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夫妻焊將:焊花中一見鐘情 頭發絲大縫隙都不容忍

來源:華西都市報

作者:

2017-10-22 22:14:10

夫妻焊將 焊花中一見鐘情 頭發絲大的縫隙都不容忍

劉川甘華蓉夫婦戴著面罩工作。

編者按

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開幕,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報告中提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瞄準國際標準提高水平。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當天,在中國中車資陽機車有限公司,一對夫妻焊工也收看了開幕盛況。報告中提到的“工匠精神”,在他們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詮釋:他們是全廠僅有的兩名具有國際焊接技師資質的電焊工人;在世界功率最大混合動力機車和“熊貓空鐵”的制造過程中,這對夫妻是被唯一指定的兩名電焊工人。10月19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在忙碌的機車車間,采訪了這對“夫妻焊將”。

夫妻兩人在工作間隙休息。

特別提醒

今日封面新聞視頻

講述資陽“夫妻焊將”

中國中車資陽機車有限公司,47歲的劉川、43歲的甘華蓉是構架作業區的“夫妻焊將”,兩人是車間僅有的兩名取得國際焊接技師資格證的電焊工人。夫妻倆多次作為全廠僅有兩人,被指定焊接首批中國出口發達國家機車、土庫曼斯坦“總統號”列車、世界功率最大的混合動力機車、國內首輛商品化空軌列車等。

今天,封面新聞走近這對“夫妻焊將”,看看他們與其他焊工到底有什么不同?焊花如何連接起夫妻倆的日常生活?請下載并登錄封面新聞APP,一同感受“夫妻焊將”的工匠精神。

19日上午9時許,中國中車資陽機車有限公司鋼架作業區內,一臺火車轉向架前,兩名工人手持焊槍相向而立,他們的面前開出兩朵燦爛的焊花。

工友介紹,這是一對夫妻,也是車間60多名工人中僅有的兩名質量員,是整個車間的焊接質量把關者。他倆曾同時被指定參與首批出口發達國家機車、世界最大功率混合動力機車、四川造首臺“空鐵”等多個重大項目。

甘華蓉目前是全廠僅有的兩名女焊工之一,也是全廠兩名焊縫最高等級檢測技師之一,而她的丈夫劉川,則是另一名焊縫最高等級檢測技師。

兩人因焊結緣,同時在電焊技術方面互幫互學。劉川今年47歲,甘華蓉43歲,23年在同一車間、同一班組朝夕相處,兩人將電焊合格率從最初的80%,提升到現在的100%。

參與世界最大功率混合動力機車焊接。

A

無縫人生

焊接最大功率機車“射線探傷”都挑不出刺

2017年1月12日上午,在“中國北極”內蒙古呼倫貝爾牙克石市伊圖里河鎮零下40攝氏度的低溫中,中車資陽公司制造的世界最大功率混合動力機車啟動試驗,一次成功。而早在2016年8月,在超過40℃的極熱天氣下,該機車在新疆通過高溫試驗。這意味著裝用動力鋰電池的混合動力機車可以馳騁在中國任何地方。

10月19日,中車資陽機車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這臺機車正在成都進行最后的運用考核。

這臺機車試制過程中,除發動機外,車身構架是最關鍵部位。參與車身構架焊接的焊工,必須達到技師水平,而且日常焊接工作中合格率達到100%。整個構架車間,只有劉川、甘華蓉夫婦能勝任。

“車間60多人,只有我們兩個職稱達到技師,取得了國際焊接技師證。”甘華蓉說,人選考察更重要的不是看職稱,而是看平常表現,“細心和技術過硬,讓我們兩口子有幸被指定參與。”

甘華蓉說,焊接過程中要求一絲不茍,頭發絲大的焊渣掉進去,米粒長、頭發絲粗的縫隙,芝麻大的氣泡等出現,都會被判定不合格,但他們夫妻的焊接最終一次性檢測通過。“構架的焊縫檢測,是用‘射線探傷’手段,如同醫院照x光片,是最高等級的焊縫檢測。”

劉川夫婦被指定焊接熊貓空鐵。

被指定焊“熊貓空鐵”每焊20厘米要觀察半小時

“這幾年,公司發展很快,很多里程碑式的機車試制我們都沒缺席。”劉川說,2011年,大功率交流傳動內燃機車出口澳大利亞,這是中國首次向發達國家出口高端機車,他和妻子被指定參與這批出口機車的電焊工作。

劉川說,在他們參與的焊接工作中,技術難度最大的是“熊貓空鐵”。2016年,公司成功下線我國首臺商品化新能源懸掛式列車,這也是“四川造”首臺空鐵,熊貓外形憨態可掬。但外人不知道,劉川夫婦是這列車僅有的兩名指定電焊技術工人。

空鐵因為鋼材輕薄,比以往的機車焊接要求更高。“鋼材容易變形,電流電壓的輸入量都要控制到恰到好處。”甘華蓉說,這種焊接是第一次,為了使“作品”完美無缺,他們每次焊接20厘米長,就要觀察半個小時。平時一臺機車焊接工作全部完成最多20天,這次兩人卻用了60多天。“標準要求返工次數不能超過3次,超過材料就報廢,我們只出現少數返工一次情況,兩個月后一次性檢測過關。”

因焊結緣

焊花中一見鐘情 妻子珍藏表白情書23年

1993年,19歲的甘華蓉進入資陽機車有限公司,成為鋼架作業區6名女焊工之一,從事機車構架側梁外焊工作。

一年之后,從部隊轉業的劉川,被分配到了甘華蓉的車間。最初,24歲的劉川對電焊十分陌生,“帶我的師傅很忙,我必須找個人請教。”當時,甘華蓉是車間技術最好的焊工之一,兩人經常面對面工作,于是劉川主動找她請教。甘華蓉也樂于幫助,在面對一些體力活時,她又主動請劉川幫忙。

“兩人都有好感,就是中間那層紙一直沒有捅破。”甘華蓉說,直到1995年,一天下班后,劉川向她“抱怨”說,一個人下班后沒事做,很無聊。“要不來找我一起看電影?”甘華蓉提議。劉川馬上同意,買了電影票后,他接上甘華蓉,兩人一起去廠區影院看電影。

一起看過幾次電影后,劉川決定寫信向甘華蓉表白。1995年11月一個深夜,他回到家中,鋪開信紙,用小楷認真書寫情書。

書信第二天就送到了甘華蓉手中,但劉川沒有等來任何回復。這天下班后,他再次邀請她一起看電影。

兩人走在廠區的道路上,快進電影院門口時,劉川終于忍不住問道:“怎么樣?”

“要得!”甘華蓉低頭回答。從此,兩人成為車間內的神仙眷侶,每天一起上班,一起下班。

“其實應該是一見鐘情。”回憶起這段經歷,甘華蓉仍“咯咯”笑得像個小姑娘,劉川也在一旁咧嘴笑著。23年過去,她一直珍藏著這封表白信,連信封都沒有損壞。

夫妻倆私下競賽 誰輸了誰就要多做家務

23年里,劉川、甘華蓉夫婦一直在同一車間、同一班組。上班時,兩人分別站在機車轉向架的兩邊,拿起焊槍同時工作。下班后,兩人才能正常交談。

“上班時,帶著耳塞,全身上下罩得嚴嚴實實。”甘華蓉說,只有下班后,他們才開始交流焊接中遇到的難題,“有時候睡覺前都在分析問題。”

上世紀90年代,劉川夫婦剛到工廠時,工廠電焊合格率為80%,雖然這在行業內已處于較高水平。但返工工作壓力大,加班頻繁。劉川夫妻二人通過鉆研,逐步將合格率提升到了98%,“現在已經達到了100%,不僅我們要達到這個指標,我們還要指導下面60多名工人共同達標。”

“但我們兩個也有比拼。”一旁的甘華蓉拿出手機,打開相冊,里面是

20多年來夫妻倆得的獎狀,比如“優秀共產黨員”“精益先鋒獎”等。“最近這5年,有2年是我們同時獲獎。”甘華蓉說,公司每年舉行各種技能大賽,夫妻倆私下約定,誰輸了誰多做家務。

“去年我輸得不服。”劉川搶過話頭,“去年她得了黨員‘六亮’活動獎,我也很優秀啊。”這一輸,劉川今年在家就得主動多洗碗、拖地。

10月19日上午11時許,在車間休息室喝水的劉川夫婦,接到了同事送來的準考證。“21日,公司舉行一年一度的技能大比武,這次我要扳回一局。”劉川說。

甘華蓉細數了一下,23年過去,當年車間里6名女焊工陸續離開,現在只剩下她一個人。“因為太辛苦了,女孩子一般受不了,我喜歡這份工作,還有就是不愿和他分開。”

C

女兒心愿

從小缺少父母陪伴 希望一家三口出游一次

劉川、甘華蓉的女兒劉雁翎今年大學畢業,已經在金堂一家醫院實習。

在劉雁翎的記憶中,爸爸媽媽經常半夜十一二點才回家,上初中以前,她也多由爺爺奶奶帶著。“很羨慕別的小朋友,他們的父母能經常陪他們玩,我一個人在家,他們根本沒時間陪陪我。”

直到今年實習后,劉雁翎才逐漸理解父母。“他們為了養家糊口非常不容易。”劉雁翎說,特別是看到資陽造出“熊貓空鐵”后,她很自豪自己的父母也曾參與其中,“他們的敬業精神,給我樹立了榜樣。”

甘華蓉說,這么多年來,偶爾都是她陪女兒出去旅游,丈夫卻在工廠加班,“加班把我的活干了,我抽空多陪一下女兒。”

甘華蓉說,丈夫其實也是一個會玩浪漫的人。前兩年“三八”婦女節,她獲得公司十佳女員工的表彰,表彰會開完回家,剛打開門,丈夫就送上一盒巧克力,“我當時很感動,不知道說什么。”

女兒非常希望一家三口能出游一次,但是一直未能成行。“車間工作很重,我們倆不能一起離開,每次都只有錯開休假。”劉川說,自己虧欠女兒很多。

新聞鏈接

“四川制造”正向“四川創造”轉變

我國自主研制的第一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成功發射,雙座“梟龍”在成都成功首飛,我國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機成功首飛……近年來,全國一大批取得重大突破的頂尖科技成果,都有四川科技創新的力量,“四川制造”正向“四川創造”轉變、四川產品正向四川品牌轉變。近兩年來,四川堅持把全面創新改革作為引領發展的“一號工程”,以“敢為人先”精神,大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持續釋放科技創新活力,使創新驅動成為四川發展主旋律。2016年,全省高科技產業總產值達1.6萬億元,同比增長10%以上,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2%。

省工商局信息顯示,在納入“一帶一路”建設規劃范圍的中西部16個省市區中,四川制造業企業數量居第五位,注冊資本居第四位。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飲料食品、油氣化工、釩鈦鋼鐵及稀土、能源電力、汽車制造是四川省的7大優勢產業。其中,裝備制造業已成為四川制造業的重要支撐。截至今年5月底,全省實有裝備制造業企業2.3萬戶,資本總額3345.63億元。

四川裝備制造業中,資陽占有重要一席。25年前,“資陽造”代表中國機車闖入泰國市場,隨后在“一帶一路”沿線24個國家打開市場。如今,代表“中國造”的中車資陽機車有限公司已出口機車760余臺,土庫曼斯坦的“總統號”列車也選擇了“資陽造”。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田雪皎攝影報道

一家三口合影。

超燃!

封面新聞《四川真行》融合報道

點擊破4000萬

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傾力打造了系列融媒播報產品,回顧四川砥礪奮進的5年。同時,封面新聞攜手今日頭條等重點新聞網站和門戶型資訊終端,共同搭建十九大專題《四川真行》,及時準確報道黨的十九大盛況,傳遞四川好聲音,講述四川好故事。截至21日,封面新聞《四川真行》專題保持每日更新,專題內容全網閱讀總量突破4000萬,視頻播放次數超500萬。

《十九大時光丨四川真行·主播有畫說》通過一組組生動精彩的動畫和主播活潑靈動的講解,將四川過去5年所取得的成就濃縮匯總。想知道四川有多行?看看封面的視頻你就知道!

在國產C919大型客機中,承擔飛機顏值和引航重責的機頭就是四川制造;空中穿梭可以無人駕駛的世界首條新能源空中鐵路試驗線在成都投入運行;每天一噸炸藥爆破,5年時間打通二郎山特長隧道;西成高鐵、成貴高鐵等一系列高速鐵路將陸續通車……系列視頻一經推出便引爆朋友圈和網絡。

“原來家鄉這么厲害!我都不知道”、“厲害了,我的大四川!”網友們紛紛留言,贊嘆家鄉身邊已經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超級工程“上天入地”,“四川制造”更是世界留名。

除了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還深入基層采寫《十九大特別報道·我的獲得感》系列報道,用文字、圖片和短視頻等形式,展現老百姓生活中看不見卻感受得到的變化。

探索農業發展新路子,80后女教師改行當“種田CEO”,帶領合作社年入300多萬;大學生回鄉創業當“蜂農”,通過雙手在家鄉眉山打造起百萬級產業;成都中醫博士苦心研究,用科學數據破除“中醫玄學”論;德陽患癌老師,手握104項專利,年獲科研獎勵上百萬元,化療過程中還在搞發明……這一篇又一篇的報道,用質樸的文字和活生生的事例,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展現人們愈發充實的獲得感。

走出四川,放眼全國,通過與中科院頂級專家的高端對話,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推出《十九大時光·中科院密碼》,聽科學家們講述科學故事和科技成果,展示我國科技創新輝煌成就。想知道火遍世界的引力波到底是什么,國內最新的引力波探測研究動向是什么,遠古時代古生物有哪些秘密?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帶來最權威的聲音。

能量正、元素多、形式新、內容足。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利用自身媒體矩陣,通過一個又一個爆款“百萬+”產品與獨家策劃,在十九大融媒報道中展現出新型主流媒體的活力與影響力,獲得了用戶、黨代表和廣大網友的贊譽。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熊浩然

新聞追蹤

患癌講師搞發明 引百萬網友關注

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材料工程系35歲的講師顏子博,是學校出了名的發明創新狂人,2016年和2017年兩年時間,他申報了110多件專利,104件獲批。其中,替代土項目還在實驗階段就被一家農業龍頭企業相中,為他帶來每年上百萬的學校科研獎勵。

10月21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推出融合報道,走近這位科學怪咖發明狂人,講述他癡迷發明,就連患癌化療的時候都不忘搞發明。朋友們感慨:真的是拿生命在搞發明創造,用生命創造奇跡。

融合報道刊發后,立即引來百萬網友的圍觀點贊,新華網、中新網、網易新聞、今日頭條等網站紛紛轉載,僅秒拍視頻就獲得60多萬人的觀看,封面新聞客戶端、華西都市報官方微博等也引來近50萬人的圍觀,網友紛紛表示“厲害了,我的哥”,并祝愿顏子博好人一生平安。

顏子博本人表示,報道出來后,很多老師同學都給他打來電話向他問候,“已經畢業幾年的學生還從貴州打來電話,感覺自己一下子就成了網紅。”

他說,最感謝家人的關心,謝謝身邊的各位朋友,是大家一直的支持和不嫌棄,才有了他今天的成績,“我會繼續下去,把最喜歡的發明搞下去,證明自己,收獲快樂。”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唐金龍

[責任編輯:楊凡、楊婷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王銳:今日中國軍隊能打敗一切來犯之敵

王銳:今日中國軍隊能打敗一切來犯之敵

十九大新聞中心22日在梅地亞中心二層新聞發布廳舉辦集體采訪活動,邀請黨代表談“中國特色強軍之路邁出堅定步伐”,并回答記者提問。郝廣鵬...[詳細]
新華網 2017-10-22
十九大報告透露的八大改革著力點

十九大報告透露的八大改革著力點

十九大報告透露的八大改革著力點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詳細]
新華社 2017-10-22
王飛雪:科技是核心戰斗力

王飛雪:科技是核心戰斗力

科技是核心戰斗力。王教授,我們都知道,十八大以來,中國在過去五年的科技創新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詳細]
新華網 2017-10-22
劉銳:遠海遠洋訓練已經常態化體系化實戰化

劉銳:遠海遠洋訓練已經常態化體系化實戰化

遠海遠洋訓練已經常態化體系化實戰化新華網北京10月22日電。如果有詳細的具體故事能夠跟我們分享是非常好的。[詳細]
新華網 2017-10-22
十九大代表熱議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十九大代表熱議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十九大代表熱議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從“有學上”到“上好學”是一個分水嶺,是判斷教育發展進入新時代的主要標志。[詳細]
新華網 2017-10-22
十九大報告,為什么用了這57個“心”?

十九大報告,為什么用了這57個“心”?

人們往往用它來表達最純粹、最真實的情感,表達我們內心最熱切、最在意的期盼。初心、同心、信心、關心、核心、心連心……我們看到的是,中...[詳細]
新華網 2017-10-22
徐川:做好思政工作就像為學生烹制一頓大餐

徐川:做好思政工作就像為學生烹制一頓大餐

做好思政工作就像為學生烹制一頓大餐新華網北京10月22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我的問題是,現在的思想政治課大家都知道有一定的抬...[詳細]
新華網 2017-10-22
劉芳:中國軍隊始終積極參與和支持聯合國維和事業

劉芳:中國軍隊始終積極參與和支持聯合國維和事業

中國軍隊始終積極參與和支持聯合國維和事業新華網北京10月22日電。在多年的實踐當中,我們已經累計派出了3.6萬人次的維和軍事人員,其中還...[詳細]
新華網 2017-10-22
外國記者眼中的中華民族“復興之路”

外國記者眼中的中華民族“復興之路”

“沒想到兩千年前中國人就對環保有這樣的理解和概念,這是我第一次了解到。此次中共十九大采訪期間,她報名參加了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采訪活動...[詳細]
新華網 2017-10-22
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十九大代表談保障和改善民生

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十九大代表談保障和改善民生

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十九大代表談保障和改善民生。五年來,人民生活不斷改善,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教...[詳細]
新華網 2017-10-22
王銳: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關鍵是人才

王銳: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關鍵是人才

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關鍵是人才新華網北京10月22日電。我們知道有一句話,只有打造后天的軍隊,才能夠贏得明天的戰爭。[詳細]
新華網 2017-10-22

福建將推動與臺灣高校聯合舉辦高水平大學

記者從福建省教育廳了解到,為了增進閩臺高校合作,福建省教育廳日前公布《關于進一步深化閩臺教育交流與合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詳細]
新華網 2017-10-22
澳門特區政府總部舉行開放日活動

澳門特區政府總部舉行開放日活動

10月22日,參觀者在澳門特區政府總部參觀。當日,澳門特區政府總部舉行開放日活動,吸引不少市民和游客前來參觀。[詳細]
新華網 2017-10-22

網友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