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17-02-19 14:55:02
新華社北京2月19日電 題:從“山”到“海”的跨越——“海上首鋼”10年新生記
新華社記者李俊義、孔祥鑫、安蓓
十年砥礪,山海作證。
從北京城西的石景山,到渤海之濱的曹妃甸,10年櫛風沐雨,百年首鋼實現了一次鳳凰涅槃式的新生。
當京津冀協同發展成為國家戰略后,首鋼成為這一歷史性戰略的先行者。京冀協同共建曹妃甸,十年磨一劍的首鋼,再次吸引了人們關注的目光。
搬遷
這是首鋼十余萬職工難忘的日子——
2010年12月28日,首鋼北京石景山廠區涉鋼系統全面停產。
依據活動設計方案,當公司領導宣布停產口令時,全體職工要喊一句響亮的口號:今日離別舊家園,明天開創新天地。然而卻沒有,沒有人能喊出這個口號,取而代之的是職工們依依不舍的目光,和眼角難止的淚水。
舊業難棄!
首鋼的搬遷,是中國鋼鐵史上最大的一次工業遷徙。從繁華大都市轉移到200多公里外的不毛之地,一切從零開始,無論是首鋼,還是首鋼人,期間的艱辛,是局外人體會不到的。
“當通往曹妃甸的大巴即將開動時,車窗外的孩子看著我,車窗內的我看著孩子,直到我們彼此看不見。”一位首鋼職工這樣寫道。
新舊交替,去留之間,有過彷徨,有過猶豫,最終還是選擇了奔赴。
200多公里之外的曹妃甸小島,有一個新的戰場等待去開辟。
蝶變
從曹妃甸大陸零公里向深海推進11公里,曾經的汪洋大海現在是一座龐大的鋼鐵之城。從2007年破土動工到現在,僅僅過了10年時間,矗立起首鋼人的新家園——首鋼京唐公司。
2008年,剛剛成為首鋼人3年的董兵面臨著人生中一個重大選擇:留在北京還是去曹妃甸。北京是她從小生活了20多年的地方,而曹妃甸那個地方遙遠而陌生。“我一度很猶豫,朋友們堅決勸我不要去,我說考慮考慮。”
最后董兵還是選擇了去曹妃甸。原因是“舍不得離開首鋼”。8年過去了,董兵認為她這道單選題做對了。她和首鋼一樣,迸發出更大的活力。
“首鋼大搬遷,并不是被動地撤退,而是一次華麗的轉身,這是一次最徹底的脫胎換骨。”首鋼京唐公司黨委副書記王相禹說。
老首鋼的主打產品為線材和長材,即低端的螺紋鋼、盤條鋼,被形象地戲稱為“面條+褲腰帶”。“僅僅是地理上的搬遷毫無意義,新鋼廠就要瞄準世界一流鋼鐵企業,生產首屈一指的鋼!”首鋼京唐公司紀委書記邵文策說。
走進首鋼京唐公司產品展覽廳,汽車板材、家電板材、食品包裝板材等部分樣品琳瑯滿目。“到今天為止,京唐公司的全部產品均為高檔鋼材。名牌汽車的車身、海爾冰箱的外殼、西氣東輸的管道、知名品牌飲料的易拉罐,都是首鋼京唐的拳頭產品。像用于高端包裝的鍍錫板,實現了只有0.14毫米國內厚度最薄規格。”首鋼京唐公司總工程師朱國森說,這只是首鋼邁出的第一步。
2016年,首鋼京唐公司主要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迅速提高,其中,家電板、車輪鋼行業排名第一;高強鋼行業排名第二;汽車板行業排名第五。
按照循環經濟理念建設的首鋼京唐公司,成為中國新一代可循環鋼鐵制造流程的示范,被業界譽為中國鋼鐵的“夢工廠”。
典范
“首鋼一期造地大約12平方公里,需要的沙子可以使1000個標準足球場增高9米。我們來的時候,這里還是一片汪洋大海,罕見人煙。所以說首鋼是曹妃甸開發的先行者,一點都不夸張。”王相禹說。
作為入駐曹妃甸第一個龍頭企業,首鋼的搬遷,極大地促進了曹妃甸礦石港、原油港、煤炭港等港口群的建設。它像一條項鏈,串起了千萬噸精品鋼、千萬噸煉油、千萬噸乙烯、千萬噸原油儲備,以及超大型造船等相關重化工產業競相向曹妃甸集聚配套。
2015年8月,京唐鋼鐵項目二期工程正式開工建設。二期工程建成投產后,京唐首鋼將成為國內單體年生產能力最大的鋼廠。
滄海桑田,十年巨變。
首鋼的搬遷已超越了搬遷的本身。今天回過頭去看,首鋼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示范引領作用,正在逐漸凸顯出來。
2014年12月,首鋼總公司設立首鋼基金,引入了北京友誼醫院、婦產醫院等北京優質醫療資源到曹妃甸,支持了北京景山學校曹妃甸分校的建設,積極推進京冀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與合作。
2015年1月,京冀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成立,首鋼占67%的股份,負責北京(曹妃甸)現代產業發展試驗區及其先行啟動區投資、開發、建設、運營、管理,承載著配合兩省市政府落實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及產業轉移的使命。
未來
每個周五下午,100多輛大巴從曹妃甸的首鋼京唐大門口出發,浩浩蕩蕩地駛向北京。大巴里的乘客,是數千名北京籍的首鋼人。
首鋼京唐公司目前有職工8000人,近半數是北京籍。其中,除了多數候鳥式地往返于北京、曹妃甸外,有1000多人已經在曹妃甸買房定居,有的小伙子娶了當地的媳婦。
搬遷10年,曹妃甸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荒無人煙到商場、超市、電影院、商品房拔地而起,越來越有城市的味道。
盡管今日的曹妃甸和10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語,但首鋼職工王正新目前并沒有在此買房定居的打算。“涉及很多問題,比如孩子上學問題、就醫問題,曹妃甸的教育和醫療配套現在有了很大的起色,但畢竟和北京不能比,況且現在還有許多政策上的限制。”
這也是不少北京籍的首鋼人的想法,也是諸多北京外遷企業面臨的后顧之憂。
對于北京籍的首鋼京唐職工來說,體會最深刻的非交通莫屬。乘大巴往返面臨很多潛在的問題,譬如安全,譬如堵車、晚點等。
“隨著交通的發展,很多問題會緩解。明年唐曹鐵路會開通,2020年京唐城際高鐵也會通車。同時,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深入,我相信曹妃甸會發展得越來越好,城市設施會越來越齊全,公共服務會越來越完善,入駐企業會越來越多,相關政策也會越來越協同,到時候北京和曹妃甸可能會實現深度‘同城化’,企業和部分職工的后顧之憂會逐步得到解決。”王相禹說。
百年前北京往西100多公里的龍關山上發現鐵礦石,才有了建在石景山的首鋼;為了支持北京市的發展,10年前首鋼搬遷到河北;如今,冬奧組委會已入駐位于首鋼老廠區的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首鋼正為即將于北京和張家口召開的冬奧會作貢獻。
首鋼董事長靳偉感嘆道,一個企業伴隨著一個城市一個地區的發展,歷史就是這么走過來的。未來首鋼的命運依然與京津冀發展息息相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