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四川新聞網
2018-05-04 20:55:05
四川新聞網廣元5月4日訊(記者 陳淋 攝影報道)攤開雙手,今年44歲的老杜手上有好幾道疤,這是他與電力打了20多年交道的見證。10年前,“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就是靠這雙手,老杜徒手挖出5名被埋學生,卻在2天后才獲知自己兒子不幸遇難的消息。強忍悲痛的他,毅然加入抗震保電戰役,他和同事們一起,在短短12天內,就讓電網處于癱瘓狀態的青川縣恢復了供電保障。那個時候,有電就有光,有光就能看到希望。
老杜名叫杜軍文,是四川能投水電集團青川電力有限公司石壩供電所所長。災后重建中,在農村電網改造升級的項目現場,總能在高高的電線桿上看到杜軍文忙碌的身影。他說:“農網改造升級,提供了更強有力的電力保障,老百姓再也不用擔心雪災、暴雨天氣會大面積停電了。”這個時候,有電就有保障,脫貧攻堅更有力量。
杜軍文
回顧10年發展,杜軍文這位土生土長的青川人,見證了當年重災區的浴火重生。“最想感謝的是我們強大的祖國。正是因為祖國的強大,各種建設、保障一體化,我們才能挺過這次大災的考驗,實現跨越式發展。”對于未來,杜軍文充滿希望,“現在大家生活越來越好了,安居樂業,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作為一名普通的電力工人,我也希望大家能享受到更強有力的電力保障。”
徒手挖出5名被埋學生 2天后才獲知兒子不幸遇難
盡管已過去整整10年,但地震發生時的情形,對杜軍文來說,一切都歷歷在目。他的思緒按下倒退鍵,回到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杜軍文剛送走公司的營銷人員,正準備回房間休息一下。頃刻間,地動山搖。幾秒過后,杜軍文反應過來,“是地震了。”他下意識地往樓上跑,一邊跑一邊大喊:“趕緊跑!趕緊跑!”這時,他的心已經提到了嗓子眼。“因為還有幾位同事在樓里,我非常擔心他們的安危。”直到看到所有同事都成功下樓逃生后,杜軍文才想到自己,可這時已經來不及走樓梯了。情急之下,他從供電所的二樓縱身一躍,跳入了河里逃生。
從河里爬起來,杜軍文環顧四周,發現一切都變了,樓梯垮塌了,房屋傾斜。“好好的房子一下就變成了危房,不遠處的學校,傳來一片哀嚎。”他趕緊跑到學校操場,發現震后逃生的人們都已來到學校操場里避難。“這是一所九年一貫制的學校,有學生200多人。因為大多是土墻,這場大地震讓學校的宿舍還有教室損毀嚴重。盡管有些學生逃了出來,但還是有學生被倒塌的墻體掩埋了。”
來不及多想,為了救人,杜軍文顧不得全身濕透,挽起袖子就開始徒手挖人。“鎮政府的干部、老師,還有周邊的群眾,大家都一起幫忙,想要盡快救出被埋的孩子。”杜軍文用手將磚塊、瓦礫翻開,就這樣持續了一個多小時,他挖出了5名學生。“不幸的是,有3個孩子遇難了,僅有2個孩子幸存下來……”說到這里,杜軍文聲音有些低沉。當年,他的兒子也跟這些孩子差不多大,可那時他光顧著救人,還不知道家里情況怎么樣。
直到2天后,他才從家屬繞道帶來的口信中得知,自己的兒子在這場地震中不幸遇難了。同事們讓他回家去看看,但杜軍文拒絕了。“我是電力人,這場地震,青川的電力設施基本癱瘓了。我們必須要盡快搶修,為抗震救災做好電力保障。”強忍內心的悲痛,杜軍文繼續奮戰在救災第一線。
幸運的是,在災后第二年,杜軍文的小家庭又迎來一個新生命。“今年我這個兒子就9歲了。”杜軍文笑著說。
農網改造升級,青川已經大變樣。(四川能投水電集團供圖)
抗震保電戰役:震后的災區 有電就是希望
“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受災區,是四川西部水能資源富集區域。而以投資、經營電源、電網為主,城鄉供電覆蓋了四川省面積70%的四川省地方電力在這次地震中受災十分嚴重。以四川能投水電集團所屬的青川電力公司為例,在地震中,該公司有3座電站、3座變電站、7座供電所、公司辦公樓、職工住宅樓被損毀,高低壓線倒桿斷線,全部電網處于癱瘓狀態。
地震發生后,為恢復電網,盡快供電,四川能投水電集團立即從長源、筠連、富益、興文、達州、高縣、大竹、龍源等地方電力公司抽調精兵強將,組成了10支150人的電力搶險突擊隊,決戰青川。抵達青川后,這10支隊伍分別進駐不同地區,對附近線路和變電站進行搶修。一場緊張的抗震保電戰役全面打響。
而杜軍文也隨同從其他地方趕來支援青川的電力同事一起,加入到抗震保電戰役中去。距離青川縣城90多公里的馬公鄉,在地震中受損嚴重。“地震已經給大家心理帶來巨大恐懼,如果晚上沒有電,老百姓會更加擔驚受怕。在這個時候,能帶來光明的電,就是一切的希望。”杜軍文說,在公司的統一安排下,他率隊進入馬公鄉,負責當地的電力搶修工作。“包括我在內,這支救災保電隊伍有7個人。”
可是進村的道路損毀嚴重,幾乎無路可走。且當地余震不斷,隨時面臨著滑坡、飛石的危險。“可我們的電力設施設備需要搬進鄉里,道路不通,無法用車輛運輸。因此,所有材料全靠人工一點點運送進去。”為了盡快恢復供電,杜軍文和隊友們夜以繼日,連續在鄉里搶修7天,終于讓鄉里通上了電。看到電燈亮起的那一刻,老百姓一陣歡呼,杜軍文心里涌起一陣暖流。“盡管那幾天吃不好、睡不好,但通電的那一刻,老百姓高興了,我心里也舒坦了。覺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回想家里的遭遇,杜軍文還是很歉疚。“家里房子沒有了,兒子也走了。可是在大災大難面前,只能把小家的困難暫時放一邊,化悲痛為力量,要做更多的事,把電網恢復好,讓更多鄉親們用上電,心里才踏實。”杜軍文說,當時他想的只有一件事,付出自己更多的努力,讓更多人心里敞亮,更有力量。而積極參與到公司的抗震保電戰役中,盡快讓重災區恢復電力保障,就是他當時唯一能做的有意義的事。
如今,走進青川縣的山鄉村落,映入眼簾的除了一座座錯落有致的民房外,還有一條條閃著銀光的輸電線路。
電力保障助脫貧攻堅 最想感謝強大的祖國
震后10年,當年的重災區青川,變化日新月異。如今,走進青川縣的山鄉村落,映入眼簾的除了一座座錯落有致的民房外,還有一臺臺嶄新的變壓器和一條條閃著銀光的輸電線路。這些變化都受益于農村電網改造升級。
電網沒改造前,村民主要的經濟來源就是外出務工和種地打糧,電壓不足問題長期制約著村民發家致富的步子。隨著農網改造的完成,村里不僅徹底擺脫了低電壓困擾,還實現了動力電戶戶通,也鼓起了村民們勤勞致富奔小康的干勁。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對促進四川省農業農村發展意義重大,為加快全省城鄉電力服務均等化、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的電力保障。
作為一位基層電力人,杜軍文深有感觸。“10年來,青川真的是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他以供電為例說到,“在沒有實施農網改造升級前,老百姓特別害怕雪災、暴雨天氣。因為一旦發生這種災害,基本上就是大面積停電,嚴重影響老百姓生產生活。而這時,我們一線電力工人也要趕緊去現場搶險恢復供電,給大家帶來的壓力也非常大。”杜軍文說,但是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實施后,大家再也不擔心這些問題了。村里產業發展,也有了強有力的電力保障。
據了解,杜軍文所在的四川能投水電集團,已累計投入近235億元實施農網改造升級和無電地區電力建設,構建了川南、川東、涼山東部、平武青川等四大區域配電網,形成了110千伏為骨干網架的配售電網絡。目前,已擁有全省31個市縣級供電區域,供電面積6.42萬平方公里,約占全省總面積的13.23%,供電人口1800萬人,約占全省總人口的22%。已累計解決了涉及全省14個縣、37.17萬民族地區貧困山區無電人口的用電問題,被國家能源局表彰為“全面解決無電人口用電問題先進單位”。
為解決農村供電“最后一公里”問題,2016年,黨中央、國務院部署了“十三五”期間實施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作。四川能投水電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三五”以來,該公司已投入電力建設扶貧專項資金約7.65億元,總計解決了涉及30個縣、3.65萬貧困戶、13.48萬人口生活用電不達標問題,極大改善了大涼山彝區、甘孜藏區、大巴山革命老區的基礎設施和生產生活條件,為少數民族地區和邊遠山區群眾脫貧致富作出了積極貢獻。
回顧十年發展,杜軍文發現,住進了好房子、過上好日子的鄉親們,都有了一顆感恩的心。“縣里產業發展起來了,年輕人在家門口也能找到一份工作。老年人可以安享晚年。”杜軍文說,村里的生態也越來越好。清澈見底的河流兩畔,時常會看見悠閑釣魚的老年人。燈火通明的廣場上,中老年人總會歡歌起舞。“這些好的改變,都是因為我們有一個強大的祖國。不管是在災后重建還是后來的奮進發展,正是因為祖國的強大,各種建設、保障一體化,我們才能挺過這次大災的考驗,實現跨越式發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