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19-10-27 17:28:10
金秋十月,北京展覽館游人如織。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觀者有序步入“偉大歷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置身其中,七十載光陰仿佛在身邊流淌,沿著1949到2019以年為刻度的“時光隧道”,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徐徐展開。
●基礎設施建設的中國奇跡
“快來看,這是新中國建成的第一條鐵路。”在展覽“屹立東方”部分,成渝鐵路大型浮雕吸引了不少參觀者駐足觀看。浮雕上,巨大的火車頭掛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紀念中國共產黨三十一周年,慶祝成渝鐵路全線通車典禮”。1952年7月,成渝鐵路建成通車,這是新中國成立后,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自主建設的第一條鐵路。
“400多項新專利,7項世界之最,整體設計關鍵技術全部自主研發。”講解員介紹,2018年10月建成通車的港珠澳大橋是世界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
克服許多世界級難題修筑而成的港珠澳大橋,可謂新中國基礎設施巨大成就的縮影。如今,全球10座最高大橋,中國有8座;最長跨海大橋、最長公鐵兩用橋等“世界第一”都在中國。70年來,中國橋隧穿山跨海,樞紐大壩削山攔江,一道道山川更近了。
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一系列重大基礎設施工程相繼落地,補短板、惠民生、促發展。今天的中國,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營業里程均居世界第一,實現從“用腳丈量”到“一日千里”的歷史變革;光纖寬帶深入千家萬戶,網民規模世界第一;能源、水利、通信、交通等設施網絡覆蓋廣、通達深,書寫著基礎設施建設的中國奇跡。
●中國制造含金量越來越高
藍天、沃野,背景板上,一副豐收景象;背景板前,是一輛紅色的拖拉機,外殼雖有些斑駁,卻仍有不少參觀者跟它自拍。“這是第一臺‘東方紅’拖拉機!我的親戚就在拖拉機制造廠上班,看到它真親切!”參觀者劉香說。1958年,第一臺“東方紅”拖拉機在河南洛陽第一拖拉機制造廠生產成功,結束了中國不能生產拖拉機的歷史。“現在的拖拉機跟過去的又不一樣了,作為一名農民,看到國家的發展成就,特高興,特激動!”
展廳內,多個新中國制造業史上的“第一”讓參觀者長久駐足:1952年,新中國制造的第一臺蒸汽機車——“八一”號下線投用;1960年,第一艘自行設計、采用國產材料和設備制造的“東風”號萬噸級遠洋貨輪下水……
如今,中國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汽車、手機、電視機、鋼鐵等200多種主要工業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成為全球制造業第一大國。中國制造的含金量也越來越高——我國自主研制的首款大型客機C919首飛成功,“復興號”動車組投入運營……
70年,一項項制造業的“新中國第一”,一件件含金量越來越高的中國制造,勾勒出一個傳統農業國家邁向制造大國,并不斷向著制造強國扎實邁進的恢弘圖景。
●科技創新釋放強大動力
“當年的計算機,體形真大!”當參觀者看到中國第一臺計算機的老照片后,不約而同地感慨。1958年,中國第一臺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研制成功。當參觀者看到同樣體積龐大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時,驚訝不已——其峰值性能為12.5億億次/秒,持續性能為9.3億億次/秒,是世界運算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之一。從1800次/秒到12.5億億次/秒,正是新中國科技創新成就突飛猛進的一個見證。
回望70年的發展歷程,新中國取得的科技創新成就讓人倍感振奮。1965年,中國自行設計、制造的第一臺一級大型電子顯微鏡試制成功;1970年,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進入預定軌道;1973年,中國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培育強優勢秈型雜交水稻……
今天的中國,科技創新事業正蓬勃發展,科技創新成果捷報頻傳。國產大飛機、高速鐵路、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等一大批重大成果層出不窮,贏得世界廣泛關注和贊譽。
70年來,從“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從科教興國戰略到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不斷釋放出助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強大動能。
70年春華秋實,新中國風華正茂、朝氣蓬勃。面向未來,中華兒女必將接續奮斗,在新征程上創造出新的偉大奇跡。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