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20-02-02 08:01:02
戈壁灘上走出康莊道——回訪寧夏永寧縣閩寧鎮原隆村海國寶家
出銀川市區,隨賀蘭山山勢向西南,不到50公里就是永寧縣閩寧鎮。1997年春,當時在福建工作的習近平同志親自提議,福建和寧夏在此共同建設生態移民點。
跨越2000多公里,福建、寧夏兩省區東西攜手,在戈壁灘上建起了移民村鎮。
來自西海固貧困地區的6萬多生態移民,相繼被閩寧鎮攬入懷抱。閩寧鎮原隆村回族移民群眾海國寶一家,就是其中之一。2012年搬出大山,來到平川,成為一家人命運的轉折點。
2016年7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原隆移民村考察,并到海國寶家中看望,同村民代表交談。3年多過去,原隆村又有新變化,海國寶一家喜事也不少。
俯瞰寧夏永寧縣閩寧鎮原隆移民村 來源:新華社
新家真心好,日子花開艷
“前些日子,小兒子新買了輛越野車。大兒子如今每月工資漲到6000元,大兒媳也換了新工作。移民的日子越過越好,請總書記放心?!?/strong>
海國寶今年64歲,身材魁梧,滿面紅光。2012年,海國寶一家從寧夏固原市原州區上青石村遷至閩寧鎮。老村山大溝深,十年九旱,吃水難,行路難,上學難。一方水土實在養活不了一方人,8個自然村遷下來4個。
那時候,舉家遷出大山,他們流淚告別??吹叫录艺婧?,又激動得流了淚。
海國寶說:“總書記真心牽掛我們,最關心我們搬下來后能不能融入當地?!蹦翘?,習近平總書記拉著他的手,一進院,就問哪間是廚房。進廚房先開水龍頭,又看案板上準備炒啥菜。見屋里有炕,還看了看炕眼才放心。
屋子里陽光好、爐火旺,橡皮樹、燕子掌、吊蘭、月季長得正好。移民到了這,漸漸有了養花的習慣,不像在老村,入冬花就凍死了??粺脽岷?,炕邊潔凈,煤灰都看不見。村里近年搞環境提升,針對的就是過去往門外倒垃圾等老習慣。
海國寶愈發適應新生活?!鞍岢鰜砹?,還得融入新環境,走好小康路。前些日子,小兒子新買了輛越野車。大兒子如今每月工資漲到6000元,大兒媳也換了新工作。移民的日子越過越好,請總書記放心?!?/p>
2019年,海國寶回了趟老村。土崖上還找得見老窯洞,院子里已種滿了綠化的樹木。小孫女10歲,也跟著回去看老家。老家距離學校4公里,如今她上學400米。爺爺這一代人不識字,爸爸那一代人大多是初中畢業,現在全家供孫子孫女這一代讀書,目標是個個都要上大學。
人人都爭氣,自強埋頭干
“我學家政、葡萄種植,孩他爹學駕駛、電焊、泥瓦工。我覺得只要肯學肯干,就能長本事。慢慢我就懂了,所有幫助,都是為了讓咱自強?!?/strong>
馬愛紅是海國寶的大兒媳婦,見人靦腆,但很能吃苦。
“我學家政、葡萄種植,孩他爹學駕駛、電焊、泥瓦工。我覺得只要肯學肯干,就能長本事。慢慢我就懂了,所有幫助,都是為了讓咱自強?!瘪R愛紅學了家政,就在村邊養殖公司食堂做飯。前不久,她換了工作,去光伏大棚學種果蔬。學出來能承包大棚,收入就更高了。
馬愛紅的丈夫海福貴,目前是海家工資最高的人。習近平總書記來過不久,他考取了開大型拖拉機的執照,后來進入立蘭酒莊,工作很穩定。在賀蘭山東麓,葡萄釀酒是一大特色產業。閩寧鎮正好處在產業帶的重要地段上。
20多年前,遷來此地的人們發現,戈壁灘上雖然不適宜種糧,但這里的水土光熱,天然適宜種葡萄,特別是釀酒葡萄。在黃河西干渠、西夏渠的浸潤下,這里發展成為一片不可多得的釀酒葡萄產地。
2019年,閩寧鎮釀酒葡萄的種植面積又增加了1.5萬畝,達到6.3萬畝。養殖、光伏、菌草、大棚種植等產業也在蓬勃興起。馬愛紅轉行種果蔬,就是看好前景,“沒準將來收入能超過老公。”
大棚里剛種下1300株芹菜苗,等待著運往北京市場。這大棚,上面太陽能發電,下面采用滴灌,自動化控制,用蚯蚓糞種有機菜。馬愛紅有感觸:“沒技術真是不行?!?/p>
過去在山里是全家苦熬,現在是全家苦干。搬遷之前,海家務農,地不少,收成卻有限,廣種薄收,出力費工,每畝地才打300斤糧。如今供3個孩子上學,夫妻倆很累,卻干得很有勁,“連娃娃們在內,人人都很爭氣。”
昔日干沙灘,走出康莊道
“村里人最大的變化不是在臉上,而是在心里。我們變得會幫人了。先富帶后富就是這樣,今天你幫我,明天我幫人?!?/strong>
海家小兒媳賽得霞性格活潑,兩年前開了家化妝品店。小兒子海富財腦瓜活絡,開過餅屋,種過紅樹莓,裝過太陽能板,空閑時開工程運輸車。他夢想有天自己當老板,媳婦先圓了他的夢。
說話間,店里來了對聾啞夫婦。賽得霞忙前忙后幫著選唇膏,還給算了最低價?!按謇锶俗畲蟮淖兓皇窃谀樕?,而是在心里。我們變得會幫人了。先富帶后富就是這樣,今天你幫我,明天我幫人。幫助人時,會覺得自己變得有力量。”
在閩寧鎮,很多屋頂設計成兩頭尖尖翹起的福建風格。村民們通過那個房頂感恩遙遠的福建。“那么遠來幫我們,特別感激,也特別受教育?!?/p>
移民們剛搬來時,并不是這樣。有的頭腦里還帶著等靠要的慣性,每天寧可不工作,也要坐到鎮政府要救濟。2019年,閩寧鎮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達13500元以上。農民的生活一天天富足,更深刻的改變,是“心里的貧窮”。
村民們有了積蓄,有的甚至從打工仔變成老板。他們會拿出錢,幫身邊人救急。鎮里還有年輕人,從外鄉回來創業,帶著大家致富。
有一天,海國寶聽大孫子跟他媽媽講:你這么辛苦,還供我上學。等我上學出息了,你就在家歇著,讓我掙錢孝順你!這番話讓海國寶感慨:“知恩感恩是天性,是人的良心??倳?、黨中央、閩寧合作,我們領了多少恩情要回報!”
閩寧鎮曾經是塊“天上無飛鳥、地下不長草、十里無人煙、風吹沙粒跑”的荒地。甘甜的水滋潤了這方土地,更滋潤了一顆顆曾經荒蕪的心。昔日的干沙灘上種滿了希望,正在成為一片金沙灘。東西扶貧協作的“閩寧模式”,讓戈壁灘上走出了一條康莊大道。
【今日談】做好搬遷脫貧下半篇文章
陳凌
過去是“鍋里缺糧、缸里缺水、身上沒錢”,而今“龍頭一擰水冒著呢,每個人都干干凈凈的,精氣神大不一樣了”;以前住房差、出行難、上學難、就醫難,現在家家住新房、有院子,家用設施接近城里,公共服務完善便利……原隆村和海國寶家的今昔變化充分證明,移民搬遷是脫貧攻堅的一種有效方式。擺脫“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困境,這條路走對了。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易地搬遷脫貧一批”,“這是一個不得不為的措施,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政策性強、難度大,需要把工作做深做細?!比绻f搬得出是移民搬遷的上半篇文章,那么確保穩得住、能致富,則是讓移民搬遷工程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下半篇文章。閩寧鎮的探索之所以成功,原隆村的實踐之所以得人心,正在于做好了后續工作,避免了重搬遷、輕后續幫扶的問題,讓戶戶有營生、事事有人管、家家過得好。堅持搬遷、產業同步抓,因地制宜加大后續扶持力度,移民搬遷群眾的日子將更有奔頭,生活將更加紅火。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