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月談
2018-08-17 15:48:08
半月談記者 徐希才
7月19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通報了今年上半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監督檢查、審查調查情況。這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局之年的第一份反腐“半年報”,也是今年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后的首份成效展示。它傳遞了哪些信號?
反腐敗高壓態勢堅如磐石
根據通報,2018年上半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接受信訪舉報168.3萬件次,處置問題線索74萬件,談話函詢15.4萬件次,立案30.2萬件,處分24萬人(其中黨紀處分20.1萬人)。處分省部級及以上干部28人,廳局級干部1500余人,縣處級干部1萬人,鄉科級干部3.7萬人。
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的各項數據,絕大多數出現增長。其中,接受信訪舉報增長36.4萬件次,增幅27.6%;處置問題線索增長21.9萬件次,增幅42%;處分廳局級干部增長500余人,增幅50%。
立案、處分等數量持續保持穩中有升,重點反腐敗領域也力度不減。上半年,云南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緊盯扶貧領域違紀問題,共查處問題1563起,處理3233人;安徽省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148起,處理1543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185人……
半年來,“打虎”“拍蠅”“獵狐”不絕,彰顯了中央堅持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的決心,體現出中央反腐敗高壓態勢堅如磐石。
監察體制改革成效顯現
今年2月,全國省、市、縣三級監察委員會全部組建完成。3月召開的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憲法修正案、監察法。3月23日,隨著國家監委揭牌,四級監委全部組建完成。這份“半年報”,涵蓋了監察體制改革進程,也體現了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成果。
通報表述變化,表明監察體制改革的方向。今年第一季度的通報,用“審查調查情況”取代了原來“紀律審查情況”表述,增加了監委“調查”職責的表述;而本次通報的表述進一步完善,首次采用“監督檢查、審查調查情況”的表述,強調了“監督”這個首要職責。
留置取代“兩規”措施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內容。隨著監察體制改革不斷推進,留置措施效應顯現。例如,今年上半年,浙江省共留置313人,并發布全省首起對編外人員使用留置措施案件的情況。不論編內編外,黨員與否,“只要履行‘公權力’的都是公職人員,都必須依法執法”成為公職人員牢記的行事準則。
“治病救人”方針突出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并被黨的十九大寫入黨章。
根據通報,2018年上半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處理68.4萬人次。其中,第一種形態批評教育、談話函詢44.2萬人次,占“四種形態”處理總人次的64.6%;第二種形態紀律輕處分、組織調整18.9萬人次,占27.7%;第三種形態紀律重處分、重大職務調整3.2萬人次,占4.7%;第四種形態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調查2.1萬人次,占3%。
關口前移,防患未然。今年上半年,運用“第一種形態”的數量同比增長了近四成,與之相呼應的是談話函詢的數量同比增長四成。而且今年上半年談話函詢數量,已是2013年全年的2.5倍多。運用“第一種形態”和談話函詢數量的增長,反映出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用好“第一種形態”上下了功夫,讓“紅紅臉、出出汗”常態化。
對比來看,去年上半年運用第一種形態占比56.6%,今年上半年升至64.6%;第二、三、四種形態占比均呈下降趨勢。占比之變與持續增長勢頭的不變,表明各級黨委、紀委監委真正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對黨員干部中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提醒,抓早抓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