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2019-04-28 12:57:04
【環球網報道】4月22日至24日,由中央網信辦網評局、國務院國資委宣傳局指導,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聯合環球網、果殼、未來事務管理局、新浪微博共同發起的“科幻作家走進新國企”第二站——中核集團“人造太陽”主題活動深入走訪中核集團。通過走訪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國聚變博物館及中國核動力研究院等地,近距離感受現實版“人造太陽”的聚變力量,切身體會“華龍一號”如何造福人類,親身感受大國重器的工業化力量與美感。
央企vs科幻,現實基礎與想象力相輔相成
在《復仇者聯盟》、《流浪地球》、《愛,死亡和機器人》等國內外科幻作品中,核能常常作為終極能源助力人類實現“英雄夢”。對此,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主任毛一翔在活動致辭指出,科幻作品某種程度上可以成為科技創新原動力,引導一代又一代年輕人不斷將想象力變為現實;而中央企業為科幻作品創作提供了堅實的現實基礎,這種現實基礎越堅實,我國科幻作品就會越硬核,國家實力就越強大。
“談核不再色變”——近距離感受我國核能發展的黑科技
受到福島核事故影響,多數普通民眾依舊是“談核色變”。環球網記者通過隨機采訪50位(男25人,女25人,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樣本內容僅供參考,不具有完全代表性)普通市民,其中,超過50%的受訪者表示對核能的認知是通過福島核事故及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約20%受訪者的相關認知則來自科幻作品;在談及核工業安全性時,超過80%的受訪者認為核能是一種不安全的能源,甚至對核電站心有畏懼。
對此,記者在隨訪行程中注意到,多位中核集團專家介紹,核能其實是一種非常安全、清潔的能源。首先,“核電站不等于原子彈,就類似于啤酒不等于白酒”,核電站裝的天然鈾,而原子彈內裝的是高濃鈾,不會發生爆炸事故,兜里裝一塊天然鈾礦石,每天所受輻射量和帶一塊夜光手表相當;其次,核燃料生產不具備發生裂變反應條件,且鈾原料是弱放射性物質,所以核燃料生產過程中不會發生爆炸和泄漏事故;此外,一座百萬級核電站周圍居民接受的輻照僅有0.01毫克,不會對周圍民眾造成危險。
(圖為三代核電非能動余熱排出實驗裝置 攝影:張冬瑾)
其實,自中國核工業創建60多年來,一直保持著良好的核安全記錄,以全面保障中國核電發展和“走出去”的需求。中國內陸核電項目均采用三代先進安全技術,較之其他國家技術更安全。以中國唯一具有完整知識產權的三代千瓦級核電品牌“華龍一號”為例,其安全和性能指標達到國際三代先進水平,是國內可以自主出口的核電機型。中核集團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副院長、總工程師劉承敏介紹,“華龍一號”主要體現了三大技術特征:先進性和成熟性的統一、安全性和經濟性的平衡,能動和非能動的結合。4月27日,中核集團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5號機組一回路水壓試驗正式啟動,預計2020年并網發電;福清核電6號機組預計2021年并網發電;“華龍一號”海外工程——巴基斯坦卡拉奇核電工程2號、3號機組正處于安裝高峰,部分系統逐步進入調試階段。
走近核工業——歷史與現實鑄就“軍工脊梁”
提到老一輩核工業人,不少人腦中閃現的是“軍工脊梁”四個字。中國海軍成立70周年紀念日當天,環球網記者隨科幻作家們共同走進首次對外開放的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第一代核潛艇研發試驗基地,實地“重溫”老一輩核工業人僅憑一張照片,就能造出世界上最尖端的核動力潛艇的傳奇經歷。穿梭在斑駁的樹影和頗具歷史感的紅磚樓之間,“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言猶在耳。大國重器是國之驕傲,也是很多科研人員為之奮斗一生的事業,更是幾代人堅守的信念。
此次近距離接觸年輕一代核工業人,記者同樣被其使命感和自驅動力感動。在參觀中國第一座“人造太陽”裝置以及第二代中國“人造太陽”中國環流器二號A聚變實驗裝置前,科普作家趙洋提出如何打破“受控核聚變發電,永遠的50年后”魔咒的疑問,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院長劉永就此回答,研究過程中會遇到許多預想不到的困難,充滿不確定性,但挑戰與機遇并存。在遇到預想不到的困難的同時,往往也會出現預想不到的發現與進展,這也是研究的樂趣所在,現在看來經過全世界幾代研究者的不懈努力,看到受控核聚變發電的前景, “不會再用50年了,也許再用30年就可以實現了”。
(圖為HL-1M中國環流器新一號,即中國第一座“人造太陽”裝置 攝影:張冬瑾)
(圖為中國環流器二號A聚變實驗裝置,即第二代中國“人造太陽” 攝影:張冬瑾)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