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17-11-16 09:07:11
風云三號D,是顆什么星
圍繞地球南北兩極運行,觀測領域覆蓋全球
11月15日2時35分,我國風云三號D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發射成功。這是顆什么樣的氣象衛星?它的發射成功,將對提升我國的氣象監測能力發揮什么樣的作用?
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提供氣候變化預估信息服務
風云三號氣象衛星是我國獨立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二代極軌業務氣象衛星系列,旨在獲取地球大氣環境的全球、全天候、多光譜、三維、定量資料。
極軌氣象衛星,也叫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衛星,其軌道在地球上空650—1500公里之間,圍繞地球南北兩極運行,優點是覆蓋全球,觀測領域廣闊。風云三號D星是風云系列的第四顆衛星,將接替2010年發射的風云三號B試驗衛星,作為下午星,與2013年發射的上午星風云三號C星開展全球對地組網觀測。
國防科工局系統工程司副司長趙堅介紹,與C星相比,D星技術更加成熟。風云三號D星在進一步提高核心遙感儀器的可靠性、穩定性和高探測精度的基礎上,新增了紅外高光譜大氣探測儀、高光譜溫室氣體監測儀、廣角極光成像儀、電離層光度計在內的4個新型遙感儀器,提高了與氣候變化密切關聯的溫室氣體監測能力,增強了空間環境綜合探測能力。
趙堅介紹,此次風云三號D星的主要任務為:
——獲取全球溫、濕廓線以及云、輻射等氣象參數,為提高天氣預報,特別是數值天氣預報準確率服務。
——監測全球輻射收支、冰雪覆蓋、海面溫度,獲取溫室氣體和臭氧分布等,為短期氣候預測、氣候變化預估提供信息服務。
——監測自然災害和生態環境,為國家各部門和相關應用領域提供全球及區域的遙感信息服務、為提高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業務能力服務。
據了解,我國已成功發射15顆氣象衛星(8顆在軌運行),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同時擁有極軌和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國家。風云三號系列衛星與去年12月發射的新一代靜止氣象衛星風云四號在軌組網運行后,功能互補,將大幅提高我國氣象觀測和中長期天氣預報能力,為我國天氣預報、防災減災等發揮重要作用。
此前,風云三號衛星與美國現役NOAA系列氣象衛星、歐洲新一代氣象衛星METOP一起,被世界氣象衛星協調組織納入新一代世界極軌氣象衛星觀測序列,成為全球天基氣象觀測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第三十一屆空間與重大災害國際憲章理事及執行秘書會議上,風云三號C星正式列為中國憲章值班衛星。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接收和應用風云系列氣象衛星資料的國家和地區達77個,覆蓋“一帶一路”周邊37個國家和地區。
未來還將發射4顆風云三號衛星,氣象災害監測時效可提高近1倍
據介紹,在我國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中,將在2018—2021年前后陸續發射4顆風云三號衛星(05星、06星、晨昏軌道氣候衛星和降水測量雷達衛星)。其中風云三號05星、06星分別為上午星和下午星,在保證核心遙感儀器可靠性、穩定性和高探測精度基礎上,適時增加新型遙感儀器,逐步滿足不斷增長的新需求。
專家介紹,風云三號晨昏軌道氣候衛星是我國新增的晨昏軌道運行的氣象衛星,以數值天氣預報為主要應用目標,對天氣會商、熱帶氣旋和其他極端氣象災害預警、氣候監測、空氣質量監測等具有獨特優勢。除了搭載風云三號衛星的傳統核心遙感儀器外,新增了全球風場測量雷達、太陽輻照度光譜儀等新型遙感儀器,將進一步提升對全球風場和太陽的觀測能力。
風云三號降水測量雷達衛星是我國新增的低傾角近圓軌道降水測量衛星,主要用于災害天氣系統強降水監測,提供全球中低緯度地區降水三維結構信息,對提高降水氣象預報準確率提供支持。
趙堅表示,后續發展的風云三號上午星、下午星、晨昏星和降水星功能互補,相互配合,將組網形成完整的低軌氣象衛星業務綜合觀測能力。屆時,我國全球數值天氣預報模式中衛星觀測數據的更新時效由現在的6小時提高到4小時,可以將預報精度再提高3%左右;衛星全球觀測頻次可達每4小時一次,可以將氣象災害監測時效提高近1倍,能夠更容易地捕捉到暴雨、強對流等比較嚴重災害性天氣過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