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方日報
2018-07-04 15:27:07
用好產學研合作 破解企業“人才荒”
黃江21家企業在東莞理工學院進行產學研校企合作、人才對接等交流活動。南方日報記者 孫俊杰 攝
“高校人才有限,不要一來就跟我說要人,人才要共培共育,校企合作越早越好。”在人才對接交流會上,黃江21家企業頻頻提到希望高校提供人才支持,東莞職業技術學院校長賀定修搶在企業負責人發言前作發言。
6月27日下午,黃江鎮民營辦帶領21家企業先后前往東莞職業技術學院、東莞理工學院進行產學研校企合作、人才對接等交流活動,企業負責人與高校各學科專家教授面對面交流,氣氛熱烈。由于交流會時間較短,每家企業僅有兩分鐘的發言時間,因此企業都迫切表達對人才的渴求。
200多家中小企業“望才止渴”
在東莞職業技術學院,距離會議開始還有10分鐘,會議室里早已坐滿企業負責人及各學科教授,大家頻頻互換名片,抓緊時間進行自我介紹。
“近年我們的訂單量大幅增長,但由于缺乏人才,現在還在趕去年的訂單。”廣東歐科空調制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歐科”)人力資源經理張漢波開門見山,直言企業每年急需大量人才。
從2010年至2017年,歐科中央空調銷售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達25%,每年營業額增加1億元。目前,歐科已在全國各地設立26個辦事處,躋身國內中央空調市場占有率排名前二十名,且產品遠銷中東、東南亞、歐洲、北美等國家和地區。
會議結束后,張漢波與相關學科教授互加微信,雙方均表示希望今后加強溝通,探索更多產學研合作模式。
從參加校企對接活動的企業名單來看,除了歐科、東莞市靈獅小鎮園區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靈獅小鎮”)、廣東國泰達鳴精密機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泰”)等企業,更多的是名氣不大的中小企業。
黃江鎮民營辦主任張志來表示,近年黃江企業轉型發展步伐加快,對先進技術與中高層次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今年以來,民營辦共走訪200多家中小企業,企業幾乎無一例外都提到“人才荒”等問題。
“過去三年,黃江多次與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并取得豐碩成果。從現場對接情況看,今年的效果最好,很多企業意識到人才精準對接的重要性。”張志來說,在東莞理工學院召開的交流會上,與會人員就產學研合作進行充分討論,時間持續到晚上7時許。
東莞理工學院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總經理吳運建告訴記者,近年校企之間的對接越來越精準,針對性越來越強。
企業與高校共培共育人才
作為臨深鎮街,黃江與鄰近的深圳鎮街相比,在科技創新方面有很大短板。黃江要成為“小深圳”,急需加強在科技創新方面的能力。“很多中小企業自身研發能力有限,借力高校是提升能級的重要途徑。”張志來坦言,中小企業路子窄,接觸高校的機會少,很難找到“合適人才”。
“招人難,留人更難。”東莞市鎰凱模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鎰凱模具”)黃經理說,去年公司為了招5名外貿人才,千里迢迢跑到江西招人,現在留下來的僅有一人,“招聘成本太高”。鎰凱模具承接大量模具配件、精密軸心FA自動化機械零件和精密測量工具等加工業務,產品主要銷往國內及歐美、東南亞等國家。2017年3月,黃江鎮結束持續31個月的進出口總額負增長,鎰凱模具的訂單量大增。
“人才儲備不足成了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黃經理說,鎰凱模具很少有機會與高校進行接觸,“去年我們到東莞理工學院的招聘現場會進行招聘,應聘者寥寥無幾”。
黃經理坦言,企業招聘人才是雙方互相選擇的過程,不是“一錘子買賣”。“這次政府出面牽線搭橋,不僅打通企業與高校之間交流的通道,降低企業招聘成本,更為我們創造人才儲備的條件。”
目前,鎰凱模具正在與東莞理工學院加緊進行溝通對接,下一步擬將開展項目研發合作,并就人才儲備問題進行深入交流。
如何破解“人才儲備難”是與會企業熱議的話題,這方面,東莞倍力扣金屬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倍力扣”)作出了有益探索,去年通過黃江政府組織的產學研對接會與東莞理工學院共建研發中心。
“從入學開始,我們有計劃地將研發案交給學生進行研發,通過這種模式與高校共培共育人才。”倍力扣負責人告訴記者,研發過程中學生會到企業參觀學習,企業也會到高校溝通交流,通過三四年的互相選擇,學生的就業意向基本確定。
作為“倍增”企業,東莞市海陸通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陸通公司”)與高校展開的產學研合作更為成熟。2017年3月24日,海陸通公司與東莞理工學院共建的校企聯合研發實驗室正式成立,并舉行揭牌儀式。企業至今已投入30多萬元用于升級設備等。通過聯合實驗室的延伸,海陸通公司近兩年來增加在東莞理工學院的招聘,通過引入該校電子工程、國際貿易和英語等專業的學生充實企業的人才隊伍。
黃江民營辦表示,截至目前,總共有六七十家企業通過政府的牽線搭橋實現與高校、研究機構的合作。
企業向高校“訂購”人才
越來越多黃江企業看到產學研合作帶來的實惠,主動尋求合作的需求愈發旺盛。“我們平時走訪企業時都會有意識推動企業尋求產學研合作,提升企業技術水平。”張志來表示,過去三年,黃江民營辦每年都會不定期組織兩場左右的產學研對接活動,帶領黃江企業和東莞、廣州、深圳等地的高校、研發機構尋求合作。
“企業應該為高校創設更多活動交流的平臺,我們計劃8月在東莞理工學院建設一個實踐基地,接下來還打算在靈獅小鎮建設創業創客空間。”靈獅小鎮總經理潘俊鑫說,現在靈獅小鎮已經有60多家意向企業進駐,這些企業大部分是創意設計公司,“將來靈獅小鎮需要大量研發設計人才,我們希望政府能夠提供更多交流活動,讓我們盡早參與人才共培共育。”
對此,東莞理工學院副校長楊敏林表示,學院十分支持與黃江企業在科研、重大項目申報以及人才輸送等方面深入合作。在他看來,高校的優勢在于整合資源,推進校企產學研合作,進一步服務和支撐地方產業基地的發展。
近日關于華為東莞基地“大搬遷”的各類消息升溫,莞深融合的話題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當前,黃江面臨著粵港澳大灣區和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莞深一體化以及東莞東部產業園片區對接深圳發展的歷史新機遇,已經成長為產業投資熱地。
在吳運建看來,黃江的區位優勢越發明顯,企業對高端人才的需求量有增無減,面對“粥多僧少”的人才環境,人才的精準對接將更為重要,企業須盡早向高校“訂購”人才,進行人才儲備。
南方日報記者 韋基禮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