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20-02-12 08:35:02
“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抗金名將岳飛留給我們的,除了氣吞山河的壯烈,莫須冤死的悲戚,還有一段精忠報國的熱血家訓。習近平總書記就曾多次講述過岳母刺字的故事。
岳母刺字的故事給總書記留下了怎樣的記憶?總書記為何多次講述這個故事?新時代,我們重溫這個故事,又會有哪些新的感悟?本期《習近平講述的故事》為您娓娓道來。
“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九百多年前,抗金名將岳飛留給我們的,除了氣吞山河的壯烈,莫須冤死的悲戚,還有一段精忠報國的熱血家訓。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講過岳母刺字的故事,強調(diào)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父母應引導孩子成為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2016年1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說:“我從小就看我媽媽給我買的小人書《岳飛傳》,有十幾本,其中一本就是講‘岳母刺字’,精忠報國在我腦海中留下的印象很深。”
917年前,岳飛的母親姚氏在一個普通農(nóng)家,生下了岳飛,取字鵬舉,希望兒子做人正直、奮發(fā)有為。姚氏極其重視對岳飛的教育。紙筆太貴,她就用樹枝在沙地上教岳飛識字。自己省吃儉用,也要送岳飛去學堂讀書。
岳母姚氏性格剛直,思想開明。相傳有一天,岳飛的幾個結(jié)拜兄弟來找岳飛攔路搶劫,被岳飛拒絕了。岳飛還規(guī)勸他們不要圖財害命。岳母聽說之后內(nèi)心十分高興,但是仍然告誡岳飛,人窮,志不能窮。
公元1127年,金軍攻破北宋首都,將東京城搶掠一空。國破家亡在即,岳母勉勵岳飛保家衛(wèi)國。她擔心兒子在復雜局勢下思想動搖,臨行前在兒子脊背上刺下了“盡忠報國”四個字。
可能在我們大家的記憶當中都是米字旁的“精忠報國”。但是,如果說岳飛背后有刺字的話,那就應該是“盡忠報國”。因為在當時,岳飛只可能說他自己是竭盡全力,盡其所能地去報效國家。而我們大家記憶當中的“精忠報國”,其實是后人對岳飛的一種評價。
岳母刺字的故事千百年來家喻戶曉。雖然它缺乏史料的有效支撐,但是不妨礙它成為我們傳統(tǒng)文化中寶貴的一部分。我們知道岳母作為一個平凡的母親,在家國危機的關(guān)頭,激勵兒子保家衛(wèi)國。這正是千百年來,中國人家國情懷在文化傳承中重要的精神基因。
位于河南省湯陰縣的宋岳忠武王廟就是岳飛廟,又名精忠廟。門口的“忠”、“孝”二字,是岳飛對母訓的躬親踐行。公元1129年,岳飛的家鄉(xiāng)被金兵占領(lǐng)。岳母托人傳話給岳飛,“無以老媼為念也”。岳母這份舍己為國的大義情懷,深深影響著岳飛。二十載從軍歲月,岳飛同金軍戰(zhàn)斗數(shù)百次,所向披靡。盡管秦檜等奸佞小人百般詬病阻撓,他卻始終不屈,寧死不自誣。
在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里,非常重視家風建設。精忠報國,忠義傳家,這就是優(yōu)良家風的重要內(nèi)容。它傳承的是社會向善的精神之鈣,是新時代每一個中國人不可或缺的精神血脈。習近平總書記講述的岳母刺字的故事,就是要我們重視家風,營造愛國的情懷,嚴于教子,廉潔齊家。這對于我們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建設和諧社會,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總指導:何平
總策劃:劉思揚
監(jiān)制:劉剛
出品人:孫志平
制片人:樊華
統(tǒng)籌:幸培瑜、韓珅
編導:王志斌、王玉璐、彭卓、陳曉宇、甄曉博(實習)
記者:楊陽、張彩霞、楊靜、李濤、王懌文、劉彬、郭杰文、羅晨、麻翛然(報道員)
包裝:夏勇
海報:韓舒堯(實習)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新華通訊社出品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