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8-01-27 17:10:01
新華社南京1月27日電 題:江蘇鹽城:向海而生摸索新路
新華社記者王存理、凌軍輝、楊紹功
江蘇鹽城,一座大海里“長”出來的城市,歷史上靠晾曬海鹽發展形成了城市文明。然而,靠海的鹽城,一度發展卻遠離了大海。如今,這座沿海灘涂面積、海上風電規模都位居全國前列的城市,重新審視區位優勢,摸索一條擁抱海洋、向海而生的發展新路。
在“海”之北:舒展“長三角北翼”
近海之利,并非只有煮海為鹽。位于上海西北近300公里,南京東北200多公里,因交通不便,鹽城歷史上長期被視為一個丑灘薄水的濱海城市。如今,這種格局正迅速改變。
在黃海國家森林公園,高聳的水杉林間,冬天的空氣凜冽而清新,電子顯示牌上空氣負離子含量達3000每立方厘米。上海游客宋先生,幾十年前在這里插隊,現在隔三岔五就要邀親約友回來感受“天然氧吧”。
不僅是旅游目的地,也是上海的“菜籃子”。據統計,設在上海的鹽城農產品直銷門店已達800多家,上海市場上銷售的農副產品約10%來自鹽城。
在大豐,曾作為“上海飛地”的三個農場正轉型為鹽滬合作的前沿陣地。前不久,鎂合金材料廠等8個項目集中開工,“北上海·臨港生態智造城”也在這里規劃建設。
1月中旬,設計時速350公里每小時的鹽城至南通高鐵開工建設,“張開雙臂擁抱高鐵時代”成為鹽城人的新年第一喜。這個東部沿海城市即將憑借高鐵,融入以上海、南京為中心的1小時經濟圈。
接受區域中心城市輻射,在“海”之北將成為鹽城獨特的區位優勢。“高鐵將重塑鹽城經濟發展的格局。”鹽城市經信委副主任陳軍說,未來,作為高鐵樞紐的鹽城,將成為連接長三角北部和京津冀區域的重要紐帶。
向東出海:再造“藍色增長極”
從岸邊到大豐港碼頭,跨越茫茫鹽堿灘涂,開車需要20多分鐘。
以前,因為淤泥質海岸不能建港,鹽城人除了打魚曬鹽,與大海的聯系并不密切。如今,10萬噸以上的遠洋巨輪可以停靠大豐港,碼頭年吞吐量已突破8000萬噸,集裝箱也突破了30萬標箱。
以港口碼頭、產業園區、海港小鎮為代表的基礎設施的逐漸完備,讓鹽城人找到了向海而生的新依據。
在大豐海洋經濟開發區,由豐海新能源淡化海水發展有限公司制造的風光儲互補智能微電網海水淡化系統,可日產海淡水100噸,供600人使用。這些微縮版的海水淡化工廠,正覆蓋國內外的海島,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林立的風力發電機連綿不斷,閃亮的光伏發電板一望無邊,這是鹽城沿海的一道靚麗的景觀。從零部件生產到整機裝配,風光發電產業鏈正往這里聚集。江蘇金風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軍告訴記者,鹽城的海上風電資源如果全部開發,將帶來年千萬千瓦的發電能力,帶動1500億元的市場投資投入,前景令人矚目。
這些只是鹽城海洋經濟的一個縮影。鹽城市海洋局副局長馬志軍說,2017年,鹽城市海洋生產總值已超過千億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超過20%,是增長最快的經濟領域之一。未來,這里還將加快完善以綠色低碳、信息技術、海洋新興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以先進制造業和生產型服務業為支撐,高效特色農業為基礎的現代產業體系。
出海揚帆:擁抱海洋就是擁抱世界
黃海之上,白浪一波波襲來,灘涂一年年生長。猶如積沙填海,鹽城人的發展不僅沿海、臨海,還將繼續出海。
在鹽城市東北的淮河出海口,一片500多平方公里的鹽堿灘上,江蘇濱海新區的建設正如火如荼。幾乎與規劃建設同步,已經有國電投、中海油、大唐、華電等多個電力、石化項目落戶。印尼金光集團看中這塊寶地,計劃打造其全球最大的高科技研發及生產基地。
按照規劃,到2020年,濱海新區的海洋經濟產值將突破600億元,稅收達到30億元,建成淮河生態經濟帶綠色發展試驗區,成為“藍色增長極”的有力支撐。
“后發也給鹽城留下了空間優勢,我們設置門檻把高質量的企業引進來。”鹽城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鹽城正南下蘇南、浙、滬,外向全球各地招商選資。抓住“一帶一路”建設機遇,優化招商方式,高水平引進來,大踏步走出去。
近期的一次磋商中,韓國現代汽車的負責人感到驚訝,各地招商引資對研發中心的爭奪十分激烈,而鹽城市委書記王榮平竟然建議他們把研發中心放到上海去。為什么鹽城不爭?
“海洋經濟時代,發展也應當解放思想。”王榮平對記者說,發展海洋經濟鹽城存在資本、人才方面的劣勢,盲目要求企業的全方位落戶效果并不好,還不如將本地研發變成本地訂制。
按照這個新思路,鹽城市還主動引導企業南下或出海,借助大城市和國際機構的資本和人才,為本地引進的各類企業訂制發展急需的技術成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