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20-03-25 08:04:03
中國站在疫情防控最前沿,采取有力有效防控舉措,為其他國家和地區防控疫情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窗口
當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國家和地區已超過180個。
從過往經驗看,國際合作對于遏制大規模傳染病的蔓延,尤其是新型病毒引發的疫情意義重大。以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為例,一方面,中國站在疫情防控最前沿,采取有力有效防控舉措,為其他國家和地區防控疫情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窗口。另一方面,國際醫療科研合作、國家間物資支持等,以及世界衛生組織等為協調資源、分享信息、阻遏污名化所發揮的關鍵作用,有助于世界盡早建立并不斷完善科學有效的防控體系。盡管全球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體制和能力還存在不足,但如果沒有中國作出的巨大貢獻,以及中國與包括世衛組織在內的國際社會的廣泛合作,當前全球疫情形勢將更為嚴峻。
疫情防控無法遵循統一模式,但盡早發現和救助患者、及時遏制疫情擴散是疫情防控的基礎。中國作為全球抗擊疫情最初的主戰場,付出的努力最大,采取的舉措最嚴,獲得的直接經驗最豐富,疫情防控的成效也最顯著,得到了國際社會高度肯定。中國在抗擊疫情中采取了諸多有效舉措,例如全政府、全社會的動員體系,阻斷疫情擴散的空前強力措施,及時、充分地與世衛組織等開展信息溝通和經驗分享,深度參與國際醫療合作和科研攻關等,都為防控取得積極成效提供了重要保障。中方采取的統籌兼顧、科學防控、精準施策以及因時因地靈活調整的策略,尤其值得國際社會借鑒。
此次疫情也暴露出全球公共衛生治理體系存在的短板。一方面,不同國家在文化傳統、政治制度、社會規范、價值導向、公共衛生資源和能力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另一方面,公共衛生安全風險的分布特性以及應對這些風險的資源儲備不平衡,加之地緣政治和國際安全沖突等,對國際合作應對危機構成嚴峻挑戰。國際社會需要加快轉變全球公共衛生安全觀念,避免在“恐慌—忽視”兩極間搖擺;加快彌補全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短板,尤其要加強許多公共衛生體系薄弱國家的能力建設,使這些國家能夠切實遵守《國際衛生條例(2005)》,從而形成更有效合力;進一步增強全球公共衛生領域的領導力,彌補公共衛生領域國際合作的資源短缺,著力減少污名化、政治化對全球疫情防控大局的干擾;加強國際社會在公共衛生領域,特別是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方面的經驗與知識分享。
人類同疫情的斗爭史已經并將不斷證明,團結協作才是人類遏制大規模傳染病的正解。當前,二十國集團輪值主席國沙特阿拉伯已提議召開二十國集團領導人視頻會議,一些國家和地區也在探討加強疫情防控合作。團結合作是全球公共衛生安全治理的大勢,也是維護人類健康福祉、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由之路。
(作者為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