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8-03-13 14:49:03
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記者 于瑤 王希)最近一段時間,微信公眾號“馬慧娟的農閑筆記”暫停了更新,不少讀者留言催稿,作者馬慧娟回復“忙完手頭重要的工作就更新”。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馬慧娟到北京參加全國兩會了。
1980年出生的馬慧娟,初中畢業就離開了校園,但用筆記錄生活的“文學夢”一直扎根在心底。2001年,從“苦甲天下”的寧夏西海固地區移民搬遷到黃河邊的紅寺堡區后,網絡、手機的普及,讓她的夢想有了實現的載體。
打工的村民、剪羊毛、蓋房、相親、紅寺堡的風雪……過去七年間,她在種地、打工之余,堅持用手機寫作,在網上發表了近百萬字的散文、隨筆,光手機就摁壞了7部,她也因此成為當地有名的“拇指作家”。
“我是這個時代的‘幸運兒’,因為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我出版了自己的散文集《溪風絮語》,登上了《我是演說家》的舞臺,走進了魯迅文學院學習。”馬慧娟說。
不過,與個人際遇相比,令她感受更深的是鄉村生活的變化。
經過多年持續不斷的生態治理,紅寺堡這個生態扶貧移民集中區改變了模樣——在黃河水的滋養下,沙丘起高樓,荒漠變綠洲,田野里綠的莊稼、紫的葡萄、紅的枸杞、黃的肉牛、白的綿羊,一片繁榮興旺景象。
在移民生活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同時,文化的春風也吹向了這片曾經荒蕪的黃土地。
“剛搬來時,借書比借錢難,更別提什么文化活動。”馬慧娟說,近年來鄉村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打球鍛煉、跳舞排戲,村里自發組織的社火也舞了起來。
尤其去年,紅寺堡區整合2740萬元資金,建成64個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鄉村大舞臺、文化活動室、圖書閱覽室以及成套的文化器材、體育健身設施成了“標配”。
不過,馬慧娟在調研中發現,文化活動的陣地搭建起來了,但在鄉親們心里,文化生活離農民還是有點遠。
比如,文化站組織了首屆農民閱讀節,開展知識競賽、朗誦比賽,鼓勵大家寫移民故事,一開始應者寥寥。“一些農民因為不會說普通話,有表現欲但又很膽怯。”馬慧娟就不斷做工作,鼓勵他們用方言朗誦。
縣級文化館、圖書館功能需要升級完善,鄉村文化傳承需要培養帶頭人,要發展文化產業讓農民吃上“文化飯”……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后,馬慧娟對鄉村文化事業發展的問題想得更深、更遠了,調研本記得密密麻麻。
政府工作報告對“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著墨頗多,還提出了“加快發展文化事業”“為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提供豐富精神食糧”等要求和部署。這讓馬慧娟感到振奮、充滿干勁。
“知識和文化可以給人以力量。”馬慧娟告訴記者,她希望黃土地上不僅長出莊稼,還要讓文化因子落地生根,改變千千萬萬像她一樣的農民的命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