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04-07 15:48:04
新華社貴陽4月7日電 題:辣子村的路通到“心頭”
新華社記者王新明、鄭明鴻
從貴州劍河縣城出發,車子沿著水泥路緩緩前行,彎道一個接著一個,短短6公里路程、走了約30分鐘后,記者來到辣子村。
這是一個被大山擁抱的苗族村寨,299戶1507人全是苗族。走進村里,只見一棟棟吊腳樓立在茂密的林間,剛翻過土不久的田里,散發著春天的氣息。2014年,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有99戶478人,貧困發生率達32%。
“我們這過去都是泥巴路,路兩邊是木制旱廁,一下雨,糞便、污水到處流,村里臭烘烘的。寨內公路也沒有修通,運輸主要靠人背馬馱,成本很高。”辣子村村支書劉永哲說,2019年,財政部貴州監管局幫扶辣子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
不僅修寨內公路“暢通動脈”,還修串寨步道暢通“毛細血管”。在財政部貴州監管局幫扶協調下,水泥路爬坡上坎進了村民家。
在辣子村五組,一條寬約3米的水泥路將30戶農戶連在一起。68歲的貧困戶劉永杰家里有8口人,他和老伴身體都不好,看著水泥路進了自家院子,他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
“你看,這水泥路多寬、多好走,走上去鞋子不沾泥,想去哪抬腳就去了。”劉永杰說,不僅路通了,他家還享受低保、危房改造補助、食用菌產業分紅,2019年家里脫了貧,日子越來越有盼頭。
“幫扶干部經常來家里問缺什么、有什么困難,我就跟他們說,感謝他們幫我家脫貧,以后得靠自己,不能懶、不能總指著別人幫。”劉永杰說。
財政部貴州監管局駐辣子村第一書記何建新,高高的個子、黝黑的皮膚,說話總帶著微笑。駐村一年,他吃住在村,幾乎天天往農戶家里跑,城市里工作生活的痕跡在他身上越來越淡。
“路不僅是基礎,還是信心。有了路,才能讓村民看到奔頭。”何建新說,修路的時候,無論是干部還是村民,大家勁往一處使、汗水一起流,路很快就修通了。
“把路修通是村民們天天盼望的事,他們盼的就是我們要努力干好的。”何建新說,不僅修路,局里還協調貴州省交通運輸廳、省住建廳等對辣子村危房改造、廁所改造等提供支持。
路通了,產業發展就有了基礎。辣子村黨員干部帶領貧困戶發展黑木耳種植,目前,首批新鮮黑木耳已全部賣出。
今年,劍河縣包括辣子村在內的181個貧困村脫貧出列,辣子村貧困發生率下降至2019年末的2.32%。
村子脫貧只是邁出了第一步。清明假期,財政部貴州監管局副局長王宏和同事們趕到辣子村,將村里最需要的水泥送到村委會院子。
“一家企業了解辣子村情況后,捐贈了125噸水泥,我們今天趕來不僅要把水泥分發給村民,還要現場了解村里的實際困難,查實情、找癥結、拿對策。”王宏說。
希望多支持村里發展產業、希望提供些文化活動設備、希望給村里發展旅游多想點辦法……村里提出了發展需求,王宏和同事們逐條記錄。
“我們會把這些需求列入扶貧臺賬,逐個解決。”王宏說。
走出村子,夜幕降臨。“有這么多人幫我們,辣子村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劉永哲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