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9-09-01 19:30:09
18歲的青春這樣啟航——三代大學生的入學記憶
新華社北京9月1日電 題:18歲的青春這樣啟航——三代大學生的入學記憶
新華社記者沈洋、袁汝婷、白靖利
大學是人生一個重要階段的開始。來自五湖四海的同齡人匯聚同一個校園,共同追逐青春夢想,是很多人一輩子揮之不去的記憶。9月1日,又是一個開學季,記者走訪了不同時代的大學生,記錄他們的美好入學記憶。
校園環境在變 求知欲望沒變
“學校好大,環境好美。”這是南昌大學給大一新生謝金利的第一印象,4人間宿舍,還裝了空調,“不努力學習就辜負了這么好的環境。”
上世紀70年代末,校園環境與今天不可同日而語,但是大學新生對新知識、新本領的渴望是一樣的。
“一個宿舍八張床,七張睡人,一張用來放行李。”再過兩個月,西北師范大學教授孟子為就要退休了,但40年前的大學時光依然歷歷在目。他說:“和現在比,當時的教學設施、設備很簡陋,但大家整天把頭扎進書堆里,一心讀書。”
南昌市紅谷灘新區居民萬新榮是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屆大學生。“大學時讀了很多書,班級也經常組織活動,看電影、郊游等等。”萬新榮說。
萬新榮在青島上大學,學校離家非常遠,那時通訊技術落后,只有把對家人的思念寫在信紙里。南昌市紅谷灘新區的毛國剛則要幸運得多。“宿舍已經安裝了電話,購買一張電話卡就可以打電話回家。”毛國剛1998年上大學,那時候宿舍不僅有電話,臺式電腦也可通過電話線接入互聯網,但網速極慢。
今天,無線網絡覆蓋校園,智能手機已經成為大學生的標配。“食堂飯卡用支付寶辦理,我們身上都不用帶現金。”云南大學新生劉雨欣說,WiFi覆蓋了整個校園,隨時可以跟家里人微信視頻聯系。當然,隨時也能接入學校圖書館資源,查閱海量學習資料。
交友方式在變 同學友誼沒變
1978年,24歲的張建民從湖南湘潭縣的偏遠農村出發,提著一口杉木板做的中型原木箱,懷揣著36元錢,走進位于省城長沙的大學校門。木箱子里裝了筆記本、鋼筆,還有洗臉盆、熱水瓶……
“印象最深的是師兄師姐們都很熱情,帶領著我們辦好入學手續,還領回了一堆票證,包括開水票、洗澡票等。”65歲的張建民回憶起40年前的青春歲月依然心緒難平。
和張建民一樣,劉嬋上大學第一天印象最深的也是迎新的學長。1996年,劉嬋考取湖南師范大學物理教育專業。“我記得,當時報到是在學校的老體育館,高年級的學長給我們做引導。”劉嬋說。
進入大學,性格開朗的王崴如魚得水。“我參加學生社團,也進了學生會體育部,不僅可以認識很多人,還鍛煉了交際和組織活動的能力。”王崴現在是云南一所高校的教師,他說大學社團和學生會的那段經歷讓他受益至今。
得益于網絡的便利,謝金利剛確認被南昌大學錄取時,就通過貼吧找到一個二維碼,加入新生微信群。還沒開學,她就“認識”了上百名新同學。
資助方式在變 關愛之情沒變
李俊蘭今年考取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她家曾是江西上饒市廣信區湖村鄉建檔立卡貧困戶,雖然已經脫貧但依然享受扶貧政策。
“獲得入學資助5000元,路費補助1000元,還辦理了生源地助學貸款8000元。”李俊蘭說,教育扶貧政策讓她不用為學費和生活費擔心,可以安心學習。
資助困難家庭大學生的政策并不是新鮮事。萬新榮告訴記者,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后,他來到位于南昌市的高招辦,憑貧困證明,他領到10元資助。“那時候10元可是不小的數目。”萬新榮說,作為貧困生,上學期間不僅免學費,每個月還有生活補助金,除了伙食費每月還能剩2元錢零花。
毛國剛老家在鄱陽湖邊上,他家在1998年的大洪水中受災嚴重。核實他家受災情況后,江西農業大學給他免除了一半學費,還為他申請了3000元助學貸款。
如今,除了助學貸款,還有貧困補助、獎學金、助學金,財政資金、企業和個人捐贈,對貧困學生的捐資助學政策不斷完善。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