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浙江德清:以“兩山”理念治理礦山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

2018-08-12 09:35:08

德清曾經是一個礦山富集的資源型地區,以出產優質建筑石材凝灰巖聞名。10多年過去,石頭還是那些石頭,但礦山開采卻已經走上了一條綠色發展、生態平衡之路,以“兩山”理念指導礦山治理和經濟發展。

從采礦到治礦

德清石礦起步于上世紀90年代,快速發展的經濟熱潮使得周邊城市對建筑原材料的需求日益攀升,遍布在德清群山之中的凝灰巖石非常搶手。

“賣石頭也能掙錢。”一時間,德清人熱火朝天忙于采礦,裝滿礦石的大貨車一輛接一輛從山間駛出,裝上運輸船,北至上海,南至杭州。鼎盛時期,面積935.9平方公里、人口只有43萬的德清擁有193家礦山企業。

礦山帶動了德清經濟,然而無序開采也埋下了隱患。隨著時間推移,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安全隱患等問題逐漸顯現,曾經滿是植被的群山綠樹開始消隱,裸露著被鐵鏟、炸藥與挖掘機刨開的“傷口”。

德清縣委副書記敖煜新說,經濟發展是不是必須要生態環境讓路?魚與熊掌能否兼得?德清人開始思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念為德清實踐提供了指引。德清痛下決心整治經年沉疴,扭轉礦山行業“低小散亂差”狀態,改變退化的生態環境。

2012年4月,德清成立礦山綜合治理領導小組,承擔全縣深入推進礦山綜合整治工作;2013年8月,德清出臺《德清縣礦山整治實施方案》《德清縣普通建筑石料采礦權設置出讓實施方案》,將礦山治理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和關鍵突破,礦山整治全面鋪開。

德清根據礦山企業用電量、炸藥使用量、出港量來測算開采量,對即將到量的礦山企業提前預警,督促其按核定規模開采;對已到年核定量的礦山企業,立即采取停止供電、停供炸藥的“雙停”措施,實行年內停產休整。

按照“到期到量一律關停”的原則,2013年和2014年,德清共注銷采礦權23宗。通過設置出讓鼓勵、引導礦山聯合或兼并重組,促使資源向優勢礦山企業集聚,滿足經濟建設發展需要。至此,最多時達193家的礦企,關閉整合為目前的9家,山區恢復了昔日的寧靜,綠色覆蓋下的新產業開始顯露活力。

從黃色到綠色

在掩藏于群山深處的浙江衛國礦業有限公司采礦區,山道平整,一臺挖掘機正在邊坡作業。與邊坡底層開采區裸露出的黃土形成鮮明對比,在邊坡頂層,綠草已經茵茵。“德清實行綠色礦山建設,必須‘邊采邊治’,開采的同時就要進行復綠復耕。”德清縣礦山綜合治理辦公室副主任歸建勇說。

浙江衛國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鄭福祥告訴記者,這種“邊采邊治”的采礦方式叫臺階式分層采礦。工作隊先修筑一條上山公路,并將公路開拓至運輸平臺,采裝設備在運輸臺階上進行鏟裝。自上而下,一層開采完,馬上就可以進行修復,覆上熟土栽樹、種草。等到最底層開采完畢,最先開采的頂坡已經芳草萋萋。

“過去,礦企都是‘猴子式采礦’,工人爬上邊坡,打孔、放炸藥,把山體炸得千瘡百孔。這樣粗獷的開采方式,安全性很差,崩塌、滑坡、泥石流時有發生。”鄭福祥說,與“猴子式采礦”不同,臺階式分層采礦邊開采邊復綠,誰開采誰治理,不欠新賬,實現了資源開采和生態修復同步。

“礦業治理重在保護與發展之中找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堵死破壞生態環境行為的同時,為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空間。”德清縣礦山綜合治理辦公室主任邱芳榮說。

溫州人王剛是一家礦山修復公司的項目部經理,2014年跟隨公司來到德清,主要負責礦山復綠。王剛告訴記者,復綠是個“技術活”,實施起來并不簡單。首先要在坡面掛上鐵絲網,防止水土流失;再用泵車噴上含有化肥、種子的機制土,掛管道,鋪水泵;最后,掛防曬網,天氣適宜的話20來天綠草就能破土而出。

方法復雜,成本也不小。鄭福祥算了一筆賬:每開采一平方米,僅復綠成本就要80元左右。從2014年至今,公司僅投入復綠資金就超過2000萬元。

不過,鄭福祥認為值得,“作為廢礦復綠項目的營運主體,我們既是參與者,也是受益者,更是環境修復和生態涵養的守護者。需要在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中找到相互依存的平衡點”。目前,德清礦山企業已經全部啟動邊坡生態治理,治理面積達18萬平方米。

從減法到加法

在德清西部的礦山之間,時不時會出現一片經濟作物林,生機勃勃。

歸建勇說,栽種這些經濟作物林的土地原本是采礦后留下的宕面,近幾年,通過回填平整、覆耕植土,將一個個宕面重新復墾為耕地,當地村民種上了果樹,既改善了生態環境,又能增加經濟效益,一舉兩得。

“礦山治理既要做減法,解決當下的緊迫性環境問題;也要做加法,考慮產業植入和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邱芳榮表示,德清將礦山治理與土地復墾、村莊整治等結合起來,確立了“宜建則建、宜耕則耕、宜林則林”和“統一規劃、分期實施、試點先行”的基本思路,制定了礦地利用專項規劃,根據廢棄礦山的特點植入相匹配的產業,用新的產業體系與發展理念進行環境修復和生態涵養。

洛舍鎮東衡村曾是遠近聞名的石材生產基地,采礦企業一度達18家。東衡村黨總支書記章順龍說,采礦帶來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空氣中粉塵彌漫,村民們連窗戶都不敢開。2009年,東衡村關停18家礦場,留下了4000多畝廢棄礦山。

礦場關閉了,空氣變好了,但村里也失去了主要的收入來源,村集體經濟如何再發展?4000多畝廢棄礦山如何再利用?2011年,東衡村全面推進廢棄礦山綜合整治。對部分面積適中、區位便利的礦地區塊,規劃用于新農村建設,打造“礦地村莊”和“鋼琴小鎮”眾創園。

如今,幾年前還是山石裸露,有的礦洞深達50米的廢棄礦區已經不見蹤跡,一些塌陷的礦坑已復墾為水田,喬木、灌木、花草種植其間,“鋼琴小鎮”眾創園已投入使用,55家小微企業入駐其中,為當地增加就業崗位近2000個。

像東衡村這樣,通過生態復綠、景觀再造、復墾耕地等方式,讓廢棄礦山資源再利用正在成為德清的普遍實踐。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德清縣廢棄礦地已利用面積9004畝,其中復墾耕地2416畝,開發建設利用5545畝,復綠治理1043畝。(經濟日報記者 瞿長福 李華林)

[責任編輯:楊凡、穆楠]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將個人理想奮斗融入祖國建設

將個人理想奮斗融入祖國建設。【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詳細]
光明日報 2018-08-12

亮劍行業頑疾嚴懲違規失信網站

亮劍行業頑疾嚴懲違規失信網站。如今,一些交友、婚戀、招聘等網絡平臺給網民提供便利的同時,也時常出現虛假信息,甚至形成詐騙產業鏈條,...[詳細]
光明日報 2018-08-12
大學生23天從武漢騎行至越南 稱為磨煉和改變自己

大學生23天從武漢騎行至越南 稱為磨煉和改變自己

大學生23天從武漢騎行至越南。稱為磨煉和改變自己圖為:汪文崇在騎行路上23天,3700多公里,從武漢到越南胡志明市。[詳細]
楚天都市報 2018-08-12
重慶武隆:青山綠水美如畫

重慶武隆:青山綠水美如畫

。新華社記者王全超。[詳細]
新華社 2018-08-12
天宇上演“天狗咬日”

天宇上演“天狗咬日”

天宇上演“天狗咬日”8月11日,人們在江蘇無錫觀賞日偏食天象。當日傍晚時分,天宇上演日偏食天象,這是今年我國能觀測到的唯一一次日食。[詳細]
新華社 2018-08-12
再見“奇葩”證明!漫畫解讀動政府“奶酪”的改革

再見“奇葩”證明!漫畫解讀動政府“奶酪”的改革

再見“奇葩”證明。漫畫解讀動政府“奶酪”的改革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兩會記者會上說,放寬市場準入今年要在六個方面下硬功夫,也可形象地說成...[詳細]
中國政府網 2018-08-12
習近平引領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習近平引領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據國家統計局介紹,今年上半年我國消費依然保持較好增長態勢,市場供求基本平衡,下半年經濟穩中向好的態勢不會變。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詳細]
央視網 2018-08-12
臺風“摩羯”即將影響華東 華南有強降雨

臺風“摩羯”即將影響華東 華南有強降雨

中新網8月12日電。預計12日至14日,受臺風“摩羯”影響,浙江、上海、江蘇、安徽、河南、山東等地有大雨或暴雨,局地大暴雨;南方地區高溫...[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8-08-12
習近平的改革觀

習近平的改革觀

習近平的改革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弘揚改革創新精神,推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實,全面深化改革新的...[詳細]
黨建網微平臺 2018-08-12
黑龍江大豆畝產量漸接近美國 專家:不比美國大豆差

黑龍江大豆畝產量漸接近美國 專家:不比美國大豆差

黑龍江大豆畝產量漸接近美國。呂光琰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片大豆是與京東集團合作的“農場大豆專用品種種植示范基地”,在農場的機械化...[詳細]
環球網 2018-08-12

水清岸綠過池州

水清岸綠過池州。池州城區的百荷公園內,一方荷塘水清如鏡。[詳細]
人民日報 2018-08-12

走進揚州尋訪“非遺”的秘訣

走進揚州尋訪“非遺”的秘訣。國際在線報道:中國古代的雕版印刷技藝被譽為人類印刷史上的“活化石”。[詳細]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08-12

紅四軍軍長王良:軍功傳千古

在重慶市綦江區烈士陵園湖岸石壁,陳列著一幅浮雕作品《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而在這場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的,正是中國工農紅軍建...[詳細]
新華網 2018-08-12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