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8-05-17 09:23:05
新華網重慶5月15日電(錢春弦 龐瑞澤)山一程,水一程,身向“巴陽”那畔行。5月15日,伴著濃濃的果香,“美麗中國長江行——共舞長江經濟帶·生態篇”采訪團,走進了美麗的云陽巴陽鎮,為“四季果香、醉美巴陽”而心馳神往。
王熳向采訪團介紹巴陽生態屏障建設的相關情況。新華網龐瑞澤 攝
從曾經的荒山禿嶺到現在的綠樹青山,云陽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構筑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為載體,大力實施生態修復、生態保護行動,全縣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近幾年,云陽縣通過生態屏障區造林綠化,建成覆蓋“一江四河”兩岸670余平方公里的綠色生態屏障,長江兩岸森林無“斷檔”、無“天窗”,覆蓋率達72%,居全市第一。該縣義務植樹1500萬株,全縣森林面積達284.8萬畝,覆蓋率達52%。
從2008年開始,巴陽枇杷鄉村旅游節已舉辦了11屆,通過以果興旅、以旅促果發展思路,實現果農的增收致富。新華網龐瑞澤 攝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夏季已至,云陽巴陽鎮巴陽村的枇杷園里,漫山遍野的枇杷已經成熟。
“巴陽鎮的水果產業面積達2.6萬畝,其中枇杷上千畝,年均產量6000噸,產值4000萬以上,柑橘1.2萬畝,還有0.3萬畝小水果,主要栽種獼猴桃,百香果等。”巴陽鎮黨委書記王熳介紹,這樣的布局讓巴陽鎮獲得了“四季果鄉,最美巴陽”的稱號。
“十年前巴陽枇杷只能賣到五毛錢,如今巴陽枇杷每斤賣到8至10元。”王熳介紹,巴陽鎮利用長江兩岸綠化和生態建設的機遇,積極把生態資源轉換成經濟優勢,按照175米以上100米范圍內打造景觀林;300米到600米建設經濟林;600米以上主要打造生態林的布局實施三層綠化,常青樹變成老百姓的搖錢樹,實現了增綠與增收有機結合。
云陽巴陽鎮在生態屏障建設中實現增綠與增收雙贏。通過電商平臺銷售,巴陽枇杷能夠賣到30元每公斤的價格。新華網龐瑞澤 攝
如今,巴陽鎮以枇杷、柑橘為主的經濟林總面積達2.6萬畝,經果林年產值達1億元,其中枇杷產業帶長達8公里、面積1萬畝,枇杷年產量達8000噸。
當地枇杷產業的不斷發展和壯大,還解決了部分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有效助推了農民增收致富。
數據顯示,2017年巴陽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795元,水果產業帶動貧困戶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陽平村村委會主任陳立松向記者介紹農商融合的相關情況。新華網龐瑞澤 攝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