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在“陣痛”中探尋轉型之路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

2019-06-23 14:44:06

在“陣痛”中探尋轉型之路

——從黑龍江四大煤城看煤炭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

光明日報記者 張士英

雞西、鶴崗、雙鴨山、七臺河是黑龍江省四大煤城,是典型的煤炭資源型城市,因煤而立,因煤而興。近些年來,隨著煤炭資源逐漸枯竭,煤炭產業由盛轉衰,以煤炭資源為經濟支柱的傳統煤城陷入發展困境,如何擺脫“一煤獨大”的產業發展模式,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四大煤城在“陣痛”中依托各自優勢,探尋轉型之路。

轉型升級 產業發展多點開花

在雙鴨山寶清縣的神華國能寶清煤電化有限公司發電廠內,工人們正緊張有序地忙碌著。

“項目將大力推進煤電化清潔高效轉化和資源綜合利用,延伸煤炭產業鏈,實現煤電產業清潔化、清潔產業規模化。”神華國能黨委書記、董事長黃廣聚介紹,神華國能寶清煤電化項目規劃總投資180億元,是黑龍江省中東部煤電化基地和煤城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項目。

雙鴨山作為黑龍江省東部煤電化基地核心區,近年來以“煤頭電尾”“煤頭化尾”為抓手,強力推動煤炭精深加工,吸引了神華國能煤電化項目在此落地生根,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在煤城,不僅傳統煤炭產業延長產業鏈實現轉型升級,探索新興產業的步伐也在加速。

鶴崗華升石墨股份有限公司的專家們在檢測石墨烯質量。資料圖片

走進鶴崗華升石墨股份有限公司,廠區內原本生產煤礦井下救生艙的廠房,現已改建成石墨烯、石墨烯潤滑油等產品的生產車間、研發實驗室、分析檢測中心等。“公司前身是以煤炭銷售和生產煤礦井下救生艙為主的企業,在企業面臨絕境的時候,我們把目光轉向了石墨烯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并引進了世界各地的科技團隊,很多頂尖專家為項目服務。”公司副總經理邸盛永說。

近幾年,鶴崗市陸續關閉當地的小煤礦,整合煤炭資源,規劃布局發展新能源、石墨烯、密封散熱、超硬和冶金耐火材料五大產業鏈,推動石墨粉體向電池負極材料等新興應用領域拓展,加快培育接續替代產業。

擺脫煤炭依賴,雞西市依靠多點開花、多業并舉。虎林市推動綠色食品加工和生物制藥全產業鏈集聚發展,吸引中糧米業、上海光明、北京匯源等十多家國內500強和行業領軍企業匯聚于此,珍寶島藥業、潤豐源米業已成功上市。目前,雞西市以石墨、煤炭、綠色食品和生物醫藥為代表的“四大主導產業”產值占全市工業比重達到75%以上。

在七臺河龍谷農業科技園中,草莓、櫻桃、西紅柿等這些看似平常的果蔬,通過科技種植,其市場價值翻了十幾倍。龍谷科技園由七臺河一家煤企轉型而來,“在城市轉型發展的大背景下,傳統煤企必須轉型。”科技園負責人陳建軍表示。

七臺河市寶泰隆新材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公司研發的石墨烯卷軸畫。張心覺攝/光明圖片

如今在七臺河,轉型的民營煤企越來越多。2017年至今,七臺河市50個重點轉型項目中涉煤項目僅有7個,占比僅為14%;涉煤項目總投資78.06億元,占比為29.4%,“一煤獨大”的產業結構正在逐步優化,對煤炭資源的依賴度明顯降低。

“早轉型早主動,晚轉型就被動,不轉型就付出代價。”采訪中,四大煤城的主政者有一致共識。

人才引進 為城市可持續發展蓄力

產業發展,城市轉型,吸引人才成為煤城的當務之急。

鶴崗市實施“人才興市”戰略,不斷加大引才引智力度,2017年以來大力開展“金鶴回崗”百千計劃,將引才重點定位在鶴崗籍、與鶴崗有緊密聯系的人才上,不斷吸引在外人才回歸,進而帶動更多人才為鶴崗可持續發展蓄力。目前,已成功引回了115名鶴崗籍全日制碩士研究生。

今年31歲的孫強研究生畢業后在上海從事集成電路的制造工作,雖然月薪過萬元,但作為獨生子的他放心不下老家的父母,聽說家鄉有系列人才引進政策,就立刻報了名,成為回崗的“金鶴”之一。“回來兩年,結了婚生了娃,還考了電梯和起重機兩個檢驗資格證,事業有了很大起色。”孫強對現在的生活非常滿足。

據了解,為讓人才引得進、留得下,鶴崗投資3000多萬元建成了學者公寓,引進人才可免費入住;在市級三甲醫院開設“綠色通道”,建立電子健康檔案,組織定期體檢,提供優先預約就診、重大疾病及時會診等醫療服務;建立領導干部聯系服務人才制度,解決人才工作、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困難。

“常格不破,人才難得。”近年來,七臺河市打破藩籬,大膽改革創新,先后研究制定了《全市人才隊伍建設五年規劃》《市級領導聯系引進人才的意見》《七臺河市引進特殊需求人才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選調生工作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意見,廣納賢才。

趁著人才引進的東風,馮帆在2016年碩士畢業后來到了七臺河寶泰隆公司。從物理法石墨烯中試車間主任工程師,到石墨烯物理剝離車間主任,再到石墨烯公司副總經理,這樣跨越式的成長馮帆只用了不到兩年。“一個城市轉型發展也許需要一代人或幾代人才可以完成,在這個歷史進程中,每個環節都需要有人沉下心來,踏踏實實做事,七臺河為人才提供了一片熱土,我甘心樂意地扎根這片黑土。”馮帆表示。

每年列支500萬元人才專項資金,及時兌現人才津貼待遇;新建500套青年創業公寓和90套高層次人才公寓,全部免費供人才居住;為引進高層次人才配備醫療專家顧問,妥善安排家屬就業、子女入學等事宜……一項項“真金白銀”的人才政策和“拴心留人”的服務舉措切實增強了七臺河市引才留才的“硬實力”。

雞西市則依托科技型企業,組建黑龍江省樂新石墨烯研究院和雞西市樂新石墨新材料研發中心,吸引一批國內外石墨高端技術人才。在雞西市唯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會集了韓國地質資源研究院張喜棟、金享錫等6位博士和哈工大安茂忠博士、哈理工韓志東博士等370多名經驗豐富的國內外資深專業人士和頂級專家。

優化環境 軟硬并舉為發展護航

城市轉型,不僅在于發展方式轉變,更在于城市面貌改善和干部作風的轉變。

“以前這都是煤礦工人居住的采煤沉陷區。我們要把它打造成一個集運動休閑旅游、園藝展示和科普教育為一體的體育公園。”在鶴崗市東山區,區長王肇才指著正在建設的工地介紹道,“去年4月份啟動建設,計劃2020年基本完成生態保護修復。”

北倚黑龍江,南銜松花江,西枕小興安嶺,依托生態優勢,鶴崗市以綠色發展理念引領煤城轉型。對因采煤而形成的地貌進行生態恢復和生態重建,開展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打造綠色生態之城。如今,鶴崗市市域森林覆蓋率達49.73%,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9.2%。

煤城不僅在基礎設施等“硬環境”上下功夫,更著力轉變工作作風,優化營商“軟環境”。

七臺河興糧農產品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煤炭企業轉型的糧食深加工企業。2017年12月,這家公司獲得1億元貸款支持,但“倒貸”時遇到難題。“當時約定貸款用6個月時就先還上60%,壓力很大。”公司董事長樸雙義說,多虧市里低息支持貸款周轉金1770萬元,幫企業渡過難關。

為企業提供貸款周轉金是七臺河“黃金十條”政策之一。為解決民營企業發展中遇到的稅費高、融資難、營商環境不優等問題,2018年2月,七臺河出臺了金融支持實體經濟、促進創新創業等多方面系列“黃金十條”政策,推動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創新發展。

發展環境改善還體現在轉變作風,為企業服務上。2018年7月,為了推動山東一家企業的藍靛果加工項目落地,七臺河有關領導干部及十幾個部門負責人趕到哈爾濱,連夜召開市長現場辦公會研究,當晚形成紀要,并把有關要件交給企業負責人,贏得企業稱贊。

為了更好地推動城市轉型發展,雞西市同樣大力優化營商環境,對全市5704項政務服務事項進行了流程優化再造,審批環節減幅20%,審批要件減幅12%,審批時限減幅53%,實現“最多跑一次”事項4875項。特別是通過實施“招商引資上項目準備之冬”活動和領導包保、企業直通車制度、冬季集中審批和并聯審批等,加快了項目落地和建設步伐,使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相繼開工建設、竣工投產。

《光明日報》( 2019年06月23日 03版)

[責任編輯:楊凡、韓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用琴聲讓西方觀眾感受交流之美

在美國洛杉磯好萊塢杜比劇院的舞臺上,中國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凝神片刻,提起弓弦,用一位意大利制琴大師于1734年制作的小提琴,開始演...[詳細]
新華社 2019-06-23

湖北發布2018年打擊食品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湖北發布2018年打擊食品犯罪十大典型案例圖為警方收繳的不合格食品、藥品。這十起食品類犯罪案件典型案例包括 江漢油田公安局偵破張某等人...[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9-06-23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創新形式確保成效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創新形式確保成效6月19日,“時代楷模”——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先進群體事跡報告會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舉...[詳細]
光明日報 2019-06-23

貴州下發緊急通知:遇重大汛情 果斷采取停工停課等臨時措施

果斷采取停工停課等臨時措施消防員進行救援。針對當前強降雨,貴州省防汛辦、省應急廳22日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當前強降雨防范應對工作的緊...[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9-06-23

在藏央企助“西藏糧倉”農牧民抗旱保收

在藏央企助“西藏糧倉”農牧民抗旱保收圖為中建路橋集團有限公司日喀則項目部為日喀則農牧民義務鋪設農田灌溉管道。正在日喀則市南木林縣修...[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9-06-23

青海藏區首個藏漢雙語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開賽

青海藏區首個藏漢雙語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開賽中新社西寧6月23日電。青海省第五屆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藏漢雙語賽區23日在青海西寧開賽,作為...[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9-06-23

四川長寧地震進入災后恢復重建階段 5.4級余震致31人受傷

四川長寧地震進入災后恢復重建階段。宜賓市人民政府秘書長李廷根在發布會上表示,此次地震抗震救災工作已全面進入災后恢復重建階段;22日晚...[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9-06-23

兗礦進軍澳大利亞15年彰顯中國質量

兗礦進軍澳大利亞15年彰顯中國質量兗礦進軍澳大利亞15年彰顯中國質量中新社悉尼6月23日電。陶社蘭15年前,一家曾九易其主的澳大利亞煤礦又...[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9-06-23

順應新時代要求 助力高質量發展

助力高質量發展近日,《關于加強和改進案件審理工作的意見》經中央紀委辦公會議審議通過,印發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機構)施行。深刻理解《意見...[詳細]
中國紀檢監察報 2019-06-23

畢生奮斗的人民公仆 ——紀念李先念同志誕辰110周年

——紀念李先念同志誕辰110周年今年6月23日,是李先念同志誕辰110周年。入黨后,他先后在紅軍和地方從事革命工作[詳細]
人民日報 2019-06-23

臺灣長榮航空23日至28日取消逾600航班 影響10萬多名旅客

臺灣長榮航空23日至28日取消逾600航班。影響10萬多名旅客新華社臺北6月23日電(記者石龍洪、何自力)臺灣長榮航空空服員罷工進入第4天[詳細]
新華網 2019-06-23

河南濟源:新愚公啃下荒山綠化硬骨頭

河南濟源 新愚公啃下荒山綠化硬骨頭肩扛镢頭,望向遠方。今年80歲的侯榮書是濟源市南山林場的一名退休工人,他至今難忘當年植樹造林“一頓...[詳細]
光明日報 2019-06-23

二〇一九自然指數年度榜單發布:十七家中國科研機構位居全球百強

二〇一九自然指數年度榜單發布 十七家中國科研機構位居全球百強光明日報北京6月22日電最新發布的2019自然指數年度榜單(Nature。tables)顯示...[詳細]
光明日報 2019-06-23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