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2017-08-23 15:08:08
懲治“老賴”有了新舉措 10種金融失信行為上榜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信的約束不僅來自自律,也要來自于外界的力量。
近日,國家發改委透露,已在“信用中國”網站上公布了首批涉金融黑名單合計約300個嚴重失信市場主體并推送給21個部門,依據所適用的法律法規對其實施聯合懲戒措施。
包括企業與自然人在內的298例失信行為主體,涉及了嚴重失信債務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擅自發行股票、設立金融機構等10種失信行為。
據悉,黑名單數據均是以司法判決為依據:嚴重失信債務人名單來源于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也就是通常說的“老賴”,通過設定“債權人為銀行”和“大于一定金額”兩個條件,篩查得出。非法集資名單來源于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提供的非法集資案件數據(涉及非法集資企業和自然人);其他嚴重違法名單來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涉金融刑事犯罪審判數據。
中國政法大學互聯網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長李愛君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指出,把司法判決的引導和威懾作用運用到了金融基礎設施的建設中,充分發揮了司法在金融風險防范中的作用。
約10種失信行為“上榜”
目前,金融犯罪進入高發期。李愛君認為,利用互聯網進行的金融犯罪涉眾性強,因此擴大了金融風險的傳染性和外溢性,極易形成系統性風險與引發社會不穩定。
近日,發改委牽頭與20個部委簽署《關于涉金融嚴重失信人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同時與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商務部、最高人民法院聯合簽署了《關于加強涉金融嚴重失信人名單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多部委在聯合懲治金融失信上的合作逐漸升級。據人民網采訪中心記者統計,首批金融領域黑名單根據失信類型,分為嚴重失信債務人名單、非法集資名單(含企業與自然人)、其他嚴重違法名單三大類。
具體包括128個嚴重失信債務人名單、11個非法集資企業名單和100個非法集資自然人名單、29個其他嚴重違法企業名單和30個其他嚴重違法自然人名單。其中, “嚴重失信債務人”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含企業與自然人)”,分別以128例、80例,占總數的43%、27%。
劉小妹制圖
同時,在這批金融領域失信“黑名單”中,失信企業168例,失信自然人130例。從地域來看,山東的失信企業最多,達到29例,約占17%,福建、四川的企業緊隨其后;而涉金融嚴重失信行為的自然人中,北京占有62例,高達48%左右,山西、河南位居“第二”、“第三”,分別占到29和22例。
21部門聯合整治長期曝光
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透露,此次將聯合中國人民銀行在內的21個部門對被列入“黑名單”的失信主體實施聯合懲戒,并對金融領域進行長期整治,實施每月公布一批的節奏,定期對黑名單進行更補。
針對涉金融黑名單篩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錯誤與偏差,提高數據的準確性、全面性和可靠性,國家發改委建立了異議處理和信用修復機制。如被列入黑名單的金融主體存在異議,可在“信用中國”網站上提交相關材料進行申訴。如經核實后發現錯誤,網站會及時在公布名單以及聯合懲戒名單中予以移除。此外,被列入黑名單的主體在三個月內進行了整改,也可在網站提交材料申請信用修復機制,申請移除主體。
事實上,對金融機構能否納入失信主體問題存在著不同認識。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法律顧問卜祥瑞認為,從公平公正角度出發,金融機構、類金融機構、交易機構、金融服務中介等,在開展各項業務中確實存在嚴重失信行為應當納入失信懲戒范圍。
“但不能將個別機構某一項業務存在夸大宣傳而被監管部門罰款幾萬元,就簡單將某一金融機構列入嚴重失信主體。” 卜祥瑞說,金融機構作為經營信用的特殊主體,將其列入嚴重失信人時,必須考慮可能引發的擠兌風險和區域金融風險乃至系統性風險。
從另一方面而言,金融領域乃至全行業的失信黑名單如何利用,也是一個亟待考慮的問題。
李愛君認為,一個行之有效的信用體系,不僅有信用記錄,還要是使得信用記錄能夠有價值,這個價值不僅具有道德層面的價值,還要有經濟層面的價值,只有賦予了信用的經濟價值才能讓信用記錄真正的發揮作用。
“此司法判決數據范圍、應用范圍應進一步擴大,最大的發揮司法判決的引導與威懾作用。”李愛君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