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求是網
2020-02-09 16:33:02
“只有充滿自信的文明,才會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時包容、借鑒、吸收各種不同文明。”習近平總書記在敦煌研究院座談時的重要講話中闡明的這一深邃道理,是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潮流的生動概括,也蘊含著對推動當今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深刻啟迪。
飛天是敦煌藝術的標志之一。據統計,僅莫高窟就繪有飛天約4500身之多,加上其余石窟,共計近6000身。圖為榆林窟第15窟前室頂南側的飛天。敦煌研究院供圖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協和萬邦”的寬廣胸懷,吐納八面來風,自信而大度地開展同域外民族的交往交流,譜寫了萬里駝鈴萬里波的浩浩絲路長歌,創造了萬國衣冠會長安的盛唐氣象。敦煌文化,歷經千年歲月,依然生動詮釋著中華民族兼容并蓄、博采眾長、開拓進取的文化自信。
圖為莫高窟285窟,禪窟。受印度皮訶羅窟影響。來源:敦煌研究院
習近平總書記在這篇重要講話中再次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這種“自信”、這種“力量”,關鍵在于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在長期演進過程中,中國人形成了看待世界、看待社會、看待人生的獨特價值體系、文化內涵和精神品質。比如,中華民族保持著海納百川、開放包容的胸襟氣度,認為“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張“和而不同”“求同存異”,倡導不同文明和諧發展、和平共處,等等。這些思想體系和精神追求,是“我們區別于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鑄就了中華民族博采眾長的文化自信”。
圖為莫高窟196窟,中心佛壇窟。與中原寺廟佛殿和世俗宮室殿堂相似。來源:敦煌研究院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高度的文化自覺與文化擔當,反復強調“文明特別是思想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等等。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習近平總書記在這篇重要講話中,既深刻論述了中華文明獨特的價值體系、文化精神對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更對研究和弘揚敦煌文化提出明確要求,“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歷史遺存背后蘊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價值理念、道德規范等,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要揭示蘊含其中的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懷和文化自信”。這是對傳承保護和研究弘揚敦煌文化的具體指導,更為新時代繼承好弘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指明了方向。
撰稿:何雯雯 周璐銘
選圖:劉名美
策劃:李丹華 韓辰
審核:宋維強
監制:馬建輝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