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錢江晚報微信公號
2018-08-29 09:38:08
和所有中小學一樣,衢州衢江區蓮花鎮中心小學外黃教學點正在靜待新學期的到來。
8月28日,學校后勤工作人員正在打掃,一個女生默默走進六(1)班的教室。孩子小心翼翼地擦拭著座位上的灰塵,大顆大顆的淚珠從臉上滑落。
這個女生叫楊思慧,14歲,今秋開學是她闊別兩年半后重返課堂。
2015年11月,家境貧寒的小思慧不幸患上了白血病,命懸一線。全家愁云籠罩之際,校長徐建新挺身而出。
那個冬天,徐校長抱定救人執念,一家家地拜訪全區29所中小學為自己的學生募捐,最終籌到了30多萬元善款。楊思慧因此得以順利就醫。
現在,楊思慧病愈,終于回到了心心念念的課堂。
“能救回楊思慧十分欣慰,我兌現了當初要盡力救回他的承諾。”徐校長如是說。
一個小學校長的執念
一定要救回這個得白血病的學生
徐校長看望楊思慧
2015年10月,學校全體師生例行體檢,讀六年級的楊思慧被查出患有重度貧血癥,后轉至浙江省兒童醫院復診。當年11月底,醫院確診楊思慧患上了白血病。
確診后的第二天,徐建新去楊思慧家里家訪。
耳聞目睹,讓徐校長心頭一緊。
楊思慧兩歲的時候,父親因為觸電事故不幸離世。孩子還有一個生活不能自理的哥哥。幾年前,母親帶著兩個孩子改嫁,繼父是水泥廠的裝卸工,而他的這份工資就是全家人幾乎唯一的生活來源。一家人和家畜同在一個屋檐下,房間內異味刺鼻。
對于這樣一個家庭,數十萬的治療費真的是天文數字。
“我不能讓一個學生因為無錢治病而失去生命,我帶頭為你們家募捐。”徐建新當時說,他絕不放棄自己任何的一個學生。
隨后的日子里,全區29所中小學,徐建新一家家地跑,為楊思慧募捐,共募得善款30多萬元。
楊思慧得以順利入院治療。
住院期間,徐校長又為小思慧募得幾十萬善款。“一共募得了50多萬元的善款,湊足了楊思慧整個住院期間的費用。”
徐建新近乎執念的行為有人不理解,但實際上有一段刻骨銘心的前因。
2012年,徐建新還是衢江區云溪中心小學校長,那是一所偏遠的山區小學。當時,一個四年級女生腦內長了一個肉瘤,需要化療。
“這個女生的父母離異,從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家里就靠賣一點橘子維持生活。”徐建新記得很清楚,當時全校為她捐了3萬元,但這點錢僅夠兩次化療的費用。
兩次化療后,家里因為無法支付醫療費用停止治療,孩子病情日趨惡化。不久,肉瘤導致孩子的一只眼睛失明。
“當時女孩提出最后一個愿望,再回學校上半天課。”
徐建新哭著同意。
那天上午,同學們圍著這個女生唱啊跳啊,然后孩子哭了,同學們也哭了。
她回頭看了一眼徐校長,眼神里充滿著活下去的渴望。
一個月后,這個女生走了。徐建新把自己關在辦公室里,哭了很久。“就是從那時起,我決定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去挽救每一個身患重病的孩子。”
“我在徐校長這里找到了父愛的感覺,是他救了我。”6年后,眼前的楊思慧笑得燦爛。
這或許是徐校長最大的安慰。
接到能返校的鑒定書
孩子說“做夢都在笑”
2016年11月,和媽媽骨髓配型成功,楊思慧經過骨髓移植手術后出院返家。
不過,術后反應一度折磨著孩子。小思慧的臉上出現了斑點,手指甲蛻化變形,還會被莫名其妙的食物折騰過敏。
2017年年初,楊思慧想返校讀書,被醫生叮囑“不可以”。
沮喪的楊思慧就向徐建新傾吐心中的郁悶,徐建新安慰她“聽醫生的話,好好養身體。”
楊思慧和徐校長成了無話不談的忘年交,在微信上溝通頻繁。“我有事就向徐校長匯報,天天微信溝通,他也基本都回,他是我微信上聊得最多的微友了。”
2018年,楊思慧感覺身體好轉,她開始在家里做來料加工,每天能做好幾千個小風車。“這樣每天可以收入70元,能減輕家里的負擔,也能鍛煉自己的身體。”
楊思慧試著挑戰自己的體力,她能連續行走1個多小時而不累了。
8月初,楊思慧去浙江省中醫院復檢,因為體檢指標正常,她拿到了醫生“同意返校”的鑒定書。“那天晚上媽媽說我做夢都在笑,我真是太高興了。”
同樣高興的還有徐建新。校長是這樣表達的:我去楊思慧家次數太多了,她家里和附近的狗都認識我了,看到我都不叫了。
衢州市衢江區蓮花鎮中心小學辦公室主任陳燁說,徐校長和楊思慧同學已經超越了常規意義上的師生情,他們的故事最終有了一個完美的結局,這份師生情真的可以當作教案講給學生們聽。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