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云南網
2019-06-28 15:54:06
西盟佤族自治縣 記者 李平 攝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大地上,隨著村子里的大喇叭響起,村民們身著統一的迷彩服自動自發地聚集在村里的小廣場上,跟隨著“立正、稍息”的口令整理隊列,統一跑步鍛煉身體。之后,各司其職,在組長的分配下,或打掃衛生,或下地干活,一切都顯得井井有條。
這一幕,現在真實地發生在普洱市西盟縣新廠鎮永廣村,帶頭組織村民們鍛煉身體、分配日常生產生活任務的,都是村民小組脫貧工作委員會的成員。他們有的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有的是普通村民,共同為村里的發展努力。
村民們自己參與、促進脫貧
記者了解到,村民小組脫貧工作委員會是普洱市西盟縣為完善鄉村治理體系,激發群眾內生動力,于2018年4月落地實施的一項新舉措。具體做法是在村民小組組織設置格局下,從黨員、致富能手、復轉軍人、大中專畢業生、返鄉農民工中,選舉出生產委員、生活委員、宣傳委員、治安委員等,并在委員會中選舉產生1名主任(一般由村民小組長或黨支部書記兼任),組成脫貧工作委員會。農戶數量在100戶以下的村民小組設委員5名;戶數達100戶以上的村民小組設委員7名。
村民小組脫貧工作委員會在村“兩委”領導下,結合組內實際,組織發動群眾落實各項脫貧攻堅政策,包括推動本組產業發展、組織外出務工就業、調解鄰里糾紛、整治環境衛生、宣傳惠民政策等。
截止目前,全縣已成立“村民小組脫貧工作委員會”366個,實現全縣所有村民小組全覆蓋,駐村工作隊、鄉(鎮)工作隊、村組干部、掛包干部、村民小組脫貧工作委員會“五支隊伍”協同作戰的良好工作格局。
每名主任或委員負責聯系10至20戶農戶(包括建檔立卡戶和非建檔立卡戶),在思想上、生活上、生產經營上對聯系戶進行幫扶,宣講政策方針,傳遞致富經驗、科學技術等。
西盟縣班母十四組的宣傳委員叫二妹,是一個年輕的拉祜族姑娘。二妹身世坎坷,雖然努力致富,但是由于缺乏知識技術,屢遭打擊,慢慢的人也變得自卑起來,遇到生人都不敢說話。后來,村里成立村民小組脫貧工作委員會,二妹被村民們選舉成宣傳委員,在“履職”過程中,二妹學政策、學技術、想辦法,給村民們發傳單、做培訓、搞娛樂,逐漸變得自信起來,自己家的生活也日漸好轉,還帶領村民們走上了致富路,成為了遠近聞名的致富明星。
村民全員“行動” 提升脫貧效率
在具體工作中,村民小組脫貧工作委員會根據實際情況,設置生產發展崗、環境清潔崗、道路維護崗、河道維護崗等發展生產類和公共服務類工作崗位,并根據貧困戶家庭情況,安排適合的崗位。村民小組脫貧工作委員會的委員們根據各自的職能,帶領各個崗位的村民干活,并負責對村民們的工作進行考核,對脫貧、勞動、參與公共事務積極性不高的村民通報批評;以半年或者一年為期,考核合格的村民就能領到一筆“工資”。
支付“工資”的資金主要來源于村集體經濟。村小組將肉牛養殖、中蜂養殖、生豬托管寄養等財政支農資金所支持資產收益扶貧項目形成的集體經濟收益分配,與貧困戶從事公益性崗位相掛鉤,讓貧困戶通過崗位勞動獲得資產收益分紅,人均年增收2300元以上。
只要干得好就能有長期、穩定的收入。貧困戶的積極性被完全激發出來。村里的衛生有人打掃了,花草有人打理了。遇到農忙時節,村民們集體有組織有紀律的進行勞動或者到村里引進的企業的種植基地工作,效率大為提高。永廣村黨總支書記艾刀來表示,原來開會做事,大家都沒積極性,現在,那些“沒動過 不想動”的人都“動”起來了,大家覺得脫貧有希望,我們做事有底氣。
截止目前,全縣共開發生產類和公共服務類崗位8266個。
“產業+技術”為群眾脫貧“造血”
群眾都動起來了,如何讓群眾的積極性完全轉化為實實在在看得見的富裕和幸福?
西盟縣立足“產地資源優、產業基礎廣、文化底蘊深、技術支撐強”和“生態環境優越、養殖基礎廣泛、蜜源植物繁多、四季鮮花盛開”的優勢,精選肉牛和中蜂作為新興扶貧產業大力發展,構建起橡膠、茶葉、甘蔗、肉牛、文化旅游為主導產業,蜂蜜、咖啡、米蕎等為特色產業的“5+X”產業發展體系。每個主導產業都有1個以上主導產品、每個貧困村都有1個以上主導產業。
“村民小組脫貧工作委員會”以帶領群眾增收致富為主要目標,經過村民大會同意,把單個農戶的土地等生產資料聯合起來形成合力,把產業扶貧資金整合起來形成資產,扎實開展利益聯結,著力提高群眾生產的組織化程度,為實現農業產業化提供組織保障。
班母十四組到處水源保護地,考慮到當地生態保護的重要性,當地引進了丁氏蜂蜜,布局2000群中華蜂,建設中華蜂繁育基地。貧困戶與班母村十四組養蜂場建立勞務合作關系,養蜂場根據用工需要,為貧困戶安排工作崗位,解決了10戶貧困戶固定就業問題、30余戶臨時務工問題。并采取邊雇傭邊傳授技術的方式,讓貧困戶既能有收益也能掌握養蜂技術,針對有發展意愿、具有培養潛質的貧困戶,聘用其成為企業固定工人,按照每月2600元的標準發放工資,每年可實現31200元的穩定收入。
同時,“村民小組脫貧工作委員會”也在積極參與實用技術和勞動技能培訓,確保每一個有學習意愿的貧困人口都能得到有針對性的培訓,獲得一次免費的就業推薦。全縣通過“村民小組脫貧工作委員會”組織村民參加實用技術培訓和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共計256期27193人,并先后組織脫貧示范戶講述自己的“脫貧故事”、觀看《走進西盟看發展》等脫貧勵志新聞,幫助群眾把脫貧的信心樹起來、勁頭鼓起來。
云南網記者 范春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