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7-02-19 10:24:02
新華社北京2月19日新媒體專電 (記者丁靜)北京常住人口連續兩年增量和增速雙降,2016年北京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9.9%,北京市屬11家醫院與河北13家醫院合作辦醫,“一小時交通圈”凸顯“同城化”效應……京津冀協同發展三年來,首都交出了怎樣的“成績單”?
“加減法”同做,首都“瘦身健體”成效凸顯
近三年來,北京市在非首都功能疏解上做“減法”,在強化首都“四個中心”功能上做“加法”,“瘦身健體”邁出堅實步伐。
依據全國首個以治理“大城市病”為目標的新增產業禁止和限制目錄,北京市實施禁限比例達到55%。2014年目錄實施以來,不予辦理的工商登記業務累計達1.64萬件。
隨著百榮世貿商城,動物園地區批發市場,海龍、鼎好、中關村地下廣場等逐步騰退,北京市民將有更多綠色空間。
“疏解騰退空間未來主要用于三個方向。”北京市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王海臣說,一是保障首都服務功能,補充完善國家文化設施等;二是作為城市綠色空間;三是建設城市停車等公共服務設施。
北京開啟了前所未有的從“集聚資源求增長”到“疏解功能謀發展”的重大轉變,成效正在顯現。
統計數字顯示,2015年至2016年,北京市常住人口連續兩年保持增量和增速的雙降態勢,城六區常住人口實現了由升到降的拐點。
項目“井噴式”落地,“紅利”提升百姓“獲得感”
近三年來,北京市積極推進重點領域項目落地,協同“紅利”惠及區域百姓。
“交通一體化帶來實實在在的‘紅利’”。北京市交通委委員容軍說,2016年年底京津冀互通卡已覆蓋北京市區所有地面公交線路,2017年年底,京津冀市民有望持“一卡通”乘坐地鐵。
軌道交通“一小時交通圈”初顯,“同城化”效應進一步凸顯。根據“京津冀地區城際鐵路網規劃”,到2030年京津冀地區將基本形成“四縱四橫一環”為骨架的城際鐵路網絡。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駐天津武清總代表雷彥斌說,每天20分鐘左右從北京到武清,既不耽誤工作又能照顧家里,“就像在一座城市”。
“高鐵票比普通票還搶手。”北京鐵路局唐山站黨委副書記孫占軍說, 2016年唐山去往北京的客流日均2147人,相比建站初的2013年增長217%。
“三地生態協同治理,2016年北京PM2.5平均濃度7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9%,空氣質量呈現整體持續改善趨勢。”北京市環保局總工程師于建華說。
隨著“4+N”的產業合作格局加快構建,北京對津冀的投資呈“井噴”態勢,產業協作逐步加深。2015年北京企業在津冀投資額為1642億元,同2014年相比增長了2.5倍;2016年,北京企業在天津、河北的投資認繳額分別為899億元、1140億元,分別增長26%、100%。
公共服務方面,景山學校曹妃甸分校已經開學;北京市屬11家醫院和1家企業醫院已與河北13家醫院開展合作辦醫,2016年上半年北京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出院患者中,河北患者占比從2013年的9.05%降至7.47%。
協同發展“紅利”提升了百姓的“獲得感”。中國社科院的問卷調查顯示,超過60%的受訪者認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成效,75%的受訪者感受到了交通一體化帶來的出行環境積極變化。北京市社情民意調查中心調查顯示,超過70%的居民認為三地部分產業轉移對接取得成果較為突出,超過80%的居民對協同發展有信心。
協同發展“關鍵年”,需確保“穩得住、能發展”
2017年是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近期目標的關鍵之年,如何確保疏解、協同效果“穩得住、能發展”?
記者了解到,除了加快交通、生態、產業、公共服務能力等對接,北京市在體制機制層面也進行了諸多探索。
三年來,北京市設立了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和9個專項小組,建立了“事事有人管、業業有主責”的工作推進體系。出臺疏解非首都功能產業的稅收支持政策,減免11種稅費,明確企業因疏解轉讓房地產可免征房產稅和土地增值稅。建立了市對區轉移支付資金分配與人口調控掛鉤機制。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本質,是調整和優化首都城市結構,實現空間重構、產業重構和功能重構,最終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連玉明說。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宋迎昌認為,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后續發展問題還是要靠長效機制。需要進一步發揮經濟、法律的作用,研究完善稅收、土地、人才等配套政策。
目前,北京市明確了四個“發力”方向。一是加快完善支持疏解的激勵政策,為產業“轉得出、穩得住、能發展”提供保障。二是加強承接地的統籌規劃布局,引導企業精準轉移,集聚發展。三是協同津冀認真落實《加強京冀交界地區規劃建設管理的指導意見》,加強對通州、廊坊北三縣、新機場臨空經濟區的統一規劃和管控。四是加快研究解決京津冀三省市合作辦學、異地辦分院在要素管理、屬地職責監管等方面面臨的若干政策障礙。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