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17-02-23 10:24:02
叫停幼教小學化 不能光管幼兒園(辣評)
張 爍
春節回鄉,表姐正為兒子的幼兒園轉學犯愁。為啥轉?雖然現在的幼兒園是市級示范園,但“學不著東西”,表姐的焦慮之情與日俱增。幾經“搜索”,她把目光瞄準了一個全面引入小學課程的幼兒園。
“幼兒園不得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教育主管部門三令五申。不管是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還是去年出臺的《幼兒園工作規程》,都將其放在一個重要位置。可事實上,這個規定處境尷尬,雖然是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但很多家長不買賬。
家長的道理很樸素:我想讓孩子減壓,但要看“怎么減”。如果幼兒園時沒壓力,到了小學就會“當頭一棒”,孩子的自信心肯定受打擊;反之,如果幼兒園時辛苦些,起碼水平“隨大流”,孩子到了小學不犯怵,不是一種更主動的“減壓”嗎?
如今,“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似乎已經“深入人心”。現在的“幼教小學化”,貌似幼兒園“屢教不改”、家長“不識時務”,其實更像是在電影院看電影,第一排的孩子“站了起來”,后面的孩子“不得不站起來”。而要解決這個問題,恐怕不能止于一紙文件要求所有人“坐下”,而是讓“前排孩子”不需要“站起來”。簡言之,當小學一板一眼維持應有節奏,將“零起點”教學落到實處時,“幼教小學化”也就失去了市場。
再往遠處說,幼教小學化其實是“多米諾骨牌效應”的體現,前面一塊倒下了,后面的就身不由己。從源頭上看,選人用人單位的唯名校、唯學歷論,逐步傳導到大、中、小學,進而傳導到了幼兒園。表面看來,幼教小學化的板子應該打在幼兒園身上,其實也不盡然。弄清楚了根子,就需要知道,禁止幼教小學化,不僅需要管住幼兒園、管住小學,更要在育人觀、人才觀上有所改變。否則,一紙文件,恐怕“徒法不足以自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