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04-29 12:33:04
新華社上海4月29日電題:上海世博十年蝶變:從全球盛會地到世界會客廳
新華社記者何欣榮、許曉青
黃浦江畔,中華藝術宮西側,矗立著一幢幢“中”字頭商務樓。2010年上海世博會舉辦10年后,昔日的世博園浦東片區變成央企總部基地,向世界敞開合作發展的大門。面對疫情影響,央地融合發展疊加自貿區的政策支持,幫助相關市場主體克服不利影響,努力化危為機。
從棚戶遍地到央企集聚高地
“0.2平方公里的面積內集聚了25家央企。”入駐世博片區的國新控股(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田暉說。
從國新控股的大樓向外望去,黃浦江景色一覽無余,世博中心近在咫尺。2010年上海世博會舉辦前,這里曾是上鋼三廠煉鋼廠區,鋼花四濺、棚戶遍地。
2011年,13家央企率先入駐世博園浦東片區。今年3月,又有9家央企和1家地方國企的16個重大項目簽約落地上海自貿區世博片區,總投資金額累計達960多億元。
央企為何扎堆世博?用1名央企負責人的話說:“這里特別適合做生意。”
總部位于世博的中化國際,早在2001年就實施戰略南移,將企業總部從北京遷入浦東,2016年進一步搬遷至世博片區。利用上海的人才資源、研發優勢,中化國際由單一的貿易公司轉型為以精細化工為核心的產業公司。
“浦東是中化國際全球化發展的大腦。”中化國際董秘柯希霆說,中化國際在浦東注冊了10家下屬企業,近期還將籌建財務共享中心等機構。
物理距離縮短催生化學反應
在世博片區,隨著央企之間、央企與地方企業之間物理距離的縮短,一系列化學反應正在發生。
“我們隔壁的中化、中鋁都是中國外運的客戶。企業在北京簽的戰略合作協議,在上海就能直接進行業務對接,這就是集聚帶來的好處。”中國外運華東公司總經理王篤鵬說。
在王篤鵬看來,疫情給運輸行業帶來挑戰,但也孕育著新機會。“比如國際中轉集拼業務,疫情期間增長很快,我們和合作伙伴商討利用線上平臺,在浦東的外高橋和臨港建設國際貿易中轉集拼基地,讓更多國內企業獲益。”
借助世博平臺,央企與地方企業的合作日益緊密。田暉表示,作為中國國新控股子公司,國新上海積極參與地方國企重組、股份制改革和IPO等項目。比如,國新上海發起設立總規模30億元的專項基金,通過收購上海地方企業老鳳祥職工持股會21.99%的股權,解決了老鳳祥的歷史遺留問題,幫助這家老牌企業加速實現一流企業的戰略目標。
為推動入駐央企和地方國企發生化學反應,2018年5月世博片區設立了上海自貿區央地融合發展平臺。平臺采取“政府搭臺、企業自治、機構參與”的形式,設有專門的理事會。目前,包括上海臨港集團、上海電氣等10家地方國企已正式成為央地融合發展平臺理事單位。
打造世界會客廳
今年是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根據《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世博片區是上海重要的中央活動區之一,定位是“集聚全球城市核心功能”。
上海自貿區世博片區管理局局長徐欣說,未來,世博片區將在“秀外慧中”上下功夫:
“秀”,即文化演藝展示功能。依托世博會留下的場館資源,2019年共有246場演藝活動在世博片區上演。到2023年前后,隨著13座大型文體場館全部建成,世博片區的文化演藝座席將達6萬個。
“外”,即發展外向型經濟,打造高度對外開放的區域。目前,萊佛士國際醫院、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總部大樓即將在世博片區竣工。正在建設中的上海國際機構集聚區,已有10家國際機構入駐。
“慧”,即智慧城區,未來世博片區將把經濟功能、社會管理功能、文化服務功能等整合到1個平臺,實現一屏觀天下、一網管全城。
“中”,即“中”字頭央企,世博將繼續打造央企總部集聚區,促進央地融合發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