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獨家對話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周寧,“網紅”日記之外的故事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

2020-05-06 15:51:05

他是武漢的一位心血管醫生,今年元月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感染。在大家都蜂擁至發熱門診的時候,他回家隔離治療,4天之后體溫下降癥狀緩解。

他的“隔離治療日記”單篇閱讀量超1520萬。在大家不知所措的時候,這篇日記大大提升了群眾對新冠肺炎的認識水平,緩解了公眾的恐慌情緒。

在隔離18天后,他毅然沖向抗疫一線,連續奮戰52天,搶救危重病人。

“五·一”前夕,39歲的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心內科副教授、副主任醫師周寧榮獲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5月4日,周寧接受了科技日報記者的獨家專訪。

坐在床上用手機敲了6000多字的治療日記

記者:聽說你接觸了一個華南海鮮市場的病人?

周寧:1月17日,我收治了一個病人,他是一位廚師。那時候,疫情還不是特別嚴重,甚至還沒有明確是不是有“人傳人”。

他是心臟病,心跳特別快,18日給他做了術前談話,19日給他做手術,21日他出院。出院的時候,他突然告訴護士,前段時間發燒、咳嗽、還因此住過院。

而且,他在12月初還去過華南海鮮市場,更要命的是,他經常處理從華南海鮮市場流出來的活禽和野生動物。

記者:當時那位病人有確診嗎?

周寧:1月21日已經明確有“人傳人”了,所以大家很緊張,那時候核酸檢測試劑非常少,我立刻取消了他的出院醫囑,安排他再次做肺部CT檢查。

幸好沒有發現明確的病毒性肺炎的證據。而他自己也要求出院,在將相關情況上報領導以及通報兄弟科室以后,我們讓他離開了醫院。叮囑他千萬要隔離,防止出現家人感染。

記者:什么時候寫的那篇日記?

周寧:病人出院的當天晚上,我自己就開始發燒了,咳嗽、肌肉酸痛、拉肚子。開始燒到38.9攝氏度,一直到了24號癥狀才明顯好轉。除夕晚上,我自己好一點后,坐在床上用手機敲了6000多字的治療日記。

一月底的時候,社會恐慌情緒還是蠻明顯的

記者:為什么會把“日記”放到網上?

周寧:1月底的時候,社會恐慌情緒還是蠻明顯的。醫院的發熱門診,平時也就十幾個病人了,最多二三十個病人。1月底達到高峰時,一天接診七八百甚至上千個病人,遠遠超出了我們醫院的承載能力。

1月25日武漢晚報邀請周寧回應大眾疑慮

平時大家發燒,在家休息一下也就算了,但那個時候大家很緊張,一旦有發熱都覺得自己被感染了,蜂擁到醫院來,這大大的增加了交叉感染的幾率。醫院和醫生不堪重負,造成醫療資源擠兌。床位數供應不上,導致重癥病人無法收治,增加病亡率。

如果能夠有一個非常權威的聲音告訴大家,哪些人需要去醫院、哪些不需要去,武漢在疫情早期就會從容很多,重癥病人也不會暴增至那么多。

我自己躺在床上,也在琢磨這個事。民眾恐慌對一個傳染疾病的防治是非常不利的。如果真的出現了這種社會恐慌,武漢一封城,很有可能會出現群體事件或者群體性外逃,或者是不配合防疫工作,社會就會出現混亂,所以我覺得非常有必要把我自己的經歷告訴大家:第一,不要害怕,這個病不是得了就會死;第二,當時雖然很嚴重,但從專業角度講,仍然認為它是可防可治的,因為任何傳染性疾病,只要把自己保護好,遠離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是不會被傳染上的。

當時也沒料到會這么受歡迎

記者:你的“日記”有多火?

周寧:我公眾號的關注量并不是很大,大概有幾千,不到1萬人。這一篇文章發出后,一下子沖到十幾萬,現在公眾號有11.7萬的粉絲。

有媒體朋友告訴我說,這可能是2020年全網第一篇千萬量級“現象級”火爆文章。

我當時也沒料到會這么受歡迎,后臺有14000多條留言,我來不及一一翻閱,看了200多條。大部分留言都是說,看了文章覺得不是那么可怕了;知道怎么樣去預防,保護自己,保護家人;對防疫更有信心了。

我的筆觸大部分是比較積極的,所以絕大部分反饋內容也是比較積極的。當然也有人說,你是醫生你不怕,我們沒有醫學知識,所以當然怕。我當時想,哪怕你沒有醫學知識,你看懂以后,也能夠對你防疫有幫助,就很好了。

很多人表示很感激,我覺得很欣慰。

我不怕它,我要跟它死磕到底

記者:什么時候決定要上抗疫一線的?

周寧:前面4天有癥狀,后面14天是隔離,到2月8日結束。我在隔離期間感覺都比較好,但發生了一件事對我心態影響特別大。

1月31日那一天,跟我同科室而且特別要好的35歲年輕博士突然“失聯”了。

他是我們醫院第一批進入金銀潭醫院防疫一線的醫生,他在金銀潭醫院參加了兩周的防疫工作,整天就守在ICU里面給病人治病。兩周后,他被抽調出來休整。

正在居家隔離的人,怎么就“失聯”了呢?科室領導怕他出事,帶人去到他家里。門也叫不開,后來把門砸開進去的,發現他一個人昏迷在家里。

當時以為他是被新冠病毒感染了,緊急送到我們自己的醫院,結果是大量的腦出血,這很可能跟他平時勞累沒休息好有關系。

我們看到他的片子都覺得很難過。他是我們天天在一起并肩作戰的好兄弟。那天晚上,我徹夜沒睡,當時我以為他是被新冠病毒感染以后引發的腦出血。

我心想只要一結束隔離,一定要沖到一線去。這個病毒,我不怕它,我要跟它死磕到底,為兄弟“報仇”,那種感覺特別難受。

2月8日隔離結束,我就給醫院打電話,我說我現在隨時可以出來工作了。2月9日,那一天也是很湊巧,光谷院區被列為新冠肺炎重癥定點醫院,當天晚上就要收治病人。我下午3點接到的通知,5點鐘收拾完衣物就趕往醫院投入戰斗。

真正做到了不計代價、不計成本

記者:抗“疫”期間,感觸最深的是什么?

周寧:在光谷院區,從2月9日一直戰斗到3月31日撤出,總共52天。有兩點,感觸比較深。

第一點,真正做到了不計代價、不計成本,去搶救病人。

我有個病人老程,他作為武漢市抗擊疫情重癥病人的一個代表,是我們和上海華山醫院醫療隊聯手搶救回來的,一個人花費大幾十萬,真的是不計成本。不管什么身份,什么背景,不論貧窮與否,無論什么社會地位。這是讓我從始至終非常感慨的一件事情,我不知道其他國家有沒有碰到這種情況,我估計很難。

第二點,就是我們整個醫療隊伍的執行力強。從防疫指揮部一有命令下來,我們馬上就能夠落實,比如說隔離病房改造、救治物資的籌集、危重癥患者收治,我們很快就能落實。說大一點就是要把國家意志落實到我們的工作細節之中,非常自信,非常仔細,有非常強的執行力。我們的醫療隊,也包括我自己,下夜班基本沒有休息,病人需要我們馬上就出發。

記者:能講一個具體的事例嗎?

周寧: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們有一個ECMO病人,晚上11點出現了管道并發癥。這個ECMO病人呼吸衰竭很嚴重,只有靠ECMO維系生命,如果停頓的話,病人可能很快死亡。

所以根本就不能拖延,我就跟“護心小分隊”晚上11點多鐘從酒店開車去醫院,進病房搶救,搞到晚上一、兩點鐘才出來,給他更換管道,給他做抗凝處理。

上了一天班了,穿著防護服干了6個小時,已經精疲力竭,晚上我能不能不去?真的,你只要有這個念頭,這個病人肯定就兇多吉少了。

這個病人活了,現在已經出院了!

不能夠拿金錢去衡量醫學專業的價值

記者:如何看待醫生這個職業?

周寧:醫學是個非常特殊的職業,它是自然科學,也是人文科學。我們是為人服務,這一點決定醫學是非常有自身特點的一個專業,不能夠拿金錢去衡量醫學專業的價值。

即使是在現在這個社會,拿錢去衡量醫生的價值,就等于拿錢去衡量生命的價值,這是一個社會價值觀扭曲的表現。近一段時間,我從輿論反饋來看,其實做醫生還是很崇高的一個職業,你自己所學、所長能夠去幫助別人,能讓人性的閃光點充分展現。

醫患之間這道鴻溝,更多的是靠醫生去填

記者:為什么會開一個自己的公眾號?

周寧:2018年開的個人公眾號,5月18日發的第一期,現在快兩年了。在這之前,我經常在媒體上寫一些科普文章,但都不成體系。有朋友鼓勵我,既然愿意寫,就開一個自己的寫作空間和公眾號,可以用各種方式把你的科普內容展現出來。

后來,琢磨來琢磨去,覺得有一種方式可能討大家喜歡,也就是視頻。把一些醫學小常識融入到視頻里面去。做了幾期,效果特別好,大家特別能夠接受這種方式。

記者:做科普的初衷是什么?

周寧:醫生的專業和這個職業,其實是沒有被部分普通民眾所認識、所理解的一個專業、一個職業。

這也就是為什么我要做好科普。醫患之間這道鴻溝,更多的是靠醫生去填。讓醫患雙方信息不對稱現象慢慢的消弭,才有可能讓醫患之間能夠更好的溝通、相互的理解。

我們如果不把科學的和正確的醫學常識,送到老百姓那里,那些偽科學、偽醫學就會來了。所以我還會繼續把我的公眾號做好,為老百姓傳遞更多的信息和正能量。

但我最希望的是他能夠重返崗位

記者:那個同科室的好兄弟,他現在怎么樣了?

周寧: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前幾天去醫院看了同科室的好兄弟,昏迷一個多月以后,他漸漸恢復了神智。

我跟他打招呼,他還能認出我,但是走路還差一點,只能扶著走,但這已經超我們的預期了。經過康復,生活自理應該沒問題,但我最希望的是,他能夠重返崗位,和我們一起繼續戰斗!

[責任編輯:楊凡、武云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