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wǎng)
2017-12-03 20:57:12
新華社深圳12月3日電(記者周科 陳宇軒 王曉丹)12月2日,阿爾法巴智能駕駛公交系統(tǒng)在深圳福田保稅區(qū)首發(fā)試運行,4輛全電動公交車依次在真正開放道路上演“無人”駕駛,開啟了深圳公交智駕時代。
當下,城市機動車輛仍在不斷增加,“無人”駕駛能行得通嗎?智駕時代真的不需要司機嗎?城市智慧交通又該如何打造?
裝上“眼睛” 公交車全自動駕駛
2日上午,在深圳福田保稅區(qū),4輛白色的全電動公交車在1.2公里的福保公交線路上來回穿梭,每一程都搭載著滿滿的“乘客”,首發(fā)站海梁站臺更是擠滿了圍觀群眾。
記者看到,裝載了智能駕駛公交系統(tǒng)的公交車,比我們日常見到的公交車更小巧。車內,除了方向盤無人掌控,其他外觀看起來沒什么差別。行駛前,司機只需按下一個啟動鍵,車輛就會全自動行駛。沿路行駛途中,打轉向燈、變道、加速或者停車,公交車全部自動完成。在司機師傅看來,他雖然是坐在駕駛位上,但同乘客們一樣,享受著“無人”駕駛的暢快。
“起步和剎車都很平緩,感覺沒什么不同。”市民段方芳說,如果不被告知這是“無人”駕駛的公交車,她怎么也想象不到,“但是如果沒有這么多人一起同行,那我心里還是會犯嘀咕。”
牽頭研發(fā)該公交車的深圳市海梁科技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胡劍平表示,從外觀上來看,“無人”駕駛公交車與普通的公交車最大的不同是,車身配有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GPS天線等設備感知周圍環(huán)境,通過工控機、整車控制器、CAN網(wǎng)絡分析路況環(huán)境,能夠實時對其他道路使用者和突發(fā)狀況做出反應,已初步實現(xiàn)自動駕駛下的行人車輛檢測、減速避讓、緊急停車、障礙物繞行變道、自動按站停靠等功能。
截至目前,裝載阿爾法巴智能駕駛公交系統(tǒng)的深圳巴士集團公交車先后在國樂科技園、南方科技大學、福田保稅區(qū)測試4個月,累計測試里程約8000公里。
當天試運行的這條公交線,途中共設有三個停靠站,車輛時速控制在10-30公里之間,全程耗時8分鐘左右。
智駕難替代司機 安全出行還需人車協(xié)同
安全,是“無人”駕駛最受人們關注的問題。
“安全問題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汽車行駛本身的安全;二是車上的管理安全。”廣東省交通運輸規(guī)劃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張希表示,遇到其他車輛和行人能不能迅速避讓?遇到紅綠燈或者其他交通標志能不能準確識別并遵守規(guī)則?此外,公交車司機除了駕駛外,還負有對車內乘客、攜帶危險品等管理責任,而無人駕駛在這些功能領域是缺失的。
胡劍平坦言,智能駕駛并不等于“無人”駕駛。嚴格意義上講,阿爾法巴智能駕駛公交系統(tǒng)采用的是有條件的自動駕駛。司機需要坐在駕駛位上,在緊急情況發(fā)生時,司機踩下剎車,就可以從自動駕駛模式轉換為人工駕駛模式。
“‘無人’駕駛只能做到局部互補,在大規(guī)模‘無人’駕駛車運行的情況下,由調度中心來實現(xiàn)全局規(guī)劃是做不到的。”西南交通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院長譚永東認為,推動“無人”駕駛不是為了替代司機,而是通過人和車的協(xié)同在駕駛方面更安全,讓人們出行更方便。
國防科技大學教授賀漢根指出,“無人”駕駛技術具有測量精確、不疲勞、不走神的優(yōu)點,但是目前人工智能水平低、環(huán)境理解困難、難以應對負責路況。而人類駕駛具有高水平的環(huán)境語義理解能力,但是會出現(xiàn)疲勞、緊張、走神的狀況,駕駛水平依賴于訓練。在鄉(xiāng)村道路、雨雪天氣等非結構化場景交通狀態(tài)下,“無人”駕駛難度很大,這就需要司機的配合。
“不過,全自動化的智能駕駛公交系統(tǒng)從0到1的探索讓人們對‘無人’駕駛充滿期待。”賀漢根說,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的交通安全事故大都來自人為因素。阿爾法巴智能駕駛公交系統(tǒng)有一個“7+1”的安全設計理念,除了包括激光雷達、超聲波、視頻、視覺等傳感器在內的七道防線之外,還有一個“1”——車上坐著駕駛員,這就讓公交車更安全、更可靠。
智慧交通大幕徐徐拉開 法規(guī)或成最大障礙
實現(xiàn)“無人”駕駛只是剛剛邁出了一小步,智慧交通的大幕正徐徐拉開。
百度公司董事長李彥宏表示,預計2018年7月,百度與金龍客車合作生產的“無人”駕駛小巴車將實現(xiàn)量產。此外,百度也將與江淮、北汽等汽車制造商推出更多車型的無人駕駛汽車。
除了企業(yè)本身,國家層面的探索也已經(jīng)開始。近日,科技部決定,依托百度公司建設自動駕駛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chuàng)新平臺,而“城市大腦”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chuàng)新平臺的工作將由阿里云公司承擔,“人工智能+交通”迎來嶄新的發(fā)展機遇。
展望未來,智能駕駛將會深刻改變人們的駕駛習慣,重塑城市交通形態(tài)。
在杭州,人工智能已經(jīng)開始應用于城市整體交通治理中。去年10月,阿里云公司啟動了“城市大腦”計劃試點。該試點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基礎設施,利用豐富的城市數(shù)據(jù)資源,對城市進行全局的即時分析,能有效調配公共資源,推動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
“未來,高清攝像頭、激光雷達等大量傳感器將會接入城市交通,后臺系統(tǒng)將會收集前車、道路基礎設施、交通路燈等更多的信號,實現(xiàn)交通運行的軌跡預判。”胡劍平說。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傳福表示,在“無人”駕駛的驅動下,未來的城市交通將會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隨著各項技術的應運而生,智能駕駛面臨最大的障礙將是法規(guī)。“比如,交通事故中,責任是人還是車等問題都需要進一步研究。”他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