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網
2018-02-15 08:26:02
央行14日發布2017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稱,2017年以來,中國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好于預期,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保持強勁,投資增長穩中略緩、結構優化,進出口扭轉了連續兩年下降的局面,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提高,企業效益繼續改善,生態環境狀況明顯好轉,經濟結構調整加快,總供求更趨平衡,內生增長動力有所增強。全年實現經濟較快增長和物價平穩的較好組合,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6.9%,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1.6%,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提升。
當前,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貨幣政策需要更好平衡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去杠桿和防風險之間的關系。2017 年,中國人民銀行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初見成效,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營造了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密切關注流動性形勢和市場預期變化,加強預調微調和與市場溝通,綜合運用逆回購、中期借貸便利、抵押補充貸款、臨時流動性便利等工具靈活提供不同期限流動性,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穩定,公開市場操作利率“隨行就市”小幅上行。宣布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準政策,運用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扶貧再貸款和抵押補充貸款等工具并發揮信貸政策的結構引導作用,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將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貨幣政策調控和傳導機制進一步健全。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在中間II價報價模型中引入“逆周期因子”,更充分地反映基本面變化。進一步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將表外理財納入廣義信貸指標范圍,做好將同業存單納入宏觀審慎評估(MPA)同業負債占比指標的準備工作。積極完善和推廣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適時推動前期出臺的逆周期調控政策回歸中性。
總體看,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取得了較好效果,在有效抑制金融體系杠桿的同時,保持了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銀行體系流動性中性適度,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增長,利率水平總體適度,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彈性進一步增強,雙向浮動的特征更加顯著,人民幣匯率預期總體平穩。2017 年末,人民幣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2.7%,比年初增加13.5 萬億元,同比多增8782 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12.0%。12 月份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74%。2017 年末,CFETS 人民幣匯率指數為94.85,全年上漲0.02%,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5342 元,較上年末升值6.16%。年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 余額同比增長8.2%,主要體現了金融體系抑制內部杠桿的成效。
展望2018 年,全球經濟增長前景有望繼續改善,中國發展潛能巨大,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簡政放權和創新驅動戰略的不斷深化實施,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有望繼續增強。當然也應看到,國際上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國內經濟金融領域的結構調整雖然出現積極變化,但結構性矛盾仍較突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任務依然艱巨。
下一階段,中國人民銀行將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全面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和經濟發展階段的變化,按照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要求,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創新金融調控思路和方式,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穩定,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深化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增強利率調控能力,加大市場決定匯率的力度,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扎實推進金融改革開放,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在服務實體經濟、支持創業創新和新動能培育上發揮更大作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加強金融監管協調,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