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老付種桃有“三不”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2020-04-16 13:47:04

老付種桃有“三不”(第一落點·決勝小康在基層②)

風和日麗,桃花盛開。付維剛的黃桃園熱鬧起來,有不少前來賞花的游客。付維剛抽了個空,背著兒子爬上黃桃園附近的山,登高望遠,讓兒子也看看自家的“桃花源”。

不甘認輸

付維剛是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龍鳳村村民。

當過兵、打過工,付維剛身強體壯,如今經營30畝桃園,曾經卻是貧困戶。

這得從他的家庭情況說起。2006年,付維剛的兒子出生時就患有先天疾病。他帶著兒子走遍北京、上海各大醫院,看病欠下了20多萬元。10多年時間,付維剛一邊打工,一邊照看孩子。艱難的時候,他和妻子共吃一份盒飯,吃不飽就只加一份米飯。

孩子漸漸長大,可生活仍然不能自理。“治不好病,但也要讓孩子過得好一點,全家也要過上好日子。”付維剛決定試一試,便在2015年回鄉創業。

回家做什么產業呢?在浙江打工時,見親戚種黃桃致富,付維剛也跟著學。種黃桃,地必不可少。付維剛家地少,只得尋求鄰里幫助,流轉了15畝土地。果苗買好,正要栽種的時候,付維剛卻遇到難題——有幾家人改主意了,要收回土地。

原來,當地硬化道路。交通改善了,原有土地有了“升值”可能。付維剛想盡辦法,托人說情、軟磨硬泡,可還是有幾戶人家不同意,15畝縮水為10畝。

最讓人頭疼的是,臨時退出的土地中,有一塊剛好在果園中心。付維剛想了很多辦法,最后和對方“置換”土地,終于把問題解決了。

“10畝也要種,以前那么多苦都熬過來了,沒趴下就要干到底!”付維剛翻著20年前當兵時的照片,創業的決心更加堅定。

不算小賬

春華秋實。2017年,黃桃實現量產,付維剛賺了一筆。

收入已經突破貧困線,能不能徹底摘掉貧困帽呢?村干部考慮到他家情況特殊,決定再繼續扶持一段時間。

付維剛成功后,當年改主意的農戶又找上門來,要求流轉土地給他。付維剛痛快答應,擴大種植面積。現在,果園面積接近30畝,年收入20多萬元。

不僅如此,還有村民來取經,想跟著種。付維剛二話不說,手把手地教,還給對方送果苗。目前,周圍已有4戶人家種植黃桃。

有人說:“別人都種了,你就不好賣了。”付維剛笑了笑:“不分你的我的,有錢老鄉們一起賺。不能算小賬,得算大賬。咱的桃子又大又甜,不愁賣不出去。”他的底氣源于一顆顆淌出的汗水和一把把用壞的剪刀。

“當年我困難的時候,那么多人幫了我,現在我幫幫別人是應該的。”付維剛還有一個計劃,就是把當地村民帶動起來,打造黃桃產業,做深加工。

不改原則

能賣好價錢,除了桃子甜,付維剛還有一個“法寶”,那就是誠實守信。

有人問,“你這桃子打農藥嗎?”一般可能得到否定回答,付維剛卻實話實說:“一點藥都不打確實不行,對果子成長不利,我請教了專家,只在套袋前打一次,用的是比較好的生物制劑。”

賣桃子的時候,付維剛更是出了名的守信用。一次,有位顧客發現箱子里的桃子壞了一個,付維剛聽說后,二話不說,直接補寄一箱。如果答應顧客某天發貨,他頭天晚上就算拿著夜燈也要去地里摘果,“做生意就要講誠信,這樣才長久”。

雖然地處農村,每天穿梭在果園里,付維剛卻時刻留心學習,更新銷售手段和種植技術。

在看農業電視節目時,付維剛了解到果樹認養的做法,決定效仿。每年三四月,顧客可以認養一棵桃樹,掛上標識,保底收獲40斤桃子,每棵500元,果樹由付維剛代管,當季收獲果實全歸顧客,由付維剛摘下郵寄或顧客前來采摘。生長期間,付維剛定期發送認養桃樹管護的視頻。

第一年,就有顧客認養了40多棵桃樹。顧客可以現場采摘,參加選桃王比賽、吃桃比賽,體驗收獲的快樂。他家黃桃的名氣越來越大。

付維剛家不遠處,是秀山縣隘口鎮,地如其名,是一個險要隘口。當年,紅軍曾在此攻城拔寨。現在,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隘口變通途,付維剛也經常路過隘口鎮,將黃桃送到顧客家中。

付維剛說,他已經闖過了脫貧的隘口,今后還要繼續壯大黃桃生意,把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制圖:汪哲平

本期統籌:許 諾

劉新吾

劉新吾

【編輯:郭澤華】

[責任編輯:楊凡、崔中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加減法

[詳細]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 2020-04-16

張伯禮、劉清泉今日離漢

上午9點半,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離開武漢的住所,踏上歸途。抗疫期間,中醫團隊成建制地接手了江夏方艙醫院。72...[詳細]
新華社“新華視點”微博 2020-04-16

袁隆平:改造1億畝鹽堿地種水稻,每年能多養活8000多萬人口

如果我們抓緊開展耐鹽堿水稻品種培育及核心技術研究,并將其中1億畝改造成水稻田,按每畝300公斤估算,則有望每年增加能養活8000多萬人口的...[詳細]
科技日報 2020-04-16

今天,我們為什么要關注生物安全

4月15日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要從保護人民健康、保障國家安全、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系統規劃國家生物...[詳細]
光明日報 2020-04-16

李干杰被補選為山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菏澤市人大常委會補選李干杰為山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記者從菏澤市人大常委會網站獲悉,4月15日上午,市十九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詳細]
大眾日報客戶端 2020-04-16

新疆建設“小快遞”樞紐中心

中新網烏魯木齊4月16日電4月中旬以來,新疆哈密北公鐵聯運物流園區內,工人們正在平整地基,準備鋼結構安裝。占地面積9000余畝,總建筑面積...[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0-04-16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