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8-09-12 14:47:09
圖為小江豚和母親在一起 中科院供圖
新華網北京9月12日電(王瑩)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武漢水生生物研究所獲悉,自2005年世界首例人工飼養長江江豚在該所成功繁殖以來,研究團隊于今年6月又迎來第二頭人工繁殖的小江豚。9月10日,這頭小江豚迎來“百天”。目前,小江豚身體健康、發育正常、行為豐富,開始出現頻繁的捕魚行為。
白鱀豚和長江江豚是生活在我國長江中下游水域的兩種特有珍稀鯨類動物。2002年7月14日,世界上唯一人工飼養的白鱀豚“淇淇”離世。在白鱀豚消失之后,江豚成為長江中僅存的淡水豚類,也是極度瀕危的物種。為保存江豚物種,中科院水生所等機構自1986年以來持續提出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和人工飼養繁殖研究相結合的長江豚類保護策略架構。
2005年7月5日,江豚“淘淘”由中科院水生所首次人工飼養繁殖成功,現在已經13歲。這次生產的是2011年從鄱陽湖引進的一頭雌性江豚,名叫福七(F7),是白鱀豚館年齡最小的一頭雌性江豚,今年9歲。
據科研人員介紹,2017年8月,水生所科研人員通過B超檢查發現福七疑似懷孕,然后通過孕酮激素檢測進一步確認。2018年6月2日凌晨1點零1分,福七生殖孔有黃色膜狀胎衣露出,確認分娩已經啟動。4點59分福七突然快速游動,隨后發現幼豚的尾頁露出。5點零2分幼豚雙側尾頁露出。6點25分母豚安靜的漂浮于水面,并持續勾尾,幼豚慢慢娩出。14點24分,胎盤完整娩出,至此分娩過程順利結束。
據科研人員介紹,小家伙剛剛來到這個世界時,方向感還不強,像一個小炮彈一樣到處橫沖直撞。“在媽媽的帶領下,小江豚很快就適應了飼養池的環境,不再撞墻了。”當晚23點52分,科研人員首次觀察并確認幼豚吃到母乳,至此小江豚度過了最為關鍵的時刻。
目前,小江豚代號F7C。據科研人員介紹,小江豚生長非常迅速,營養需求也越來越大。一個月后,小江豚的行為也越來越豐富,開始表現出吐水、捕魚、跳躍、追逐等多種行為。8月13日,訓練員首次確認小江豚吃到第一條小魚。9月10日,小江豚滿100天,進入一個混合營養期,行為上也開始表現的更為獨立。“從母子關系、哺乳行為等多方面的監測情況判斷,小江豚成活的概率極大。”
作為當前長江中生活的唯一的哺乳動物和食物鏈的頂端物種,長江江豚的種群維護,指示并反映著其繁衍棲息地——長江的生態健康狀態。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館于1996年開始嘗試長江江豚的人工飼養,并成功建立了我國唯一一個小型長江江豚人工飼養繁殖群體。2005年在世界上首次實現在人工環境下的成功繁殖,為該物種的保護及生物學研究創建了一個重要的技術支撐平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