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晚報
2017-08-29 16:06:08
原標題:北大校內文物也遭嚴重破壞 百年校鐘里面全是涂鴉
8月24日,有媒體報道,清華大學日晷刻字剛被清除,近日二校門門框又被刻“皇上我來了”。其實,北京大學校內文物同樣未能幸免,每個暑期過后,一些文物上的涂鴉又增多了。
“未名湖是個海洋,詩人都藏在水底。靈魂們都是一條魚,也會從水面躍起。”這是一首在北京大學被廣為傳唱的民謠,又被稱作“北大的地下校歌”。未名湖是北大的標志景觀,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湖區,有翻尾石魚、石舫、慈濟寺等多處文物。天氣晴朗時,湖中成群的魚兒浮出水面,搶食游客們投擲的食物。
然而,在這些投食者中,不少人夾帶了網兜、水瓢和魚線。除了撈魚,在未名湖周圍的文物也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布滿了刻字和涂鴉。
專家建議,北大清華對校內文物加強管理的同時,多立標識牌,對游客進行教育。那些散落的文物,不妨集中起來保護。
未名湖畔常有人撈魚
2017年8月20日,下午6點半左右,北大校友劉輝在未名湖邊散步時,被腳下的一條死魚吸引了注意。
魚的旁邊蹲著三個男人,他們正從黑袋子中拿出水瓢和網兜,走近湖邊開始撈魚。劉輝跑過去制止他們,并摸出手機打算報警。劉輝稱,此時一個禿頂男人開始威脅他,說“北大的我都認識,出去肯定弄死你!”接著,禿頂男人抄起網兜和魚向校外逃去,他的同伴落在后面解釋道,“我們撈魚不是回去吃的,是養在魚缸里看的。”
除了劉先生,多名北大在校學生反映,他們時常會看到有人在未名湖周圍撈魚。“今年春天的時候,有成群的錦鯉在小橋下擺尾巴,就是未名湖石碑旁,游客合影最多的地方。我親眼看到大人帶著孩子,拿著小網兜在撈魚。”經濟學院的碩士生劉元(化名)表示。他當時找來了巡邏的保安,制止了撈魚行為。
學習生物醫學的吳鴻在北大上了六年學,他表示撈魚現象見慣不怪了,“平時這種撈魚的事,保衛處管得很少,除非有人舉報,才會來制止。”
“我還記得在靠近一教的地方,有個小哥用一根絲線以高超的技術拉上來一條大魚。他使勁把大魚按住,夾在襯衫里,轉頭就跑。我還蒙在原地,沒來得及拍照。更不用說打電話舉報了。”北大哲學系的博士李偉告訴記者。
文物成“上北大”的許愿墻
8月26日,天朗氣清,未名湖沿岸聚滿了許多孩子和家長。記者走訪發現,不少人正往未名湖里投面包屑,還有的帶著小魚兜。
湖中浮出成群的魚兒,向前游去。有一個女士對孩子說:“這種魚你爸爸平時也釣,能賣58塊錢一斤。北大的學生沒事釣釣魚也能賺外快。”她旁邊的另一個女士反駁道:“北大的學生哪有時間來釣魚?”
除了對魚的討論,未名湖邊上的多處文物也受到了游客們好奇的探尋。未名湖南岸的慈濟寺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間,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可是,它竟然成了考試許愿墻。“以前,慈濟寺里面的墻壁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字。寫滿了‘我要考上北大’,偶爾還能看到‘我要上清華’。”在北大求學六年的李念告訴記者。
2013年,慈濟寺被迫進行重新粉刷,覆蓋掉了這些涂鴉,還加裝了護欄。旁邊立有“保護文物,禁止入內”的牌子。
記者26日走訪時發現,依然有大人孩子鉆進護欄,在里面跑來跑去。新刷的石灰墻上又添了新的刻字——“龍××必上北大”,廟門上還可見“我是北大副校長”、“北大等我”……
一個穿著北大文化衫的小姑娘鉆入慈濟寺,在墻壁上畫下大大的一豎。發現記者后,小姑娘迅速跑遠。就在旁邊,和小姑娘穿相同文化衫的一群小學生正在老師的組織下玩“跳格子”。記者詢問老師后得知,他們是某輔導機構的夏令營。
北京大學招生辦老師告訴記者,“這種非官方的暑期夏令營,只是參觀校園,不涉及使用學校教學場地的,只需要保衛處批準就可以進校。”北京大學保衛部表示,夏令營團體參觀需要提前預約,如果發現不文明行為,保衛處將會對團隊負責人追責。據悉,暑假期間,北大保衛處派出了多名工作人員,從早到晚輪流巡邏。
暑期后校鐘涂鴉就增多
在距離慈濟寺不遠處,是有一百多年歷史的文物——鐘亭。六角的小亭子里懸掛著一枚大銅鐘,鐘身雕刻的是波濤洶涌的大海和從海面噴薄而出的旭日。還有滿漢兩種文字寫著“大清國丙申年捌月制”,即1896年。
據考證,這口大鐘曾為李鴻章的北洋水師報時,后被用作北京大學的校鐘,曾經上下課的鐘聲能穿透整個校園。使用電子課鈴之后,這口“退休”了的銅鐘被安置在未名湖西岸的小山坡上。
記者走訪時發現,雖然銅鐘外部完好無損,但鐘的里面布滿了黑色、白色字跡,還夾雜著許多不規則的刻畫圖形。密密麻麻的小字上面又刻了大字。
鐘亭入口處,貼著兩張告示,白紙黑字地寫著——“請勿觸摸,請勿敲鐘,請勿搖晃,愛護文物。”但告示好像對游客們來說是透明的——兩個中年男子先后走進鐘亭,他們圍繞著銅鐘踱步,還用手敲擊鐘的邊沿。
統一著裝的一群小朋友路過鐘亭,其中一個小男孩跑進亭子,用旅游旗的小棍子猛撞了兩下鐘體,接著飛奔離開。一對母女開心地鉆到鐘底下嬉戲、拍照……鉆入鐘底的母親稱:“沒太注意告示,看到大家都來敲鐘,也就進來了。”
多名北大同學均表示,每年暑期過后,鐘里面的涂鴉都會增加。“重重疊疊的,亂七八糟的,特別心疼。”在北大度過七個春秋的何鮮同學告訴記者,“在鐘里面刻字的大多都是游客。很多小孩覺得鉆進去很好玩,我就看到過好幾次。保安會制止,但是每年這么多人,管不過來。”
記者從北大保衛處了解到,今年暑假,北大每天接收的游客最高時超8000人,遠遠超過校園的承載量。
散落文物不妨集中保護
現在,北大內部還有海晏堂流水槽、半月詩碑等散落文物。特別是乾隆時期遺留下來的半月詩碑破壞嚴重,且有不少刻字急需妥善的保護。
北京大學燕園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是成立于2013年的學生社團。會長程振告訴記者,“2013年之前,慈濟寺還沒有被護欄圈起來。很多游客還以為那只是個門洞,刻字情況特別嚴重。學校加裝了護欄和‘保護文物’的標識之后,刻字的現象大幅減少。”
燕園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正對校內的30多處文物建立標識牌,并在標識牌上貼出二維碼,鏈接到有介紹說明文字的網站。“這樣既能滿足游客的好奇心,也能喚起他們的保護意識。”據悉,燕遺協會還設有講解隊,在解說校園歷史和文物的同時,宣傳文物保護知識。
北大考古文博學院的研究生奚牧涼,一直關注公眾考古與文物保護。他表示,文物保護方式有兩個維度,一是具體的理化技術,包括對文物理化指標等狀況進行監護以及理化性的維護。另外一個層面是,在這些技術之外,如何對文物進行切實有效的管理。“這可能是中國文物保護現在面臨的更深層次問題,因為我們的技術并不一定差,但是因為更多人治的問題,比如欠缺妥善的保管、缺乏管理相關團隊、管理科學還不夠細化等原因造成了文物損壞。”
北京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原所長王崗告訴記者,對于校內文物的管理,北大校方應該在文物旁邊都立上說明標識,說清楚這個文物的來龍去脈和價值。這樣更多游客就會有意識地、主動地去保護校園里的文物了,這對游客也是一種教育。 對于散落在學校內的小型文物構件,王崗老師表示,這些散落的文物不是在特定環境中的特定文物。建議北大把它們集中起來,設立一個文物園,既便于保護,也便于介紹。 “分散保護對校方來說難度是很大的,如果移動對文物價值沒有損害,就應該把他們移動到一起,并立好說明標識。”(實習記者 謝宇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