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健康報
2020-03-26 09:16:03
□首席記者葉龍杰本報記者于夢非
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在4萬多名援鄂醫護人員中,有1.2萬多名“90后”“00后”,差不多是整個隊伍的1/3。
“我們年輕,像一輪紅日剛出海;我們健壯,像一排排白楊要成材;我們熱情,像滾滾的浪潮、熊熊的火;我們純潔,像藍天、白云彩……”成長起來的年輕醫務工作者,向著疫情的中心地帶挺進,向著扼殺人類呼吸的病毒開戰,向著護佑人民健康的目標站直身板。保衛武漢、保衛祖國,這是他們從心底發出的錚錚誓言。
沒想到會經歷如此大的“風暴”
在“90后”這個群體中,年紀最大的剛到而立之年。對大部分的“90后”而言,2003年的SARS疫情多是一個模糊記憶,而新冠肺炎疫情卻出現了他們沖鋒在前的身影。
3月11日晚7時,吳超和王奔在電腦上敲完了一封信。這封信的開頭寫著“尊敬的習近平總書記”,信的末尾是兩人的簽名,還有北京大學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全體“90后”黨員的名字。
1990年出生的吳超是一名有著9年黨齡的“老黨員”,是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第二臨時黨支部書記。王奔比吳超小3歲,也有6年黨齡了,是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第四臨時黨支部書記。他倆同為北京大學的學生,畢業后都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工作。吳超是一位神經外科醫生,王奔是一位骨科醫生。
2月7日,兩人作為北醫三院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隊員,來到了武漢。當時,武漢疫情防控處于最吃勁的時候,每日新增確診新冠肺炎患者將近3000人,急需大量的醫務人員前來支援。
下了飛機,武漢天河機場空空蕩蕩的場景讓醫療隊員普遍感到緊張。這種緊張感,等吳超、王奔第一次進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的重癥病房時,更加強化了。
眼前的護目鏡凝結著水汽,病房內用于制造“負壓”的風扇嗡嗡作響,防護服、隔離衣、手套等讓行動變得遲緩,醫務人員為了交流清晰只能提高嗓音。
此前,王奔偶爾感覺自己會被當作孩子看待。武漢暴發疫情后,很多人意識到將會有醫務人員前往支援。王奔瞞著家人報了名,跟著醫療隊來到了武漢,隨后才給母親打了電話。“她的反應比想象的淡定一些,希望我做好個人防護,安全歸來。”王奔說。
來到戰“疫”前沿,只是為了盡一份醫務人員的職責。兩人沒把新冠肺炎想得云淡風輕,卻也沒想到會經歷如此大的“風暴”。2月14日凌晨5時,武漢突然刮起大風,風夾著雨打在玻璃上,病房里一位50多歲的腎移植后患者突然情況不好,王奔與共同當班的醫務人員沖到患者身邊搶救,伴隨著陣陣雷聲為患者一下下地做著心外按壓……
“由于病情過重,我們最終沒能留住他。那一刻作為醫者,內心的無力和悲痛難以言語。當時,更理解了身上的責任和使命。”王奔回憶。
兩位年輕的醫生,在抗疫一線漸漸收獲了內在的成長感,覺得該表達出來,但又該如何表達?
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赴湖北省武漢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在火神山醫院指揮中心視頻連線感染科病房,與病房內的患者和醫務人員親切交流。吳超和王奔萌生了給總書記寫信的想法。
在吳超和王奔的了解中,此次參與抗疫的“90后”很多,比如北醫三院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的100多位護士中,很多就是“90后”,年紀最小的是1997年出生的。王奔說,想代表“90后”群體發聲,向總書記表達心聲:“我們已經成長起來了,不是嬌滴滴的一代,不怕苦、不怕犧牲。”
“信的內容不長,主要匯報對疫情的認識、醫療隊在武漢的工作,以及我們的感悟。”吳超說,沒想到總書記會回信,給“90后”們這么大的鼓勵和肯定。
牽著我的手,閉上眼睛,你也不會迷路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這場疫情,對全國人民是挑戰,對參與戰“疫”的“90后”群體是精神與勇氣的洗禮。
“是有些害怕,還有點手忙腳亂的。手一直在抖,嘴里不停地絮叨‘打擾您了’,酒精瓶擰了半天才擰開。”河南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的“90后”護士賈曉陽,肩負一項特殊的任務——對病逝的患者遺體消毒包裹。她送走的第一位患者是一位70多歲的奶奶。雖然害怕,但她還是努力做好每一項工作,讓逝者有尊嚴、體面地離開人世。
賈曉陽是河南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呼吸科的一名護士,當得知醫院要組建醫療隊前往武漢支援時,她覺得“是時候再次踏上戰場了”,因為自己不僅是一名護士,還是一名退伍軍人。
在武漢市第一醫院重癥醫學科,1997年出生的男護士陳耀中是科里最年輕的黨員,同事們平常都喊他“小兄弟”。2019年12月底,醫院重癥醫學科成立新冠肺炎隔離病區,陳耀中穿上防護服跟著同事一起投入戰斗,直至大年三十下夜班后開始自我隔離休整。
2月11日,武漢市第一醫院被緊急征用為新冠肺炎重癥定點醫院,醫院連夜騰空整棟外科樓改建成隔離病房。2月12日,外科樓開始收治患者,陳耀中再次投入護理工作。
“工作跟以往差不多,只不過穿上了厚重的防護裝備。”陳耀中說,在ICU工作一年多,見慣了生死。平常,ICU的重癥患者,每天在規定的時間有親人可探視,人走時會通知家屬來看最后一眼。可死亡的新冠肺炎患者,從進ICU到出去,親人一面都見不到。為此,他為亡者傷心難過,晚上經常做噩夢,夢里還在面對亡者。驚醒后他無法入睡,只好叫醒出租房里的同事。經過同事的開導安慰,他才能稍稍平復心緒,第二天繼續忙碌在病區里。
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來自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的“90后”護士熊歡,和一群姐妹們一起,是第一批支援金銀潭醫院的人,被安排到重癥監護室工作。重癥病人有的生活不能自理,抽血、吸痰、喂飯、護理大小便等,每一項都需要她們給予幫助,但這些難不倒她們,讓她們為難的是防護。
戴上口罩、手套、鞋套和護目鏡,套上密不透氣的防護服,有時悶得讓人窒息,要大口呼吸才能緩解;護目鏡上起霧不能擦拭,只能靠不停走動來保持清晰;在工作時間內喝不上水,4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不能上洗手間。一天下來,脫下防護服渾身濕透,手被汗水泡脹,臉上有深深的勒痕。在醫院感染科新冠肺炎病區,聽著有醫護同行倒下的消息,熊歡不止一次地問自己,下一個會不會是自己?對于新冠這個神出鬼沒的病毒,她擔心、害怕,內心一次次掙扎。然后,學著冷靜下來,再去安慰更多的人:“如果我們都垮了,患者怎么辦?”
“會好的,都會好的。”“大家加油!”“牽著我的手,閉上眼睛,你也不會迷路。”這些話,熊歡每天都要重復很多遍,在彼此眼神交匯的一瞬間,無聲的力量在產生。
“輪到我們履行對社會的責任”
力量使人快速成長。國家有難時,“90后”們把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
“我不想哭,我的眼淚在眼睛里打圈,我哭的話護目鏡就花了,就干不了事情了,對不起……”面對媒體的攝像機,穿著一身防護服、戴著護目鏡的朱海秀在說了一聲“對不起”后轉身離開。
今年22歲的朱海秀是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內科ICU的一名護士。1月24日除夕夜,她報名參加了廣東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支援武漢市漢口醫院。3月22日,朱海秀和她的戰友們完成馳援任務返回廣東,她說:“很感激,很不舍,留戀戰斗了50多天的地方,謝謝武漢和武漢人民。”
“我就像提著一袋子一袋子的‘炸藥’。隔離病區的垃圾都是高污染的,我們需要做三級防護。有一個額外的頭套,我覺得挺好看,但其實特別悶,在里面喘不上氣,稍一活動就吃力。”山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援鄂國家醫療隊的“90后”護士畢舒寧負責清理隔離病房里的垃圾,穿著防護服的她,經常一下就提起三四袋半人高、裝得滿滿的垃圾袋,送到指定地點處理。
“氣管插管并不算難度很大的操作,然而面對新冠肺炎患者就有些不同了。”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90后”麻醉科醫生周亞群說這話時,仔細地準備著每一樣藥品和手術器材,并用紅色記號筆做好標注。作為麻醉助手,他要負責氣管插管,參與了全國首例新冠肺炎病人主動脈夾層手術。
進手術室前,同事用記號筆在他的防護服上寫下“90后帥哥周亞群”。出了手術室,換下隔離服的周亞群已經全身濕透。周亞群坦言,參加工作一年完成過幾百例氣管插管,身在“紅區”為新冠病人插管還是讓他倍感壓力,“可每一次做完,看到病人的氧飽和度升高,又會覺得無比自豪”。
付源偉是北醫三院第三批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隊員、急診科住院醫師,職責是危重患者的管理。在6小時工作時間里,對氣管插管患者進行動脈血氣分析、調整呼吸機參數、調整血管活性藥物、中心靜脈置管。這些在急診搶救室里很熟悉的操作,讓身著厚重防護裝備的付源偉沒一會兒就出一身汗,每一個動作都需要付出雙倍的體力。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輪到我們‘90后’履行對社會的責任,這是中國精神的傳承。”付源偉說。
在武漢,還有很多“90后公衛人”。他們每天走進病房進行流調,與患者面對面了解密切接觸人員的信息;肩背手提消毒器具,出現在消殺現場;走街串巷,參與社區防控。
1993年出生的王帥,來自武漢市疾控中心,每天要跑兩三趟定點醫院進行流調,每趟平均需要花費兩三個小時。“我也會擔心自己,但一想到還有那么多患者,覺得自己不能停下。”
王帥的同事趙思琪1994年出生。春節前夕,已在金銀潭醫院流調了近10天的她,面對遠方家人的詢問,撒謊說自己在辦公室值班。后來,趙思琪收到弟弟在得知真相后發來的一封電子家書:“媽媽說,你愛吃的菜不會涼,給你打的糍粑不會壞,家的門等你回來。”
大家都說我們是“離病毒最近”的人
曾經,他們是爸媽放心不下的孩子;如今,他們卻已白衣執甲,給患者帶來生機和溫暖。
在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癥患者的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有一支插管小分隊。每一次氣管插管操作,他們都冒著很大對感染風險。武漢協和醫院的“90后”醫生陳雪吟是小分隊的成員之一。
“大家都說我們是‘離病毒最近’的人,也有人叫我們‘插管敢死隊’,說一點不怕是不可能的;可看到越來越多的患者脫離呼吸機,拔除氣管插管逐漸康復,我們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寫給爸媽的信中,陳雪吟說:“可能在你們眼里,我永遠是長不大的小孩。我想告訴你們的是,作為“90后”,我們將自己置于最危險的境地,不是一個年少輕狂的決定,而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擔當。小時候,你們告訴我做一個正直、善良、有擔當的人,我一直在努力成為這樣的人。”
袁曉寧是北醫三院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副隊長、感染科副主任,被年輕的同事們親切地稱呼“袁媽媽”。
“袁媽媽”29歲時,在北醫三院消化科已是骨干護士,正趕上SARS疫情。“那時想著進一步提升自己,成為護理專家。”袁曉寧說,接管第一例SARS重癥患者后,她就持續護理這位患者從消化科轉到重癥病房,歷時1個多月。當時,傳染病防治條件比不上現在,許多醫務人員感染。但袁曉寧沒有猶豫,心里做了最壞的打算,盡管是那么放不下3歲多的孩子。
袁曉寧說,第一次院感培訓的場景讓袁曉寧放了心。平常時候開會,年輕人多會拿著手機,邊聽邊看;此次備戰,專注的眼神齊刷刷投向袁曉寧。
進入重癥病房的第一天,袁曉寧隔著護目鏡看到,“90后”們對病人的護理和治療一絲不茍,若非寫在隔離衣上的名字,已然讓人忘記他們是正在面對兇險病毒的年輕人,而是舍生忘死的老兵。
“這就是我眼中的‘90后’戰友,讓我放心,讓我疼愛,讓我敬佩,也讓我和他們站在一起倍感驕傲。”山大二院援湖北國家醫療隊副隊長王欣感慨,這還是第一次在這么艱巨的任務中和“90后”們共事。之所以叫這些小戰士們“孩子”,是因為他的兒子也是“90后”。但在共同戰斗的日子里,他欣慰地看到孩子們敢于直面生死的考驗,有畏懼但沒有退縮,有緊張但沒有慌亂,有思念親人的淚水也有打靶歸來的歡歌。
感受到“為人民服務”的分量
吳超和王奔執筆的《給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寄了出去。
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后”黨員的回信中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爭中,你們青年人同在一線英勇奮戰的廣大疫情防控人員一道,不畏艱險、沖鋒在前、舍生忘死,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廣大青年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
一頁頁戰疫日記、一封封溫情家書、一篇篇新聞報道、一幀幀影像畫面,匯聚著“90后”們的戰疫身影,訴說著他們的戰疫故事。他們,代表著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時代擔當。
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馬曉偉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后”黨員回信,充分肯定青年群體在一線疫情防控中作出的重要貢獻,不僅飽含對“90后”黨員的褒揚與期許,更是對全體醫務工作者的鼓舞和鞭策。
“看到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我頗感振奮。抗疫的經歷讓我深感肩負的責任,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是國家賦予我們的責任。”1991年出生的第一批援鄂國家醫療隊隊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消化內科醫生董錦沛說,“這場疫情也讓我更懂得親人的珍貴,對生活更加感恩。”
1995年出生的第三批援鄂國家醫療隊員、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泌尿外科護士權怡說:“我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負責患者的生活護理,采血、采集尿標本,以及吸痰、協助醫生氣管插管等感染風險較高的工作。這次支援武漢是我人生中特別寶貴的經歷,讓我真正地認識到,從醫是對社會的貢獻和人生價值的追求。”
得知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的那天,吳超和王奔按照既定的排班,繼續到重癥病房工作。穿著防護服在重癥病房查房,對在院的患者一一問診,到患者身邊面對面交流。王奔在隔離服的密閉空間里,每查5個病人就得休息10分鐘。有一位患者看到了,對他豎起大拇指說:“小伙子,有擔當”。
“基礎護理、問診、寫病歷、開醫囑,這些工作看似簡單,卻關系病人的生死,每一步都需要嚴謹去做。”吳超表示,在病房期間,讓他最感到悲痛的是一位20多歲的骨髓移植患者。“如果沒有患上新冠肺炎,她可能在父母的陪伴下安心地接受治療,或者在父母的懷抱中離去。”因為疫情,這位“90后”患者經全力搶救仍沒能逃過一劫,沒能與父母做最后的道別。
災難是成長的催化劑。見證這一幕后,吳超說,真的感受到“為人民服務”的沉重分量。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罷了……”在戰“疫”一線,“90后”與前輩們一起,迎難而上、挺身而出,合奏出一曲壯麗的青春之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