力的秘訣,橙橙的媽媽認為很簡單:“她平時多去公園,也不打游戲。”
在眼科專家眼中,青少年甚至兒童近視的數據情況不容樂觀。近視已逐漸成為我國青少年學生中檢出率最高的常見病,來自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的資料顯示,目前我國約有4億近視患者,其中青少年所占比例高達2/3,且仍在增長。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執行主任、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主任許迅告訴記者:“二十年前,小學畢業時發展為近視眼的僅為個例。現在我的門診中,有的孩子才上幼兒園。調查顯示,目前上海小學一年級剛入學的兒童青少年中,近視患病率已經接近10%,而隨著年齡增長,近視的比例不斷提高。到了高中畢業時期,學生中超過600度高度近視的比例可以達到10-20%。”
長時間學習和“電子保姆”等使近視發病提早、加深
專家介紹,不斷上升的學習壓力,導致戶外活動時間減少,是當前我國青少年近視人數增長的重要原因。許迅說,人眼發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人生下來最初都是遠視眼,正常情況下成年時眼睛發育成正視眼定型,而現在的青少年大多在還沒有成年時,在小學畢業前遠視度數就已經耗盡,發展成近視眼。“中國青少年目前整體人群的屈光度數已經嚴重向近視方向漂移。”
忙完功課休息時、特別在假期中,一人一個iPad或者手機已經成為很多孩子的常態。“現在很多孩子都是低頭族,都是‘電子保姆’帶大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學教師說,“打游戲、和同學在網上聊天成為孩子們平時放松、交際的重要方式。”電子產品代替了過去孩子之間的游戲玩耍,一些家長由于怕孩子哭鬧或者希望安靜不被打擾,也往往感覺給孩子一個iPad最省事,甚至把玩iPad作為對孩子的獎勵,很多幼童玩起游戲非常熟練,殊不知對眼睛傷害特別大。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近視人數的增加和近視矯正技術的發展,有些孩子和家長認為“反正大家都戴眼鏡”“近視沒啥關系,大不了成年了‘激光’一下”。對此,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主任醫師王曉瑛教授表示,矯正技術雖然迅猛發展,并不能改變近視的本質。“并非所有的人都適合矯正技術,即便手術,也是中低度近視的矯正效果更好、更接近正常人。預防近視應該是必須被高度重視的。”
青少年近視危害巨大,多管齊下將防治進行到底
許迅表示,一般在6到10歲間發生的近視,成年發展為高度近視的風險大為增加。雖然輕度近視確實不是大問題,可以配鏡解決,但是高度近視會導致一系列眼底并發癥和嚴重視力損害,很多情況并不能通過光學手段或者手術解決。“我們極力強調和致力于預防,希望孩子們近視發生得晚一些、進展慢一些、成年后度數低一些。”
控制青少年期近視是世界性的難題,一旦近視,基本沒有有效的逆轉方法。王曉瑛說:“低濃度阿托品和角膜塑形鏡等方法,僅對部分人群適用,所以我們主張,在未近視之前高度重視預防,增加運動和光照時間,保證中小學生每天必需的體育鍛煉和眼休息時間,青少年最好每天戶外運動2小時。”
去年10月,國家衛生計生委、教育部和體育總局聯合下發《關于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增強健康用眼意識,注重早期發現、采取有效干預措施,實施科學教育、營造良好用眼環境等。
此外,兒科專家也呼吁,不能放任孩子長時間“讀屏”,即便由于學習需要,也要嚴格控制好時間、分次進行,讓眼睛在讀屏后能夠得到足夠的放松。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