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19-11-05 09:08:11
增強新動力 培育新優勢
因地制宜推進鄉村振興(新知新覺)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深刻把握“三農”工作新情況、新變化、新特征,創造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明確了總抓手。各地區各部門多措并舉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取得積極進展,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值得重視的問題:有的地方對推進鄉村振興茫無頭緒、無從下手,有的地方簡單模仿、千村一面,等等。出現這些問題,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深刻理解中央精神并將其與本地實際結合起來。推進鄉村振興,需要因地制宜,積極探索符合本地實際的發展路徑和方法策略。
增強發展新動力。除了生產要素投入,制度創新、產業培育、文化發展等正在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在制度創新方面,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不斷完善,一系列鄉村振興方案規劃和實施意見相繼出臺,促進農村社會生產力解放和發展,成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動力和保障。應持續加快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建設,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為促進鄉村振興提供制度保障。在產業培育方面,創意農業、智慧農業、旅游農業、網絡農業等新業態競相涌現,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等載體建設富有成效,農村創新創業主體持續增多,農村產業發展煥發巨大活力。應繼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形成現代化農業產業結構,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村產業的市場競爭力。依托農村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對農業產業鏈進行改造升級,大力發展“農業+互聯網+”“農業+旅游”等新興業態,加強農村地區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等配套體系建設,打造具有比較優勢的農村特色產業體系。積極培育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加快推動規模化生產,形成城鄉一體、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在文化發展方面,農村公共文化建設深入推進,文化產品和服務更加豐富。應持續加大公共文化產品、文化服務供給力度,積極發展具有鄉村特色的民間技藝、民俗文化,強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開發力度,大力弘揚健康向上的文明鄉風。培育發展新優勢。當前,鄉村振興戰略深入人心,我們黨統籌全局形成鄉村振興合力的政治優勢已經形成。應在此基礎上,落細落實優惠政策,引導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資源向農業農村配置,推動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隨著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加快升級,教育、醫療、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不斷增強,為鄉村振興提供了重要拉動力和廣闊市場空間,鄉村振興的經濟優勢日益明顯。應適應完成振興鄉村目標任務的要求,建立完善鄉村振興可持續的財政投入機制。探索建立符合“三農”特點的新型金融服務體系,更好滿足鄉村振興的金融服務需求。持續發揮鄉村生態優勢,加快完善農村基礎設施體系,大力發展農村生態旅游產業,優化鄉村風貌。還應看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關鍵靠人才,必須增強人才資源優勢。在鼓勵和引導人才下鄉的同時,應培養更多本鄉本土的農業生產帶頭人、致富帶頭人,打造一支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
(作者為河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孫敬良 【編輯:蘇亦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