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西都市報
2018-03-15 09:00:03
全國人大代表、殲20總設計師楊偉。
全國人大代表、殲20總設計師楊偉:
由政府牽頭 打造軍民融合對話平臺
2016年11月,兩架殲20隱形戰機在珠海航展上亮相,雖然只有短短一分鐘的飛行展示,但足以驚動世界。
作為殲20總設計師的楊偉,卻一直保持著低調本色。
全國兩會期間,楊偉接受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殲20已經裝備空軍,他的工作卻沒有停下來。正如2000年,楊偉接棒前任宋文驄,成為殲10系列飛機總師之后,長達十幾年中,由他主持的殲10改進型不斷面世,先后出現了殲10的A、B、C、S四型飛機一樣。未來的殲20也會有一段改進升級的漫長之路要走。
談創新驅動
軍工是博弈 追求創新是天然使命
今年是楊偉第六次參加全國兩會了。他注意到,每年政府工作報告都要提創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創新”出現了53次,無疑是一個高頻詞。
創新不僅僅是科技創新,還包括體制、機制、管理等全方面的創新。以科技創新為例,具體又分為基礎性創新和應用性創新。“基礎性創新抓不上來,根基不牢。應用型創新核心在于面向產品,除了滿足用戶的需要外,更需要創造用戶的需要。”楊偉說,對于他所從事的軍工行業來說,追求創新更是天然使命。
軍工行業的創新,從有軍工那天開始就有了。德國人最先研發了導彈,前蘇聯隨后做出了自己的產品。德國最先搞原子彈,最后是美國人先研發出來。“軍工是搞裝備的,武器就要和對手博弈。”楊偉說,你要和對手博弈,不創新怎么博弈?
當然,對于創新本身,也有不同的理解維度,一般來說,創新包括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造等。
在楊偉看來,最有引領作用和最有顛覆性作用的,還是原始創新。“所謂集成創新就是把若干個創新集成起來,使得它的綜合效能更為突出。引進消化吸收基礎上再創新,實際上還是跟著別人的路子走,在跟隨的過程中,在某些方面有所超越,但不會有根本性的變化。”他表示,過去由于國家的科技實力和經濟實力比較弱,真正的創新體現得并不充分。伴隨著國家的科技實力和經濟實力的上升,再加上政策導向,以殲20為代表的一批大國重器的出現,成為我國科研創新能力和成果的集中體現。
中國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隱身戰斗機殲-20。 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軍工行業如何保持持續創新能力?
“就像是教師育人、工人干活,軍工科研單位的科研人員,職業操守就是要搞科研創新。”楊偉說,這是一個職業的天然使命。
談軍民融合
先形成目錄 再建軍民見面溝通平臺
目前,殲20已經裝備了空軍。楊偉透露,在整個項目推進的過程中,國內多家民企參與到了其中。
“殲20項目上,有不少民企參與到其中,江浙的,深圳的,福建的都有。”讓楊偉覺得遺憾是,四川企業的參與度相對較低。
當前,四川正在推動全面創新改革試驗,依托成德綿先行先試,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楊偉注意到,在推動軍民融合上,四川具備先天優勢。首先,四川擁有很多軍工企業;其次,在科研實力上,四川在全國范圍內,應該算是第一梯隊。
在具有先天優勢的情況下,軍轉民、民參軍,軍民兩者融合度如何?對此,楊偉表示,從兩張皮到真正走向深水區,目前來看,還需要政府進一步發力,真正引導政策落到實處。
為此,他提出兩點建議。首先是由政府主導,搭建統一的軍民融合平臺。
目前國內不少城市在搞軍民融合,他并不建議四川一開始就把視野放到全國。最好先從川內入手。當然,所謂軍民融合,“民”字不僅僅是民營,還包括從事民用產品研發的國有企事業單位,概括起來就是“民用+民營”。
“先把四川主要的軍工企業集中起來,再把和軍工相關的、想參與的民營企業以及民口的科研單位進行梳理,之后形成一個目錄清單。”楊偉表示,然后由政府牽頭和主導,搭建平臺讓“軍”和“民”兩頭在平臺上見面溝通。
“其實我也注意到了,川內有不少軍民融合組織和產業促進會。”楊偉說,這個事要做起來,必須由政府來主導,調動企業的參與度。他以美國為例,國外已有了非常成熟的平臺和機制,通過在平臺上發布技術和能力需求,由企業提供解決方案,充分調動各方的積極性和參與度。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想玲任吉軍 北京攝影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