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18-07-30 08:04:07
資料圖:山西省政府機關幼兒園舉行家長開放日活動。 武俊杰 攝
日前,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于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堅決糾正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切實提高幼兒園科學保教水平,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通知一出,網友議論紛紛:“不讓孩子在幼兒園學習知識,到了一年級課程進行的很快,孩子跟不上怎么辦?”“不是幼兒園想教,是有的小學不愿教,才有幼兒園‘小學化’。”
近年來,對于幼兒園“小學化”、超前教育的討論一直眾說紛紜。那么,幼兒園究竟應該教會幼兒什么,幼兒園是否應該開設“小學化”的課程,幼兒園“小學化”的根源在哪里……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1.有多少人在“搶跑”
和以往一樣,暑假一開始,校外輔導機構更“火”了。
暑假期間,記者在南寧市金浦路一家早教中心看到,每天接送孩子上學的家長絡繹不絕。這個早教中心不僅有五花八門的興趣班,還有專門針對9月份升入小學“零基礎孩子”開設的語文、數學、英語輔導班,提前教授小學文化知識,為的就是讓孩子順利實現“幼小銜接”。“每個班20多個學生,全天候輪班教學,人員已經滿了。”培訓班老師張莉告訴記者。
暑期報班已是應急之需,不少家長在孩子讀幼兒園大班、中班甚至小班時,已著手準備知識文化教育。徐莉的孩子正讀中班,身邊同齡孩子都報了英語班、奧數班、書法班、舞蹈班、鋼琴班等課程,少則報兩個班,多的報了七八個班。“本想讓孩子在幼兒園以玩為主,但不學就會落后于其他孩子,于是也‘跟風’給孩子報了幾個興趣班。”徐莉告訴記者,每天從幼兒園接孩子回家吃完飯,就直接去興趣班,直到晚上八九點。
本身是南寧市某小學教師的衛穎,這個暑假也給即將升大班的孩子準備了一份“特別的禮物”——小學一年級語文、數學課本,并按計劃進行家庭教學。關于超前教育的爭議,衛穎坦言“理都懂”,但進入一年級后,沒提前打基礎的孩子,明顯感覺比別的孩子差一截。“作為家長,誰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被老師和同學當成另類,甚至受到智力和能力的質疑?”衛穎既矛盾又無奈地說。
記者走訪發現,南寧市公立幼兒園中“小學化”傾向的現象并不多,但私立幼兒園大班提前教授知識的不在少數。“現在小學取消了學前班,孩子從幼兒升入一年級后,不少孩子已先學了知識,如果遇到缺乏耐心教學的小學教師,‘幼小銜接’脫節問題就會凸顯出來,因此不少家長都主動要求在大班適當教些小學知識。”南寧市某私立國際幼兒園負責人文鴻芳坦言,幼兒園“小學化”也是無奈之舉。
讓孩子提前學習小學課程內容,一方面是家長希望孩子在進入小學后減少學習壓力,另一方面源于社會日益激烈的競爭壓力——你不學,別人都在學,怎么辦?于是,不少孩子在上幼兒園時,手里拿的不再是玩具,而是一支學寫字、算數學題的筆——家長們自覺不自覺地為孩子劃定了“起跑線”,并競相把“起跑線”變成了“搶跑線”“早跑線”“競爭線”。
2.幼兒園究竟該學什么
“人們太急了,以致忘記了幼兒園的本質是什么。”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一位老師如是說。
所謂幼兒園,即“幼兒的樂園”,其目的在于解除家庭在培養兒童時所受時間、空間、環境的制約,讓幼兒身體、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發展,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度過童年時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即將開始的學習打下基礎。正如古人云“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意思就是小時候形成的良好行為習慣像天生的一樣牢固。人們常言“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也是這個道理。
那么,孩子上幼兒園究竟學習什么呢?廣西民族師范學院附屬幼兒園園長韋艷說,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可以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幼兒園階段主要以各種方式支持和滿足孩子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的方式獲取經驗的需要;幫助幼兒逐步養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探究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造等良好的學習品質。考慮到幼兒的年齡、心智等,不宜過早進行知識文化教學。
“在教學形式上,幼兒園主要以游戲為主,讓孩子在游戲中直接感知、親身體驗,而不是像小學用比較抽象的概念向孩子陳述。”廣西某區直機關幼兒園教師李文芳說,在幼兒園里,一日生活皆課程,一切活動皆教學,孩子往往在游戲中不知不覺學會很多東西。一個有理念的幼兒教師,會知道怎樣去充分利用一天的時間,讓孩子既玩得開心又能學到知識,而不是坐在教室里枯燥地學習。
3.早教早學就能“出類拔萃”嗎
“幼兒園不應該設計小學的相關課程,但讓孩子適當提前認知也好,不考試、不做作業就行。”廣西欽州市幼兒家長黃克說,“雖說一年級要零起點,但若真的這樣完全‘放空’了,到一年級突然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孩子的壓力更大,一年級老師壓力也大,那一年級不就成了孩子噩夢的開始了嗎?”黃克認為,現在已是信息化時代,孩子對事物、對世界、對知識的認知已和過去不同,適當提前學些知識未嘗不可,不應劃分明顯的界線。
南寧市小學生家長韋民則認為,孩子在幼兒園最重要的是思維訓練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習是一個過程,孩子該玩的時候不玩,學太多東西,思維很快就會被固化,對孩子思維的擴散是一種破壞。”韋民的女兒讀二年級了,幼兒園階段沒有學習小學知識,“一年級上學期,孩子學習確實有些吃力。但我們定期和老師溝通,陪伴孩子學習,幫助孩子慢慢適應小學課堂,一年級下學期情況就好轉了”。
事實上,對于超前教育的利弊,早有專家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結果表明:早學早教的孩子,可能在小學一、二年級比其他沒有提前學過的孩子有優勢,但超過三年級,優勢就會慢慢消失,大家又處在同一起跑線上。
更有專家撰文指出,超前學習,會讓孩子在剛上一年級時,由于學習過這些知識而在心理上有優越感、怠慢感,進而導致缺乏探索求知的欲望,養成上課不專注、學習不認真的不良習慣。等“老本”吃完了,加上學習欲望不強,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會越來越吃力,越來越糟糕。
4.還幼兒幸福快樂的童年
“每個家長心中都有一條‘起跑線’!”南寧市一小學教師在朋友圈轉發教育部的通知后,寫下這樣一句感言。他認為,幼兒園“小學化”的“根”還是在家長過于功利化的教育觀念。
關于“起跑線”之爭,在教育界早已備受詬病。正如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所言,人生不是一場為了比誰先抵達終點的競賽,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根本沒有統一的“起跑線”。教育本質上應該是尊重孩子的天性,順應孩子的天分,你跑你的,我跑我的,讓孩子成為孩子,自己和自己比,做最好的自己。
“每一個學段孩子該學什么東西,不僅僅是關注孩子未來發展的需要,更要符合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讓幼兒園的孩子提前學習知識,更多的是剝奪了孩子接觸大自然、身體運動、參與活動的能力。”廣西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副教授王文蓉說,學習是需要知識基礎的,需要更多的生活經驗。如果過早地讓孩子接觸抽象的文字,跟實物、跟社會生活沒有關聯,對于孩子將來的學習能力發展不見得是有利的。
“部分家長、幼兒園和培訓機構,沒有真正從兒童的視角去理解童年的意義,自然也就不懂珍惜孩子的童年。”南寧市五象新區第一實驗小學校長黃世忠認為,童年的意義應該是讓孩子在游戲中歡度幸福的時光,不負重地自由成長。幼兒園“小學化”的實質是早教早學,顯然違背了兒童身心發展規律,會導致孩子“有童年沒童趣、有童齡沒童心”。換言之,孩子如果在小學之前玩得不夠,長大后在社交、情感、認知能力方面會有缺失,甚至導致厭學。孩子的童年稍縱即逝,只有去程票,沒有返程票,如果把短暫的童年時光用于早教早學了,無形中加重了孩子的身心負擔。
黃世忠表示,家長、幼兒園、幼兒培訓機構都應該從思想上重視童年,在行動上保衛童年,讓孩子在童年時有童年的樣子。一是幼兒園一定要提供足夠的游戲環境;二是多鼓勵孩子跟同伴玩,讓他們在同伴互助中得到成長;三是放手讓孩子在玩中學,而不應該是學中玩;四是一票否決幼兒園、幼兒培訓機構的“小學化”的行為。
廣西幼教專家、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教授李艷榮認為,教育部對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不僅對幼兒園、社會培訓機構提出要求,還對小學“零基礎”招生面試、“零起點”教學等提出了明確要求,非常必要,勢在必行。幼兒園“去小學化”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在教育行政部門的統領下,幼兒園、小學、社會培訓機構、家長達成共識與合力,構建長效保障機制,才能從根本上治理幼兒園“小學化”問題,還幼兒幸福快樂的童年。
(本報記者 周仕興 本報通訊員 鄒如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