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羅爭光、丁小溪、黃玥
4月1日清晨,伴隨著天安門廣場的第一縷陽光,北京市委黨校的學員們,列隊來到人民英雄紀念碑前重溫入黨誓詞,在中華民族的精神寶塔前接受靈魂的洗禮。
70年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人民英雄紀念碑就在天安門廣場奠基。自建成以后,這座雄偉的石碑就成了中國人的精神豐碑,那閃著金光的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鐫刻著一個民族對人民英雄的敬仰。
為了祖國繁榮富強和人民幸福安康,無數英雄的中華兒女前赴后繼地奉獻著青春、熱血乃至生命。
“我們要銘記一切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貢獻的英雄們,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
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飽含著對英烈的崇高敬意,更宣示著中國人民銘記歷史、開創未來的堅定決心。
4月1日,一個噩耗令人痛心扼腕:
在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森林火災救火現場,27名森林消防隊員和3名地方干部群眾遭遇意外,不幸犧牲。網民用各種方式表達哀悼。
清明節前夕,由退役軍人事務部等發起的“尋找英雄”大型活動,通過展示志愿軍烈士遺物尋找其親屬,短短幾天時間就有5位烈士的親屬信息確定被找到!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必定崇尚英雄。
這是李大釗像(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在那追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烽火歲月里,李大釗面對反動軍閥的絞殺堅信“共產主義在中國必然得到光輝的勝利”,夏明翰被反動軍警殺害前留下千古名句“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劉胡蘭在敵人的鍘刀面前用鮮血詮釋了“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這是夏明翰像(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在新中國的奮斗歷程中,黃繼光、邱少云們用生命詮釋了“誰是最可愛的人”,雷鋒、時傳祥們用一輩子踐行“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王進喜、蔣筑英們用拼了命的奉獻讓祖國強大、人民幸福……
李向群(右)入伍后在駐地和父親李德清合影(資料圖片)。新華社發
在改革開放年代,戰士李向群在1998年特大洪水中英勇獻身,像李曉紅一樣的白衣天使在2003年抗擊非典的戰斗中用生命挽救生命,“警界女神警”任長霞在2004年偵破案件途中因公殉職,人民教師譚千秋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用血肉之軀護住四個學生……
在中華民族邁向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時代,那些“用熱血去守護、用生命去捍衛”的故事從未間斷——
被譽為“中國天眼”之父的南仁東,在罹患肺癌后依然帶病堅持工作,親眼見證了自己耗費22年心血的大科學工程落成后,病情惡化溘然長逝;
“90后”武警戰士謝樵,在云南魯甸地震中為營救受困群眾,毅然跳入激流涌動的堰塞湖,失蹤后壯烈犧牲;
“為民甘做孺子牛”的基層救助站工作人員許帥,把共產黨人的大愛無私奉獻給困難群眾,因病去世后捐獻了遺體和眼角膜,完成了“救助生涯的最后一站”;
患癌的浙江鄉村女教師陳瑩麗,在生命最后的日子忍痛給畢業班的孩子上完“最后一課”,短暫的人生軌跡涌動著觸動靈魂的深沉力量;
……
根據不完全統計,20世紀以來,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獻出寶貴生命的中華兒女數以千萬計。他們大多數是共產黨員,大多數離世時風華正茂,然而有名有姓列入烈士英名錄的只有不到200萬。
可以告慰英烈的是,他們的犧牲和奉獻,換來了今天祖國山河的無限壯麗——
烈士們守衛的北京盧溝橋,今天已成為激勵國人勿忘國恥的愛國主義教育圣地。
烈士們血戰的上海吳淞口,今天已是亞太地區最為繁忙的國際郵輪母港,見證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跨越。
烈士們殺敵的河北白洋淀,今天不僅用一汪清水迎接著八方游客,更迎來了一座未來之城——雄安新區。
3月29日,江西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
這是方志敏像(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老黨員葛俊杰帶著兒子和兒媳,來到方志敏烈士陵園,在烈士的墓碑前深深鞠躬。
“二十多年前我就帶著兒子來這里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已經成了一種習慣。”葛俊杰說,“是老一輩革命家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
84年前,在江西南昌軍法處看守所。面對牢獄的陰森和現實的黑暗,方志敏寫下《可愛的中國》,字句間洋溢著無法阻擋的陽光與希冀。
如今,那所監獄所在地,已成為南昌市中心的一條繁華街道,車水馬龍,川流不息。
今日之中國,正如烈士所愿,“到處都是活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