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生態文明:繪就美麗中國新畫卷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

2017-10-21 14:47:10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壩上地區的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是世界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奇跡。從上世紀60年代起,經過幾代人的造林努力,該地從人跡罕至的荒原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森林公園。

生態環境關乎民族未來、百姓福祉。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就生態文明建設提出新論斷,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成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重要組成部分。報告提出,到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如何推進綠色發展?如何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如何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與會代表和社會各界就生態文明、美麗中國建設暢所欲言。

保護生態就是保護民生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力度空前,美麗中國新圖景徐徐展現。在回顧過去5年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時,習近平指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形成,全面節約資源有效推進,重大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進展順利,生態環境治理明顯加強,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

湖南省株洲市市委書記毛騰飛代表說,過去5年來,株洲以壯士斷腕的意志和決心去污染產能,關停企業數百家,水變清了、天變藍了,經濟依然保持較快發展速度與較高發展質量。成就的取得,靠的就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重視生態文明建設,促進優勢產業優先發展。

云南省普洱市市委書記衛星代表說,普洱率先在全國推行綠色經濟考評制度,將生態指標納入綜合考核。“5年來,我們守住了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初步走出了一條生態與生計兼顧、增綠與增收協調、‘綠起來’與‘富起來’相統一的綠色發展道路。”

習近平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從生態文明的角度來看,主要矛盾的轉化,對保護發展生態提出了新要求。

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哲學史教研室副主任孫要良說,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人民既要“生存”也要“生態”,既要“溫飽”也要“環保”,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凸顯出來。他說,生態產品已經成為重要的民生產品,保護生態就是保護民生,發展生態就是改善民生。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習近平指出,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福建省省長于偉國代表說,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時就作出了建設生態省的重大戰略部署。2016年,黨中央、國務院又在福建設立全國第一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我們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促進綠色生態、綠色生產、綠色生活深度融合。”

孫要良說,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不僅是一個經濟發達的國家,也應是一個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十分先進的國家。可以預見,到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后,我國環境與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將得到根本扭轉;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后,生態環境將得到全面提升。

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代表說,綠水青山、碧海藍天是海南的代名詞,守住生態環境底線、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是海南責無旁貸的政治責任和每一位干部的職責使命。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科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副院長王毅說,新時代把美麗中國建設擺在重要的位置,體現了時代導向、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治理導向和全球導向。“生態環境質量成為發展的重要指標,人民群眾感受最深的大氣、水、土壤等污染和突出的生態破壞問題將得到優先解決。”

作出我們這代人的努力

就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十九大報告部署了推進綠色發展、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和改革生態環境監測體制等4項改革舉措。習近平強調,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為保護生態環境作出我們這代人的努力。

“要實現‘美麗’目標,不是短期的追求,而是一個需要長期努力、久久為功的過程,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美麗中國建設需要依靠制度建設和多方共同參與,提高全社會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王毅說。

作為中國西北地區的重要生態屏障,甘肅的生態環境受到關注。“祁連山是肅南民族地區各族群眾世代生存的根基,也是甘肅西部地區的‘母親山’,保護祁連山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明花鄉黨委書記賀衛國代表說,“我們都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去愛護祁連山。”

江西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奇代表說,綠色生態是江西的最大財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下一步,江西將全力以赴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探索建立大湖流域治理新模式,創新生態文明制度供給,加快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建立綠色價值共享機制。

于偉國說,福建省要在體制機制創新上下功夫,建立黨政領導目標責任制,讓考核指揮棒動起來;發展綠色金融,讓市場機制活起來;持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讓百姓腰包鼓起來。

[責任編輯:楊凡、賀曉菲]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使命在肩 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 初心如磐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摘自十九大報告。[詳細]
人民日報 2017-10-21
郭業洲: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政黨外交新格局已經形成

郭業洲: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政黨外交新格局已經形成

10月21日,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辦記者招待會,邀請中共中央統戰部常務副部長張裔炯、副部長冉萬祥,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郭業洲介紹黨的統...[詳細]
新華網 2017-10-21
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深入開展脫貧攻堅”“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黨的十九大報告做出動員和部署,讓很多代表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詳細]
人民日報 2017-10-21
貴州劍河:非遺傳人展“非遺”賽技藝

貴州劍河:非遺傳人展“非遺”賽技藝

10月20日,貴州省劍河縣非遺傳承人在展示苗族剪紙技藝。60余名國家、省、州、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歡聚一堂,舉行苗族刺繡、苗族剪...[詳細]
人民網 2017-10-21
中使館提醒赴泰游客遵守普密蓬國王葬禮相關規定

中使館提醒赴泰游客遵守普密蓬國王葬禮相關規定

泰國政府宣布,已故普密蓬國王葬禮將于2017年10月25日至29日舉行。一、在公共場合,尤其是大王宮附近及舉行哀悼活動的各場所,不得大聲喧嘩...[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7-10-21
十九大特輯·代表之聲十九大代表鄭貞良:希望加大可循環可利用垃圾處置設施建設

十九大特輯·代表之聲十九大代表鄭貞良:希望加大可循環可利用垃圾處置設施建設

十九大代表鄭貞良。人民網福州10月21日電(詹托榮)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加強固體廢棄物和...[詳細]
人民網 2017-10-21
十九大特輯·代表之聲十九大代表許光園:村民希望收入節節高、家園處處美

十九大特輯·代表之聲十九大代表許光園:村民希望收入節節高、家園處處美

人民網福州10月21日電。這一次到北京參會前,不少村民找到了許光園,希望她能把他們的心聲帶給黨中央。[詳細]
人民網 2017-10-21
十九大第三場黨代表集體采訪關注“一帶一路”與文化相通

十九大第三場黨代表集體采訪關注“一帶一路”與文化相通

【聚焦十九大】十九大第三場黨代表集體采訪關注“一帶一路”與文化相通中新社北京10月20日電。(記者。[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7-10-21

實現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習近平同志的報告站在歷史和時代的高度,鮮明提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詳細]
人民網 2017-10-21

百名高校新臺生看上海

新華社上海10月21日電(記者。潘清)居住在臺灣臺中市的張瓊文,2008年曾隨父母一同來過上海。[詳細]
新華網 2017-10-21

三峽工程新一輪175米試驗性蓄水順利完成

三峽水庫水位21日達到175米,三峽工程新一輪175米試驗性蓄水目標順利實現,這為全面發揮工程防洪、發電、航運、生態等綜合效益奠定了堅實基...[詳細]
新華網 2017-10-21

江蘇南通:基本照護保險幫助失能人員“減負”

家里如果有一個失能人員,便意味著面臨高昂醫療護理費用和人力照顧成本。針對這個難題,江蘇南通近年嘗試推行基本照護保險制度。[詳細]
新華網 2017-10-21

低溫陰雨致中晚稻嚴重受災 湖北多措助農減損增收

9月中旬以來,湖北許多地方遇持續陰雨大風天氣,中晚稻收割和質量因此受到嚴重影響。為助農減損增收,湖北省糧食局采取多項措施,幫助農民...[詳細]
新華網 2017-10-21

網友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