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03-25 14:40:03
新華社貴陽3月25日電(記者潘德鑫、劉勤兵)24日,陽光明媚。地處烏蒙山區的貴州省六枝特區牛場鄉大箐村碰到難得的好天氣。
從村活動室出發,沿著3米多寬的水泥路向北行約2.5公里,有一處2畝左右的“大坑”,有農戶正在下面翻地。
“這里就是‘干魚塘’。”村主任陳國祥告訴記者,“大坑”原是村里的魚塘,因特殊的喀斯特地貌,魚塘蓄不住水也養不了魚。干涸多年后,村民將魚塘改成耕地種玉米,并將其所在區域取名“干魚塘”。
“干魚塘”不遠處一塊草坪上,停了一輛農用三輪車和幾輛電動摩托車,還有3個裝滿水的白色大桶和近百個黑色塑料筐。塑料筐里裝滿了土黃色的“疙瘩”,個頭比雞蛋略大。湊近能看到,每個“疙瘩”中間都冒出一小截粉紅色的嫩芽。
“這是魔芋種子,要馬上送到地里。”說話間,村民張清林麻利地把一個裝滿魔芋種子的塑料筐甩到肩上。
跟著張清林走了幾十米,來到一處小山坡,依稀能聽到說笑聲,還有鋤頭砸進土里的“嚓嚓”聲。翻過小山坡,只見30多個村民正在地里干活。
最前頭的兩人拉著繩子量行距,每隔40公分一行,量好后沿繩子撒上石灰做標記;緊跟其后的人沿著相鄰兩條白色石灰線的中心線擺種子,每隔30公分一顆,粉紅色的嫩芽必須斜著朝上;接著,有人背著農用噴霧器往種子上噴水,水里添加了魔芋生長需要的有機肥;最后面的人拿著鋤頭,沿著石灰線往中間攏土,翻起的土正好蓋住魔芋種子,原來的石灰線也變成了直直的壟溝。
“魔芋是村里的扶貧主產業,前段時間因疫情防控種植進度不是很快,這幾天天氣好,剩下的這60多畝得抓緊種完。”駐村第一書記劉安湖說。
多年以來,受交通、地貌所限,大箐村只能選擇玉米作為主產業,經濟效益低。2014年,全村共395戶,有146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
2017年,村里通了水泥路,也開始調整產業結構,用魔芋、車厘子、辣椒等逐步替代玉米種植。
“日子是越過越好。”田間休息時,張清林扳著指頭給記者算了算:流轉出去的土地能得差不多3000元,自家的7畝辣椒能收6000多元,養了兩頭母豬也能變錢,平日在合作社務工每天能得80元。
村合作社負責人高川說,大箐村的魔芋種植面積已達1000畝,種出的魔芋全部由云南、四川的食品加工廠收購,每畝每年純收入過萬、勞務支出超過2000元。
在魔芋等經濟作物帶動下,大箐村人均年收入從2017年的2900余元增加到2019年的4500元,全村也于2019年脫貧出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