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8-09-09 19:58:09
新華網南京9月9日電(錢賀進)創新名城怎么建?9月8日,南京市舉辦主題為“營造一流創新生態,打造全球創新聚集高地”的“2018南京市長國際咨詢會議”,問計海內外專家學者。南京市市長藍紹敏拋出創新名城建設“五問”,并與專家學者互動交流,共商創新良策。
在我國經濟發展動力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的當下,南京市近年來啟動了“121”戰略,“1”為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2”是打造綜合性科學中心和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中心,“1”則是營造一流的創新生態體系,把創新名城建設提高到城市定位的高度。
藍紹敏拋出“如何打造寬容失敗的創新生態”“如何更好地推動創新資源持續集聚”“如何實現深度的跨界融合創新”“如何更好地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米’”“如何使南京創新名城建設更具競爭力”的“五問”,以及十余個具體問題,供參與者探討。
聯辦財經研究院院長許善達建議,應以企業作為科技創新的主體,而不是政府決定企業做什么,政府要做的是通過政策分擔企業科技創新的成本與風險。與此同時,我們也應當堅持自主創新的方向,因為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對于能用市場、資本換來的關鍵技術,也可以高效引入。
聯辦財經研究院專家陳清泰提出,創新型城市的要義是創造良好的創新生態;重新定位政府、市場和企業的關系;尊重企業家的首創精神,確立企業的主體地位;重視中小企業不可替代的作用;產學研結合,大企業與中小企業的結合。地方政府需要摒棄“大企業崇拜”的作風,需要將活躍的創新型中小企業視為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基礎。
西湖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施一公從自己多年前沿基礎科學研究及國際學術交流經驗出發,提出“基礎研究”與“頂尖人才引進”對于創新的底層基礎及支持性作用。“中國太過重視商業模式創新,這極易被復制。我們現在最缺的是基礎科學研究的創新。尖端科研和核心技術依賴頂尖人才,而吸引人才、進行創新城市建設,依賴的是創新文化”。
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理事長,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理事長,原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行長兼首席執行官馬蔚華說,金融和科技的深度融合將發揮1+1大于2的作用。在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南京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同樣要用好金融與科技的力量,而在這兩方面南京均有一定的優勢。馬蔚華建議南京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積極營造支持產業創新發展的金融環境;千方百計提高科技創新轉化效率;努力打造金融科技高地;想盡一切辦法留住人才。
“創新是中國經濟未來的推動力,也是克服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方面。中美商會正致力于通過全球合作促進創新。”中國美國商會會長兼理事會主席蔡瑞德(William Zarit)說。
此外,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理事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李鐵、上海WTO事務咨詢中心理事長兼總裁王新奎、中銀國際研究公司董事長曹遠征、西南交通大學校長徐飛、愛爾蘭駐華大使李修文、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陳煜波、IBM全球副總裁周憶、德勤中國資深合伙人劉明華等多位專家從技術、人才、資本等多角度為南京的創新發展打開視野和思路。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