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美麗中國瞭望|攜手行動,踐行綠色生活方式

來源:

作者:

2020-04-09 11:16:04

綠色,是一種發展理念;綠色,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浙江考察時指出,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推進城鄉環境整治,完善公共衛生設施,提倡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

提倡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是建設生態文明的內在要求,也是社會價值觀的重大進步。在今年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我們對此有更清醒深刻的認識。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僅有經濟崛起是不夠的,必須伴之以先進理念的樹立。從某種角度來說,綠色生活照鑒著現代社會的一種文明品質,意味著社會成員懂得自我規約、懂得尊重公共空間、懂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標注著我們社會的文明水平。

近些年來,各地黨委政府、企業等不斷加大環境治理力度,藍天白云、青山綠水漸漸回到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提升,每個人都是環境質量改善的受益者。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作為公民個體,既有享受良好環境質量的權力,也有承擔起保護、治理環境的責任與義務。而積極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就是履行公民責任和義務的一種重要形式和具體行動。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念是實踐的指南。要形成綠色生活方式,我們每個人都要在思想觀念上來一次破舊立新,堅決摒棄奢侈浪費、以破壞自然環境為代價的生活方式,樹立綠色環保生活理念,樹立新的價值觀、生活觀和消費觀。要通過學校教育、媒體報道、制度引導、監督約束等各種方式,讓綠色理念更好地融入社會主流價值觀念,逐步轉變落后的生活風俗習慣。只有激發出每個人的踐行綠色生活的熱情,以思想自覺引領行為自覺,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改變多年來的生活理念、生活習慣、生活方式并不容易,關鍵在于堅持,在于行動。這些年來,綠色生活理念逐漸深入人心,但是,還沒有完全變成每個人的自覺行動。特別是在涉及公共空間的事情方面,公眾的參與積極性就沒那么高。例如,垃圾分類作為踐行綠色生活方式的重要內容之一,一些地方提倡推行了很多年,成效不夠明顯,有的地方堅持了一段時間就半途而廢了。但是,在上海等地,通過培育市民的公共意識與垃圾分類習慣,健全法律法規和工作機制,完善軟硬件配套設施,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從中可以看出,好的理念要產生效果,關鍵在于落實到行動中。推動形成綠色生活方式,是一項需要精心設計的系統工程,需要各方持續發力、久久為功。

良好的生態環境與每個人的行為息息相關,每個人的舉手之勞都能為環境質量的改善做出貢獻。作為普通公眾,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可以更環保、更綠色、更文明。留意觀察就能發現,在我們身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外出隨身攜帶便攜式餐具,不用一次性杯子和塑料袋;日常出行選擇新能源車,步行或騎自行車,等等。只要大家一起行動,就會形成綠色生活的新風尚;只要堅持不懈,點滴之舉匯聚起來,必將形成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巨大力量。

綠色生活,是一種現實的要求,更是一種文明的姿態。我們只有攜手行動,轉變生活習慣和消費方式,才能讓綠色生活理念成為生活中那條細細的紅線,推動綠色生活方式更加深入人心,進而為我們的后代贏得永續發展的美好未來。

[責任編輯:楊凡、武云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甘肅敦煌建疏勒河道綠色屏障 保護生態安全

疏勒河敦煌西湖自然保護區段大部分河道無植被,沙化嚴重,被稱為“北枯溝”。中新網蘭州4月9日電3月底以來,為筑牢生態屏障,甘肅敦煌境內...[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0-04-09

97%以上森林草原火災人為引發 涼山州政府被約談

97%以上森林草原火災人為引發涼山州政府被約談。【編輯:葉攀】[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0-04-09

應急管理部:97%以上森林草原火災是人為原因引發

中新網客戶端4月9日電應急管理部火災防治管理司司長彭小國9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野外火源是引發森林草原火災的最主要因素,不少引...[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0-04-09

山西實施汽車消費專項獎勵 轎車、SUV每輛獎勵6000元

山西省政府辦公廳4月8日發布《關于實施汽車消費專項獎勵的通知》。山西省消費者新購買的由本省整車企業生產的整車,給予購置車輛一次性消費...[詳細]
太原晚報 2020-04-09

“用自己的方式,守護這座深愛的城市”

[詳細]
光明網-《光明日報》 2020-04-09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