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9-05-16 15:59:05
新華社成都5月16日電(記者 吳光于)面前的阿合爾以,相貌普通、膚色黝黑,不多的言語中透著一股沉穩。在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縣簸箕梁子鄉覺普村,提起這位“90后”的村委會主任,老鄉們就不停地夸贊。
雷波是大涼山腹地的深度貧困縣,走出偏僻的大山是無數彝族青年的夢想。阿合爾以離家上大學那年,從縣城到州府西昌,280多公里的路汽車開了9個小時。人生中的第一次遠行,讓他覺得自己就像一只振翅的山鷹。
每次學校放假回村,大家就圍著他問這問那,充滿了好奇。那時的阿合爾以,常為自己能通過奮斗改變人生軌跡而暗自欣喜。
2012年,阿合爾以即將大學畢業,一封來自老家的書信寄到他手里。原來,淳樸的鄉親們把他選為了村主任,請他回鄉。在鄉親們眼里,上了大學、見過世面的阿合爾以一定有不一樣的本事,讓村子改頭換面。
一邊是繁華的城市和無限的可能,一邊是閉塞的鄉村和祖祖輩輩難以擺脫的貧困,鄉親們沉甸甸的信任讓他徹夜難眠。
他想起了許多兒時的伙伴。“年輕人紛紛外出闖蕩,除了彝族年和火把節,村子里總是暮氣沉沉。沒有年輕人的力量,村子怎么發展得起來?”最終,阿合爾以選擇回鄉,為故鄉的發展注入年輕人的力量。
彼時的覺普村是簸箕梁子鄉經濟發展最落后的村莊,精準扶貧工作啟動后,全村96戶412人中識別出貧困戶63戶309人。
剛剛走出校門的阿合爾以沒有任何經驗,盡管做夢都想著要帶領村民過上好日子,但面對一窮二白的村莊,他有些迷惘。客觀分析了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后,他決定先從解決影響村民們生產生活的實際問題著手——一是水,二是路。
村里沒有水源,村民們祖祖輩輩要翻越兩公里的陡峭山路去水源地取水。從水源地引水到村組,最節約成本的方式是安裝管道,至少需要鋪設2000米。可即使村民投工投勞,僅購買管道也需要2.8萬元。對于一個村集體收入為零的極度貧困村來說,這是一個天文數字。
阿合爾以先從鄉里爭取了1萬元的支持,又找來家里親戚擔保,從商店里賒賬買回了水管。
白花花的自來水噴涌而出,鄉親們的生產、生活也悄然改變。
“自從有了水,莊稼長得比過去好多了,我們也有條件養豬、養雞了。過去幾輩人沒洗過熱水澡,現在終于也能像城里人那樣講究了。”村民阿樹子巫感嘆,這個年輕的村委會主任還真有點本事。
可是,有了水還遠遠不夠。雖然老鄉們零星搞起了養殖,但沒有路,東西賣不出去,村子依然脫不了貧。
覺普村有3個村民小組,組與組之間步行要走2個小時。山路陡峭,過去一組、二組之間不通車,村民進出只能走雜草叢生的羊腸小道,生活用品全靠肩挑背扛。
2016年初,村里來了脫貧攻堅工作組,帶來了修路的好消息。從此,不管酷暑高溫還是大雨瓢潑,工地上總能看見阿合爾以的身影。
阿合爾以幼年時父親去世,與母親相依為命。2016年底,母親被查出癌癥,在家保守治療。阿合爾以白天在工地上奔忙,晚上回家照顧母親。
2017年5月,路終于修好了。鄉親們穿著過年的衣服,興奮地在平坦的道路上來來回回走了好幾遍。更讓這位年輕的村委會主任欣喜的是,隨著基礎設施的改善,村里一下子回來了好幾個在外打工的年輕人。
大伙湊在一起一商量,幾個年輕人帶頭成立了養殖專業合作社,帶領群眾一起養羊。短短一年多時間,全村養起了1200多只山羊,種植6萬多株核桃,建起造林專業合作社,開發9600畝荒山荒坡……
2017年7月,覺普村的彝家新寨項目建設進入到最后階段,阿合爾以的母親卻沒有等到村莊舊貌換新顏,撒手人寰。
在工地上得知噩耗的阿合爾以悲痛得無法站立。可是,回家迅速處理了母親的后事后,他又匆忙趕回了工地。
從那以后,他工作起來更不要命了。“實在累得不行了就睡覺,睡著了就能夠在夢里見到媽媽。她生病期間我沒有好好照顧她,但她知道我做的事是為了父老鄉親,只要我能做好,她一定會原諒我。”
2017年,覺普村終于摘掉了貧困帽。
如今的覺普村,用老鄉們的話說,“羊子肥了,票子多了,日子好了”。
“今年9月,我們將在這片山上種下50畝獼猴桃。”指著一片山坡,阿合爾以微笑著說,仿佛已經看到了豐收后的景象。他的身后,錯落有致的彝家新寨掩映在綠蔭間,蜿蜒的村路通向四方。“如果媽媽還在,看到這些一定會笑得合不攏嘴吧。”
遠方的山坡上,索瑪花開得正旺。它們如同阿合爾以的青春,在大涼山深處,綻放著別樣的精彩。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