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19-12-09 16:25:12
一名電視臺記者曾這樣提問:“吳總,您是大興機場的奠基人,我想問您幾個問題……”吳志暉回答:“首先,奠基人這個詞我不太認同,我們都是建設者。”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王劍英│北京報道
吳志暉(中)與同事在工作
天安門正南46公里,北京市大興區與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交界處,十年前是一幅北方的鄉村圖景,最顯著的元素是大片的玉米地和西瓜田。十年后,一只巨大的鋼鐵鳳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在這里驚艷世界。
大興機場一期工程占地面積27平方公里,遠期規劃年客流吞吐量1億人次以上。它亦是全球首座高鐵從地下穿行的機場。
從機場的選址、規劃設計到工程建設,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長吳志暉全程參與其中,2019年,是他正式參與大興機場項目的第十個年頭。
“從一開始,我們就要建一座讓老百姓更滿意的機場,這是我們的初心。”吳志暉說。
“每個人都是螺絲釘”
距大興機場14公里的一個樸素小院,是機場建設指揮部所在地。在二樓的辦公室里,《瞭望東方周刊》記者見到了一身藍色工裝的吳志暉,他的嘴唇有明顯的干裂。
冬日陽光從南邊的大玻璃窗照進來,灑滿了半間屋子,明亮、溫暖。這座機場和它的建設者們的故事,被吳志暉娓娓道來。
吳志暉回憶,指揮部正式組建于2010年7月28日。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航安路的一棟老辦公樓里,一個大工程猶如一顆種子,抽出了第一縷嫩芽。
當時的指揮部團隊成員一共有21人,從不同單位抽調而來。吳志暉來自中國民航機場設計總院,時任副院長。
領導作思想動員時說了一句話:“這是咱們中國民航最大的一個項目,你不去是會遺憾的啊!”
“那得去!”吳志暉不假思索地說。
但他沒有想到的是,由于項目重要且復雜,他們需要花四年多的時間進行前期規劃設計,并開展各種可行性研究、論證,個中滋味只有當事人才能體會。2014年9月4日,當得知機場可行性研究報告得到中央認可批復,確定可以“擼起袖子開干”時,那一瞬間的激動與興奮令他至今難忘。
2014年12月26日,大興機場破土動工。此后,經過四年半的施工建設,2019年6月30日機場建設全部竣工并通過驗收,9月25日正式投入運營。甫一亮相,各方贊譽如潮,大興機場迅速成為“網紅”打卡地標。
十年間,吳志暉也在不斷成長,并于2019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最美職工”稱號。
一名電視臺記者曾這樣提問:“吳總,您是大興機場的奠基人,我想問您幾個問題……”
吳志暉回答:“首先,奠基人這個詞我不太認同,我們都是建設者。”
提及此事,他用一些數據進行了闡釋:
機場指揮部現有編制140人,運營中心有800人,這940人是目前首都機場集團公司負責大興機場系統運轉的自有員工。但機場建設涉及機場、空管、供油、航空公司基地等諸多方面,最開始的投資主體有14家單位,如南航集團、東航集團、民航華北空管局、中國航油等,每家單位都有自己的建設團隊。
吳志暉估算,這十年間,直接參與大興機場項目的建設者超過10萬人。他們統計過,參與機場施工的單位有近千家,建設高峰時期僅施工人員就超過5萬人。“現在,要保障機場正常運轉,包括外圍團隊在內的常態化人員約為2萬。”
“這么龐大的一個國家工程,我們只是在最核心的圈子里做了一些具體的、基礎的工作,每個人都是螺絲釘。”他說。
但他仍有自己的驕傲:“規劃建設一座讓老百姓更滿意的機場,是我們的目標和追求,我們敢說,這些年我們很用心、默默地在向著這個目標努力。”
“必須謀劃得更周到”
大興機場航站樓的顏值聲名遠播,其綜合交通樞紐的功能設計更為人稱道:軌道交通線在航站樓正下方縱貫穿越并設站,在同一座樓里,實現了機場、高鐵、地鐵、城鐵等多種交通方式的集聚,乘客可零距離換乘。
如此強大的功能,不僅在國內,在全世界都屬于領先水平。
“當時能下這樣的決心,非常不容易。”時至今日,吳志暉仍有些感慨。
與距市中心25公里的首都機場相比,大興機場位置相對偏遠。其選址過程歷經了近20年時間,綜合考量了國家整體規劃、經濟、物理環境、空中安全等各方面因素。
位置定好后,如何讓老百姓更方便、更滿意?
規劃團隊的答案是:建設更便捷、更高效的公共交通體系,讓旅客可快捷抵離。
讓大興機場旅客群體使用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超過50%——這是團隊一開始就明確提出的規劃。
“根據目前實際測算的數據,已經超過了50%。世界上很少有機場能做到這個比例。”吳志暉說。
規劃團隊認為,既然大興機場是在一張白紙上畫圖,那就必須謀劃得更周到,盡量避免出現以前機場建設的遺憾。因此,規劃方案是只建一個航站樓,在這座樓里實現多種公共交通的無縫銜接。
提出想法容易,實施起來的難度卻很大——不是做加法,而是做乘法。
這一規劃涉及北京和河北兩大地區,共有市政、民航、鐵路、地鐵等系統的6家單位參與,最終規劃出了“五縱兩橫”的綜合交通主干網絡,航站樓是這個網絡的重要集結點。
“各家的專業領域不一樣,標準不一樣,認知不一樣,運營進度也不一樣……”吳志暉說,“確實復雜,困難。只能沖上去,啃下來。”
在吳志暉的記憶中,大家坐在一起“開了好多好多會”,開會的基本狀態是“吵架”——為了2毫米標準之類的細節,拍桌子是常事。但吵架只是手段。“暴露問題是為了解決問題,也只有暴露出問題,才能解決掉問題,對吧?”
他笑稱好多人為此掉了好多頭發,但辛苦付出之后,目標得以實現,大家都覺得欣慰、值得。
“要讓旅客更滿意啊!”他憨厚地笑著說,“那么多大工程都是這樣干出來的,新機場建設就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就像港珠澳大橋,多難啊,世界性難題,不也被我們解決了么?”
“一橫”的背后
副指揮長之外,吳志暉還兼任飛行區工程部總經理。關于飛行區,他覺得最值得驕傲的是跑道“三縱一橫”全向構型的提出與實施。
大興機場一期同步建設4條跑道,其布局是以航站樓為中心,三條為南北縱向平行,一條為東西橫向。
看似簡單的“一橫”,卻是一次大膽的嘗試,也是中國民航業從未有過的突破——此前中國民航機場的多跑道系統均為全平行布局。
在規劃圖上畫出的這“一橫”,凝結著團隊的智慧與心血。他們查閱了世界上大型樞紐機場的跑道構型,力圖通過合理規劃跑道方位布局,最大限度提升航空運行效率和安全性。
機場規劃容量、地理位置、周邊空域情況、運行環境等等均在考慮范圍之內,連附近的風向也經過了全年監測:北向風占比90%,南向風占比10%。
“這個布局可以讓飛機在地面上的滑行效率更高、空中飛行距離更短,旅客等候時間會更少、體驗更佳。”吳志暉說。
此外,由于首都機場落地的飛行流位于大興機場的右上方,橫向跑道能有效減少離港航班與首都機場飛行流之間的潛在沖突,從而提升運行效率。
根據計劃,大興機場40%的航空旅客業務量由南航集團承擔,南航官方發布的數據顯示,與在首都機場相比,從南方和華東方向進出大興的南航航班在空中飛行、地面滑行階段,可累計節省時間30~40分鐘。
運行效率的提升又可以帶來能耗的減少。相關專業團隊曾做過仿真對比測算,和四條跑道全部縱向平行相比,三縱一橫的布局每年可節省碳排放6萬噸。
也有人提出疑問:首都機場用3條跑道跑出了1億人次的年客流,為什么大興機場一期就要建設4條跑道?
事實上,正是綜合考慮了首都機場的現狀與困境,才提出了這樣的方案。
吳志暉解釋,首都機場三條跑道多年來已是全負荷運行,航班量早已達到設計極限,沒有冗余量,一旦出現問題需要關閉某條跑道,就會造成大量延誤,將給航空公司和旅客帶來很大困擾。“相當于路上塞車,效率會急劇下降,安全壓力增大,旅客體驗肯定也不好。”
“此外,首都機場一年能以50多萬架次航班飛出1億人次,因為進出港航班全部為大型機,波音737機型以下的小飛機不允許進入機場。”他說,這導致很多不具備大型飛機保障能力的支線機場無法直航北京,而就支線航空而言,百人以下的飛機才是經濟適用的,大興機場將給予它們更多的機會。
據悉,大興機場近期客流規劃為一年62萬架次、7200萬人次客流,遠期規劃為一年88萬架次、1億客流,遠期跑道規劃為6條。
俯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兩根緊繃的弦
此前,指揮部辦公樓門口立著一塊兩米多高、已經清零的電子倒計時牌,上面寫著“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距2019年6月30日竣工倒計時:x天x時x分x秒”。
牌子立于2018年7月6日,當天還舉辦了一場隆重的倒計時啟動大會。牌子靜默無聲,跳動的數字卻讓每個路過它的人不由地加快步伐,連空氣中都彌漫著一種緊迫感。
保質保量如期完工,是機場建設者們頭腦中繃緊的一根弦。
吳志暉說,2014年底動工時,2019年6月30日的竣工節點就已經掐好——后門已經封上了。
僅就飛行區而言,有幾個時間節點令他印象深刻。
2018年12月18日,恰逢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紀念日,飛行區澆筑了最后一倉混凝土,實現了4條跑道全部貫通。
跑道需要趕在年底之前貫通,因為從來年1月開始,就需要進行飛行校驗,燈光、供電、空管、空域、校驗中心等都需要協調配合,一個環節出問題,各個環節都會受影響。
2019年2月24日,大興機場圓滿完成歷時34天、112小時的飛行校驗,比原計劃提前了19天;5月13日,南航、東航、國航和廈航的4架大型客機在機場真機試飛,通過驗證。6月30日,機場全面竣工。
吳志暉說,竣工那天,大家的狀態和往日并無太多不同,幾年前預期的興奮感和慶功儀式都沒有出現。“指揮部主要成員開了個總結會,然后一起在清零的倒計時牌面前合了個影。”
安全,是繃在機場建設者們心里的另一根弦。
“安全是所有工作的前提,無論什么行業都一樣,但中國民航的安全基因更為厚重,安全意識已經融入到所有民航人的血液和骨子里了。”吳志暉說,“中國是全世界民航最安全的國家之一。”
安全隱患零容忍——這是中國民航的行業安全理念。
這一標準是從早些年的“安全事故零容忍”升級而來的。
關于二者的區別,吳志暉拿起桌上的茶杯,打了個比方:“這個杯子沒有蓋,容易灑水,這叫隱患——以前的標準是灑出水來不安全,現在是沒蓋蓋就不安全,是個風險點,得把蓋蓋上。”
據中國民航局發布的消息,截至2019年10月底,我國運輸航空實現持續安全飛行110個月、7864萬小時;2019年1月~10月,民航全行業未發生運輸航空事故,運輸航空責任原因事故征候和嚴重事故征候萬時率分別下降了25.3%和37.7%。
正式運營之后的大興機場日漸繁忙。現在,二期工程建設前期準備工作已經陸續展開。帶著一顆初心,吳志暉和團隊又投入到了緊張的工作中——新的戰斗在等待著他們。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