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8-02-22 18:23:02
新華社合肥2月22日電 題:全球勁刮“中國風” 文化消費“旺旺旺”——狗年春節文化熱點掃描
新華社記者張紫赟
回眸剛剛過去的狗年春節長假,體現中國元素的戲曲、舞獅等歡慶活動,在全球范圍內開啟春節時間;一些城市迎來禁放煙花爆竹后的首個春節,空氣同比好轉;旅游市場、國內電影票房等文化消費的供需兩端“旺旺旺”,春節不僅是傳統意義“過年”,更成為拉動經濟轉型升級“新引擎”……五大熱詞,展現出新時代春節假日的新氣象。
【中國風】中國“年味”飄向全球
喜迎新春佳節,全國各地迎來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北京各類廟會張燈結彩、門庭若市;上海豫園燈會喜迎八方來客;內蒙古品白月、拜喜年展示民族傳統禮俗;重慶龍舞表演贏得觀眾陣陣喝彩……
在7天歡樂祥和的時光里,不僅中國大地進入春節時間,全球也刮起炫目的“中國風”。廟會、舞龍舞獅、新春演出、戲曲、民族音樂……從東南亞到歐洲,從泰國到美國紐約,春節的故事正在全球書寫,“中國年”國際范兒愈加濃厚。就連紐約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16日也舉行特別開市敲鐘儀式,慶祝農歷狗年的到來。
春節猶如一道橋梁,不僅給更多地方送去精彩與歡樂,更展現出華夏文化的奪目光芒。中國“年味兒”之所以飄向全球,靠的是顯著提高的綜合國力、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與構建“命運共同體”的東方情懷。
【禁放】硝煙味少了,文明味多了
“禁放”因與空氣質量息息相關,成為近年春節高頻詞。今年春節,濟南、合肥等城市城區也加入“禁放”隊列,迎來禁放煙花爆竹后的首個春節,大街小巷不見煙花爆竹碎屑。
禁放限放煙花爆竹的措施成效較為顯著,以北京為例,今年春節期間五環內禁放煙花爆竹,與往年春節期間相比,污染程度明顯減輕,初一凌晨的1時至2時未出現因燃放煙花爆竹導致的污染物濃度劇烈上升現象,3時和4時的嚴重污染時長,相比近三年春節期間,也顯著縮短。同時,從除夕到初五,北京因燃放煙花爆竹導致的火情、傷情數量明顯下降。
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16日介紹,由于今年各地普遍加強煙花爆竹禁放限放措施,今年春節期間全國空氣質量同比去年春節期間普遍好轉。當燃放爆竹的熱鬧年俗與渴望潔凈空氣的現實需求發生碰撞,還需凝聚新時代的 “生態共識”。
【旺旺旺】從“足尖”到“指尖” “數字拜年”引爭議
農歷狗年,各種跟“狗”有關的拜年祝福話語不在少數,簡單上口的“旺旺旺”成為假日流行語,一條條與此相關的祝福信息在手機間傳送。在社交媒體豐富多元化的今天,“指尖”上的拜年、過年方式越來越多,視頻拜年、搶紅包、發節日表情,僅除夕當天便有6.88億人通過微信紅包傳遞了新年祝福。
當“數字拜年”帶來便利時,也引發不少關注。不少人認為,手指轉發祝福信息缺少厚重的儀式感與傳統感,替代不了面對面拜年的語言傳遞與感情交互。
【旅游】從“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到“旅游過年”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的傳統過年方式悄然改變,能夠體驗別具特色氣氛的“海島過年”“出國過年”等“旅游過年”方式正成為人們的一大主流選擇。以澳門假日游客為例,從大年初二至初五單日出入境人次均維持在40萬以上,其中一半以上是內地游客。泰國旅游公會主席黃漢忠表示,今年春節有近40萬中國游客赴泰國各地旅游,為泰國帶來近200億銖的旅游收入。
經國家旅游局數據中心綜合測算,今年春節全國共接待游客3.86億人次,同比增長12.1%。鄉村民宿、休閑街區、特色小鎮等全域旅游新產品新業態備受青睞,自駕車出游比例接近50%,成為中國家庭出游的主要方式。
假日集中出游,安全事件發生概率相應增大。在云南,2名游客開著一輛越野車,想通過國道214線白馬雪山老路到高處觀看原始森林雪景,致使身陷險境,多名交警想盡辦法才將人救出。歡度佳節,安全第一。這不僅需要政府加強安全監管、經營單位提高安全防范,更要游客提高安全意識,心懷敬畏之心。
【春節檔】刷新全球紀錄
除了旅游,觀影也成為春節期間的熱門活動。綜合數據顯示,大年初一當日,國內電影票房超12億元,與去年同期的8.1億元相比,增幅高達50%以上。超越了此前全球單一市場單日票房的紀錄。大年初二,繼續維持在10億元級別的水準。
春節檔一直是國產電影上映的黃金時段,與以往春節檔飽受詬病的“票房口碑倒掛”現象不同,今年春節檔電影被認為“含金量十足”。不僅內容豐富深刻,而且投資、生產、宣發趨于理性。期待下一個春節,有更多高質量的中國電影出現。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