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
2018-07-11 06:07:07
事件觀
App的社交夢不能是用戶的噩夢
這幾年,不少互聯網企業都想給自己的工具類產品增添些社交功能。它們為此也邁了挺大的步子。最近一家這么干的企業是大眾點評。
7月9日有媒體刊文稱,大眾點評在用戶使用微信等社交平臺賬號授權登錄后,會把用戶在酒店餐廳的簽到、關注、點贊或地址信息分享給社交平臺好友,而且難以取消。它還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將不同平臺的好友關系“移植”,讓微信好友在大眾點評也成為互相關注的好友。
吃飯開房的行蹤,一不小心就“公示”給朋友。這一波操作著實令人不安。
像個笨拙的孩子一樣毛毛躁躁地把手伸向社交領域的互聯網企業不止這么一家。單看最近,出行類App航旅縱橫在6月上線了一項“虛擬客艙”功能,在用戶未主動開啟功能的情況下,將含有乘客飛行地點、頻率和其他隱私信息的個人主頁,向同機其他用戶開放,彼此間還能私聊和打標簽。
除了隱私被泄露,用戶也對可能的安全隱患表示了擔憂。畢竟近期發生的“空姐順風車遇害案”中,未經有效監管的“打標簽”等社交行為已經被證明具有風險。順風車司機留下的“美女顏值爆表”“聲音甜美”等公開評價,可能是其他司機樂于接單的熱情來源,也可能是不軌者被激起歹念的肇因。
互聯網企業樂于為自家產品賦予社交屬性自然是出于商業考慮。日常活躍度不高一直是工具類應用的痛點。如何激發更高的使用頻率,形成用戶熱情和黏性,不輕易被競品取代是各家公司絞盡腦汁思考的問題——至少到目前,“社交”看起來是有前途的解決途徑。
令人擔憂的是,高速賽道上眾多玩家為了追求速度,姿態過于難看了。 一項去年下半年的調研認為,使用安卓系統的手機上,至少9%的應用存在越界獲取用戶隱私權限的現象。曾有機構測評國內100款常用App,發現盡到告知義務的僅占1成,點擊注冊即表示同意企業隱私政策的App卻足足有47款——換句話說,大約有一半的產品,用戶不讓渡部分隱私權就根本使用不了,暗中逼著用戶做出抉擇。它們展示出來的條款,大部分也都晦澀冗長、籠統模糊。
開辟社交功能功能,在很多企業那里,可能也只是個“試錯”的過程:快速試水,市場接受就發揚光大,不接受就迅速調整,橫豎沒有太大損失。像大眾點評和航旅縱橫,被質疑后就火速推出整改措施,將原本跨大的步子往回收一步。這種野蠻生長的路子在數年前是不少企業發展的法門。只是,一次次事后道歉整改,是否過于輕率了?
這尚且是我們能明確看到的隱私權被侵犯的案例。如果不是少數人站出來維權,我們可能不會發現“手機百度”等App未告知用戶,就能輕易獲取“監聽電話、定位、讀取短彩信、讀取聯系人、修改系統設置”等權限;也不會意識到360旗下監控器記錄的諸多畫面,都在通過自家的“水滴直播”向大眾實時展示。
按照涉事公司的解釋,這些行為都是“情有可原”,沒有惡意的。可每一條泄露的隱私確實增加了我們的風險,也可能干擾我們的生活。至少,很多拿走用戶隱私的公司沒有保護好它們的決心和能力——從目前的電信詐騙案件看,互聯網平臺已成為個人信息泄露的重要渠道。
過度出讓隱私權以換取服務,可能會讓我們的一切被掌握,最終成為被控制、擺布的對象。今年來屢屢曝出的“大數據殺熟”似乎也給這一黑暗寓言增添了一絲可信度。
有一個必須提出的問題:如果互聯網企業獲取我們的隱私,本質上是為了逐利,而并非單純“讓用戶生活更美好”,我們如何保證它們不會越界,又怎能給它們予取予求的權力?
唯一能充當有效閥門的,似乎只有政府監管力量。畢竟在利益和責任面前,不能完全指望企業自律,而用戶,正像某位“互聯網大佬”說的,對隱私“也相對來說沒那么敏感”。
這兩年,閥門確實有收緊的趨勢——2017年施行的《網絡安全法》規定了網絡運營者收集個人信息應當合法、正當、必要;今年5月的《個人信息安全規范》更明確了權責一致、選擇同意、最少夠用等關鍵性技術原則。這種趨勢下,大踏步踩著用戶隱私、小跑著奔向社交之路的企業也應該長點心了:尊重用戶的隱私,其實也是對企業自身負責。畢竟試錯成本已經不同往日——可能是人命,也可能是企業的前景。
程盟超 來源:中國青年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