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17-10-03 17:19:10
新華社貴陽10月3日電 題:放下柴刀保生態 操起菜刀做旅游
新華社記者 羅羽
村民楊華軍自從10多年前放棄造紙的手藝后,再也沒有上山砍過一次竹子。
“我放下柴刀拿起菜刀,搞起了農家樂,日子比過去好了很多。”站在自家的院壩里,楊華軍微笑著向來村里游玩的客人打招呼。
今年48歲的楊華軍是貴州省江口縣太平鎮云舍村的村民。云舍村位于梵凈山下,太平河畔,是一個有數百年歷史的土家族古村寨。全村村民520戶、1927人,楊氏后裔占了百分之九十八。
“造紙是我們祖上傳下來的技藝,也曾是村里大多數村民謀生的手藝、收入的主要來源。”楊華軍說,就在10年前,村里幾乎家家造紙,手工作坊沿河而建,年收入從數千元到上萬元不等。
造紙就要砍竹子。楊華軍說,像割韭菜一樣,砍了這一叢,再砍另一叢。一叢砍完了,再等另一叢長起來。
楊華軍當時是村里的造紙大戶,他一年的收入可達上萬元。但造紙需全家出動,勞動量很大,當時家里六七口人,所得收入人均分下來并不多,生活的壓力迫使他出去打工。而跟楊華軍一樣,放棄造紙技藝,外出務工的村民也不斷增多,砍竹子的越來越少。加上縣里近些年來不斷加大生態保護和植樹造林力度,山上又“染”上了綠色。
“2004年,我跟媳婦一起去了浙江,我們在建筑工地上貼瓷磚,兩個人加起來工資一個月最高有上萬元。2010年,我們回家來修建了兩層有12間屋子的連棟磚木樓房。”楊華軍說,當時他發現村里山青了、水綠了,來玩的外地游客也很多。
“看到村里有幾戶人家開農家樂,我也覺得這是個發展的好機會,也開起了農家樂。”他說,現在,他家的農家樂年純收入超10萬元了。
綠水青山慢慢變成了金山銀山,村里人也主動轉變思路,紛紛搞起了農家樂、旅館等。政府先后投入數百萬元改造村里的基礎設施、水電路,并打造產業項目,幫助帶動云舍及其周邊村民轉產就業。
太平鎮上的居民楊海3年前來村中租了1棟3層的土家族造型的樓房,開辦了一家客棧,經營本土家常菜,目前一年純收入一二十萬元。
“前來游玩的游客每年都有增加,尤其是暑假以及節假日,來玩的人更多,我這里經常一天要做20多桌飯菜,忙都忙不過來。”楊海說。
逐步火熱的鄉村旅游給村民創造了就近就業的機會。李秀珍是這家客棧里唯一的服務員,她所居住的梭家苗寨距離云舍不足十分鐘路程。3年前,她返鄉就業,照顧兩個正在上學的孩子,現在一個月工資2000多元。
“我之前在廣州、深圳等地打工,雖然工資比這里高一些,但顧不了家。現在既能照顧家人,又能在家門口上班,兩全其美。”她說,家鄉四面環山,生態環境優美,人也過得更舒心。
太平鎮科技副鎮長、駐村工作組組長楊政軍介紹,目前,云舍全村共有農家樂35家,帶動旅游從業人員120余人,年接待人數17萬余人次,去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8245元。
“綠水青山換來‘金山銀山’,‘金山銀山’又促進村民自覺保護綠水青山、愛護村莊環境。”楊政軍說,村里還制定了村規民約,加強村容村貌的整治和保護,效果顯著。如今,走在村中,青山伴秀水、秀水繞古屋,云舍正從一個古村寨走向富美鄉村。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