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7-12-03 18:57:12
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記者 沈文)現在,教育方面的各種“育子”“教子”文章,成為微信朋友圈中轉發率很高的文章。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康麗穎認為,這些文章多是一些優秀學生學習、成長的個體化經驗,對于在學習、成長過程中困難較多的孩子不一定適用和有效。
她強調,家庭教育側重在孩子的養護、養育和人格的培養。它不是學校教育的“第二課堂”,更不能“學校化”。
康麗穎教授是在3日舉行的“家庭教育學科建設——大學的責任:首都師范大學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第二屆學術論壇”期間提出上述見解的。她認為,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有著不同的功能。家庭教育具有個人經驗的傳承和分享的態度,是一種非正式教育。諸如與他人相處的教育、好家風的傳承等,這些對于孩子未來發展有重要影響的教育大都由家庭教育完成。而學校教育是一種公共教育的制度性安排,強調人的發展的同一性。由于升學壓力等原因,一些家庭的家庭教育出現失衡,事關孩子健康成長的“做人”教育被忽略。一些家長當起學校課程學習、課外補習的“督學”,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壓力,也使得親子關系變得緊張。根源在于家庭教育在一些家庭成為應試教育的延伸。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十分復雜,一些家長無意中把家庭教育看成是學校教育、應試教育的輔助性教育,無疑是原因之一。
她進一步分析說,在中學階段,課業難度日益增大,學生的學習成績差距明顯,不少家長為此焦慮,也導致家庭教育錯位程度不斷加深。為此,家長要科學分析孩子學習掉隊的原因,從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勇于克服困難品質的培養等方面入手,補齊家庭教育的短板,使家庭教育揚長補短,促進孩子的學習進步與成長。只有這樣,家庭教育才能走上健康的軌道。
她呼吁,大學要負起家庭教育專業化責任,加強學科建設和實證研究,為家庭教育提供科學指導,不讓不科學的家庭教育觀點和方法誤導家長和公眾。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