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青在線
2017-09-07 13:17:09
環保部:臭氧沒有嚴重污染,更沒出現爆表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劉世昕
剛剛過去的這個夏天留給京津冀的記憶是,藍天多了。但每每天空通透、陽光燦爛的時刻,空氣質量指數中的臭氧指標就會悄悄攀升。
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污染不動聲色地拉低了空氣質量,刺激著人類的呼吸道黏膜。與臭氧指數起起伏伏相伴的是學者們的擔憂與發聲。近地面臭氧是引發光化學煙霧的元兇之一,上世紀50年代發生在美國洛杉磯的光化學煙霧事件是人類歷史上的八大公害事件,也正是這一事件讓學者們對臭氧問題時刻警醒。
在PM2.5之后又闖入公眾視線的臭氧,究竟會不會成為光化學事件的隱憂?近日,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采訪了環保部相關負責人及專家。
臭氧沒有嚴重污染,更沒出現爆表
研究者已經確認,近地面高濃度的臭氧會刺激和損害眼睛、呼吸系統等黏膜組織,對人體健康產生負面作用。空氣中每立方米臭氧含量每增加100微克,人的呼吸功能就會減弱3%。因其看不見摸不著的特性,也被成為空氣中的隱形殺手。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賀克斌介紹說,目前影響我國空氣質量的兩大污染因子,一個是以PM2.5為代表的細顆粒物,一個就是臭氧。環保部門早已意識到臭氧對空氣質量的影響,所以在2012年修訂空氣質量標準時,就已經將臭氧納入監測范圍,并作為評估空氣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也正是有了監測數據的變化,才使得臭氧的問題闖入公眾視線。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柴發合說,我國現行標準規定的臭氧日最大8小時平均濃度為160微克/立方米,接近美國等發達國家標準,遠比接軌世界衛生組織第一階段過渡值的PM2.5標準嚴格。
柴發合說,從2016年全年的監測數據來看,有臭氧監測數據的338個城市中,有59個城市臭氧超標,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區域、遼寧南部、武漢城市群、成渝地區、陜西關中等地區。按日評價,338個城市臭氧的輕度、中度、重度污染天次比例分別為4.7%、0.4%、0.024%,沒有嚴重污染,更沒有出現“爆表”。
環保部大氣污染防治司司長劉炳江說,當前,我國重點區域臭氧污染水平與美國加州南海岸地區大致相當,全國平均污染水平大致相當于美國十多年前的全國平均水平,均遠遠低于發達國家光化學煙霧事件頻發時期的歷史水平。
劉炳江進一步解釋說,相關研究顯示,1950~1970年代發達國家重點地區夏秋季臭氧日最高濃度常超過600微克/立方米。發生光化學煙霧事件的時段,臭氧濃度可達1200微克/立方米以上,最高值甚至超過2000微克/立方米。從數值上看,我國可能出現臭氧濃度波動,但是在正常氣象條件下,現在不會發生光化學煙霧事件,將來發生的可能性也極小。
污染來源清晰,臭氧污染已有控制方案
近地面的臭氧來源在研究者那里已經有清晰的脈絡。通常認為,化石燃料的燃燒和工業企業排放到空氣中的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揮發性有機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陽光的作用下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臭氧等二次污染物。從時段上看,陽光強烈的夏秋午后,溫度較高、相對濕度較低時,比較容易發生臭氧超標。
柴發合說,簡單來說,形成臭氧的前體物就是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要控制臭氧濃度就得從控制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入手。而我國從“十二五”規劃開始,就已經把氮氧化物作為減排的約束性指標。“十二五”期間,我國的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了近20%。“十三五”又進一步提出了揮發性有機物要減排10%的目標。
劉炳江介紹說,針對近年來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走高的趨勢,環保部專門制訂了“十三五”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確了重點地區和重點行業的控制任務。
事實上,北京等地區在“十三五”期間采取的揮發性有機物控制措施已經見效,2015年、2016年大氣中的揮發性有機物濃度較2014年分別下降7%、9%。
但劉炳江也提醒說,受經濟回暖和氣象條件等因素影響,今年我國不少地區臭氧濃度有所上升,盡管超標天次仍然以輕度污染為主,屬于正常的年際波動,但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的控制與減排不能掉以輕心。
烈日下不在戶外就能對抗臭氧傷害
在專家看來,對臭氧輕度超標不必驚慌。與凈化器、口罩對抗細顆粒物污染不同,要防臭氧污染很簡單,烈日下躲在室內就可以。
柴發合說,有研究表明,即使室外臭氧濃度達到400微克/立方米左右,室內濃度也只有幾十微克/立方米,只要我們夏季不在烈日下進行戶外活動,就能有效避免防護臭氧可能帶來的健康損害。
學者認為,臭氧分“好的臭氧”和“壞的臭氧”,近地面環境空氣中的臭氧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有害,是“壞的臭氧”;高空平流層中的臭氧保護地表生物不受強紫外線輻射傷害,是“好的臭氧”,此外人們利用臭氧具有較強強氧化性的特點,將其用于食品和飲用水消毒、凈化室內空氣、洗浴保健等,也是對人類有益的臭氧。
柴發合說,臭氧的危害取決于三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臭氧的化學性質、環境空氣中的臭氧濃度、人體或生物在一定濃度臭氧中的暴露時間,人們可以從控制暴露時間等方面來減少傷害。
劉炳江說,對臭氧污染,公眾不僅可以被動應對、進行健康防護,而且可以積極主動地參加到防治工作中來。當前,我國大氣中的氮氧化物濃度呈下降趨勢,但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量仍然在不斷增加。
“揮發性有機物來源廣泛、分散,控制難度大”,劉炳江進一步解釋說,日常生活中的裝飾、粉刷、出行等活動都可能排放揮發性有機物,如果公眾都優先選擇降低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的產品或服務,例如家用油漆選購水性漆,給家用車加油時選擇油氣回收設施正常、沒有汽油味道的加油站,那么揮發性有機物上升的勢頭就有望得到扭轉,為臭氧污染防治提供有力支持。
中青在線北京9月7日電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